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数学课堂的构建研究
2020-08-25张红霞
张红霞
在展开中职数学课程的教学中,采取生活化的方式组织与构建课堂,可以让学生更快地理解所学内容,化解很多教学难点问题.合理地展开教学的综合组织与创设,可以让数学课的学习趣味性更强,学生的很多思维障碍和认知误区能够逐渐消除,整体的知识学习效率会更高.
一、利用生活素材辅助知识教学
教师可以首先利用各种有代表性的生活化素材来辅助知识教学,这是一种很好的生活化教学展开形式.中职阶段的不少数学知识点难度在一点点加大,尤其是学到一些抽象程度较高、学生不太容易理解的知识要点时,教师一定要在教学分析解读的方法上做合理选择.教师如果仅仅从理论层面加以剖析,学生很难快速理解知识要点的实质,还可能产生一些认知误区,学习的效率会很低.对于这样的状况,教师不妨跳出原有的教学思维,多引入一些大家非常熟悉的生活化例证或者元素,利用这些生动直观的范例来分析解读知识内容.这样的教学组织形式会让课堂学习更加轻松有趣,让原本难以理解的知识点慢慢变得清晰直观,学生的思维障碍会逐渐消除,学生也能够很好地找到学习方法和知识点理解的途径,这才是要达到的良好教学效果.
比如,在教学“充要条件”这部分内容后,考虑到这节知识抽象程度较高,如果单纯做理论上的剖析解读,并不能帮助学生很快地吸收掌握这部分学习内容,对此,教师可以灵活转变教学思维.比如,教师可以联系烹饪专业学生的学习情况,引入烹饪菜肴的生活化范例,调动这个专业的学生调配各种调料数量的专业知识背景,以此拉近学生与数学的关系.教师可以结合这个例证做相关说明,比如在烹饪一道菜时厨师给出了几种调味料的组合,哪些调味料的综合使用才可以烹饪出美味的佳肴,进而引导学生分析充要条件的内在含义.这样的问题分析方式不仅让学生觉得新鲜有趣,这种直观的比喻也带给了学生非常深刻的学习印象.这才是合理组织与构建课堂能够达到的教学实施效果,会让学生在数学课程的学习中效率更高,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更加牢固.
二、引入生活化的探究问题
在具体的知识教学的推进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要点有针对性地设计各种分析探究问题,以此来考查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教师在进行问题设计时可以融入一些生活化元素,尝试生活化的问题背景的创设,让学生能够对问题的内容和考查要点有更好的理解,这会让学生解析问题更加轻松.在以这种方式进行知识教学时,教师要了解学生平时在生活中会关注哪些问题,多选用一些学生熟悉且感兴趣的问题范本.这样的背景下创设的思考问题学生探究的欲望会更加浓厚,问题教学对于课堂的辅助效果也会更好地得到发挥.
比如,在教学“等比数列”这节内容时,教师就可以设计这样的思考问题:一家借贷公司最近推出了这样的业务:一个月(30天),每天借给顾客1000元,但是顾客在这一个月内,需要每天给借贷公司一定的回扣:第一天给1分钱的回扣,第二天给2分钱的回扣,第三天给4分钱的回扣……以此类推,你们愿意这样借钱吗?这个生活化问题的提出吸引了很多学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大家纷纷开始讨论,并且展开了各种猜想.经过一番小组交流后,不少学生意识到:在这个问题中,已知条件是“收”1000元,而“支”是一个等比例数列求和问题.当学生能够正确梳理问题解析的思路后,问题的解答就变得简单很多,学生也能够基于这个生活化的实例很好地巩固对于理论知识的吸收掌握.
三、展开生活化的知识应用与实践
随着学生知识掌握得越来越丰富,教师还可以鼓励大家多利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分析解答各種生活中的问题.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展开知识教学时有意识地引入各种生活化问题,以这样的方式锻炼学生的知识应用与实践能力.同时,教师也可以在布置课后作业和练习时采取这种思路,多融入一些具备生活化色彩的开放性问题.这样的训练过程会更加有助于学生综合学科能力的培养与锻炼.
比如,在学习完“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这部分内容后,教师可以结合节假日商场搞活动的情境,为会计专业的学生创设了打折、满额送券、满额减价等实践活动.经过梳理后问题如下:国庆期间,三家商场搞了不同的促销活动,其中,第一家全场购物打6折,第二家全场满280送280的券,第三家全场满200减100.现有一个顾客要购买价值598的洗衣机,请问在哪家买比较便宜?提出这个问题后,教师可以在思维方式上给予学生相应引导,让学生找到合理的问题解析路径.当学生意识到可以利用列不等式的形式进行比照后,教师再鼓励大家自主完成相应的计算,以这样的教学形式来锻炼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与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