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高中生数学学习心理障碍的分析
2020-08-25施健
施健
摘要:数学一直以来都是中小学教学中的主要学科,其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学习能力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相当一部分学生以较高的数学成绩迈入高中校门后,由于无法适应高中数学知识点与难度的变化,很容易出现严重的学习心理障碍,从而导致“数学难”问题的发生.基于此,本文从高中生数学学习心理障碍的表现入手,提出突破数学学习心理障碍的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数学心理障碍突破方法
高中生在数学学习中受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共同影响,而大量实践表明,非智力因素对于学生学习成果的影响较大.学习心理作为非智力因素中的重要组成,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动力有很大关系.高中生数学学习心理障碍,不仅影响了学生的主动学习,还制约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由此可见,数学学习心理障碍需要高中数学教师予以足够的重视.
一、高中生数学学习心理障碍的表现
1.松懈心理.刚刚经历了紧张的中考冲刺,很多高一新生都会开始松懈.松懈心理的产生将会让学生在高中刚接触数学时,就出现知识掌握不足、学习成绩低的问题.
2.闭塞心理.与初中生相比,高中生更加缺乏勤学好问的学习行为.课堂不爱发言、课后不主动讨论、与教师之间存在隔阂,为了维护自尊心而不愿意表露心事.
3.依赖心理.高中生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习惯采用模仿与生搬硬套的学习方法,在学习中期望教师归纳与总结知识要点,对教师的依赖程度较高.
4.急躁焦虑心理.绝大多数高中生在数学问题解答中存在心浮气躁、急功近利的心理,在数学问题解答中过于盲目,遇到难题或者课程紧的时候,又缺乏自我心理调节能力.
5.畏难心理.与初中数学相比,高中数学知识难度有所提高,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要求更高.很多学生在遇到数学问题时,望而生畏.
6.自卑心理.一些高中生因为原本数学成绩不好,产生了自暴自弃的心态.在课堂中因为自卑而不敢主动回答教師的问题,认为自己的数学学习差,根本没有前途和希望.
二、高中生数学学习心理障碍的突破方法
1.全面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
想要帮助高中生突破数学学习心理障碍,就需要以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为前提,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观察学生的学习动态,从学生的学习行为与情感态度中诊断学生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学习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从而为高中生良好的数学学习心理与学习品质形成奠定基础.
2.激发多向思维能力.
在以往的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习惯于将数学知识总结后传授给学生,学生缺乏知识的自主探索过程,因此在数学学习中出现“记住教师所讲述的知识点即可”的心理,没有养成主动钻研的习惯.对此,教师应在教学中给学生提供一个具备启发性的问题.比如,在《圆与方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如下几个问题:“圆的定义是什么?圆的要素主要有哪几个?”“通过以往的知识学习,同学们已经了解到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确定一条直线的条件,那么如何根据直线方程确定出圆的方程呢?”“圆是一种优美的曲线,如何用代数的方法研究圆呢?”以这样的问题帮助学生在问题探索中发展多向思维能力,从而帮助其摆脱松懈、闭塞与依赖的心理.
3.循序渐进,不急不燥.
学习心理障碍并不是一天形成的,而帮助学生突破学习心理障碍也需要循序渐进.针对存在畏难心理的学生教师可以采用阶梯性的指导方法,让学生在由易到难的数学问题解决中树立学习的自信.针对存在自卑、闭塞等消极学习心理的学生,教师则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发现这部分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积极表现,要及时进行鼓励与表扬,以此激发学生的热情.另外,教师可以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鼓励小组成员自行安排合作学习活动计划、安排成员分工,消除学生的紧张、焦虑心理,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综上可知,高中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心理障碍主要包含了松懈心理、闭塞心理、依赖心理、急躁焦虑心理、畏难心理、自卑心理等.为了帮助高中生突破这些心理障碍,需要教师找出心理障碍形成的原因,并根据具体问题制定有效的学习心理疏导方法,让高中生产生积极的学习心理,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以此促进高中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