道德与法治实践探究性作业设计摭探
2020-08-25柯海棠
摘 要:传统的道德与法治作业是为了“应试”而布置的作业,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法治意识的培养帮助不大,也影响了教学目标的达成。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转变观念,积极探索新课改作业设计思路,布置道德感悟型作业、实践体验型作业、合作探究型作业、综合锻炼型作业等实践探究性作业,促进学生高效学习,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实践探究性;作业设计;教学质量;思想道德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1;G633.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0)23-0014-02
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八个统一”,其中提及要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强调课堂教学要联系社会实际,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活学活用。但是,由于受传统教学思维、教学方式的影响,不少教师习惯于开展应试性教学,布置应试性作业。课堂上既没有体验和感悟,也没有情感交流、思维互动、智慧碰撞,学生完全被教师牵着鼻子走;教师注重研究如何应对考试,教研时抓考题,课堂讲范例,布置以客观题练习为主的应试性作业。这样的教学与作业,无助于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无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此,教师需要深入研究课改精神,研究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积极探索与学生实际相联系、与社会现实相融通的实践探究性作业,驱动学生深入思考、主动实践、积极体验,推进学生小组合作、团队配合、集体探究,从而达到既促进学生共同学习、主动学习、高效学习,又培养学生政治觉悟、道德情操、法治意识的双重目的。
一、道德感悟型作业
学以致用、学用结合是教学的基本目的,更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最终归宿。教师要引导学生明晓事理,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与行为习惯。为检查学生是否习得理论知识,是否真正觉知悟透,教师应布置一系列具有感悟性、反思性的作业,让学生获得心灵启迪、思想感悟、情感升华。例如,教学八年级上册第四课“诚实守信”时,教师可以结合教材“阅读感悟”中的故事,让学生谈一谈红军墓对自己有什么启示,课后让学生搜集古今中外著名的诚信故事,分析从这些故事中获得的启迪,再联想自己日常生活中有哪些诚实守信的行为表现,反思自己还有哪些方面做得不够。道德感悟型作业可以启迪学生树立诚信意识,运用诚信智慧,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做一个诚信好学生、好青年、好公民。
二、实践体验型作业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道德与法治教学不仅需要进行理念的渗透,更需要进行行为的引导,也就是既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又要导之以行、持之以恒。教师要引导学生将所学道德与法治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在实践体验中形成良好的政治品质与高尚的道德情操。例如,教学八年级上册第七课“服务社会”时,教师可以组织集体性公益活动,让学生或深入村居、社区为居民打扫环境卫生,或前往敬老院帮助老人整理衣被、洗头理发、洗菜做饭,或到交通要道参加义务引路、文明导行、礼仪劝导等志愿活动。同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周末随家长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接受公益意识教育。另外,还可以帮助学生联系一些边远山区学校,让学生组织微公益捐赠活动,为边远山区学生募集书籍、衣物等,培养学生的雷锋精神、志愿精神。又如,教学七年级上册第二课“学习伴成长”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到学校相关领导和教师那里调查了解往届优秀毕业生的事迹,了解他们在校时如何用功学习,如何尊敬师长、关爱同学,在工作岗位如何勤勉敬业、取得哪些成绩等,然后写下自己的感受。这种实践体验型作业既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又能帮助学生增长道德法治知识,提高思想认识,提升品德素养。
三、合作探究型作业
为考核学生个体的学习效果,传统教学往往强调“独立完成作业”,反对学生合作完成作业。但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忽视学生的团结协作、集体主义教育,容易造就不合作、不合群、不合心的冷面人。新课改倡导广泛开展小组合作、互动学习、集体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友爱、关心他人、助人为乐的集体主义精神。因此,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合作探究型实践作业,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体验集体探究的乐趣。例如,教学八年级上册第三课“遵守规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集体分析在乘车出行、观看演出、旅游观光、集会等活动中应当遵守哪些规则,还可以让学生集体研究制定班级公约、宿舍公约、活动公约等,引导学生反思自身是否存在不守规则与公约的行为,启示学生遵守社会生活的基本规则,从而达到既巩固知识又培养品德素养的双重目标。又如,教学七年级上册第五课“让友谊之树常青”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小组合作共同搜集古今中外名人的友谊故事,学习名人建立友谊的方法,引发学生思想与情感的共鸣。另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思考与朋友发生“冲突”时,有哪些处理方式。这样,可以引导学生正确处理自己与朋友之间的“冲突”,建立深厚的友谊。这种合作探究型作业,既有助于学生互助学习、集体探究,还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理念、集体观念和团队意识。
四、综合锻炼型作业
北师大教授肖川说过,从学科角度讲,课堂教学要为学生的素养而教。作业是教学的延伸,也是为“养”而教的延伸。因此,道德与法治教学需重视学生的道德品质、法治意识、心理健康,关注学生的道德情感、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作业设计应该强调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身体力行、积极践行。例如,教学八年级下册第三课“依法行使权利”时,教师可以讓学生围绕是否被侵害过权益、受到侵害时如何正确处理等问题进行一次消费者权益的专题调查,形成一份微型调查报告。这样的作业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或者,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就某一辩题准备辩论材料,开展小型辩论活动。此外,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将相关案例编成课本剧,让学生进行模拟表演,以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与此同时,教师甚至可以让学生将辩论、模拟表演等活动过程录制成视频,在课堂上播放,为编排者、表演者、拍摄者提供展示才艺的舞台,让学生接受直观、生动的德育,促进学生的心理暗示和知识迁移。
五、结束语
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道德与法治教学更是一种唤醒和点燃,教师要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作为第一需要,努力培植学生持久的、主动的内在学习动力。要科学设计一系列道德感悟、实践体验、合作探究、综合锻炼的探究性作业,用于唤醒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点燃学生完成趣味作业、深入钻研探究、感悟践行品德的激情,让学习探究变成学生的思想自觉,让完成作业变成学生的行动自觉。
参考文献:
[1]王寅秋.实践型作业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8.
[2]卞伟静.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实践性作业探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8.
[3]孟宵楠.初中思想品德课道德实践型作业设计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7.
作者简介:柯海棠(1981-),男,福建安溪人,一级教师,从事德育教学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