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堂提问应基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2020-08-25吴月娟

广西教育·A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课堂提问思维能力小学数学

【摘要】本文论述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建议教师打破固有的模式局限,找准数学教学的知识核心点,基于思维的提升设计课堂问题,引导学生探索知识中蕴含的算理,加深对数学本质的理解,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提问 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06A-0134-02

数学离不开提问,有了问题,思考才会有方向。然而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的提问不是少了,而是多了,频繁提问,问题就难免肤浅,更缺乏思维含量,不但无效,还会影响学生的主动思考,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如何突破这一困境呢?笔者认为,课堂提问应基于学生思维的提升,巧妙抓住知识衔接的核心点提问,这样在课堂问题的指引下,进一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一、基于知识矛盾点引发冲突激活思维

根据教育心理学理论,要激活学生的思维就要将学生置于矛盾冲突的特定情境中,当学生发现不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时,就会产生认知冲突,从而引发思维活跃的动机。因此,教师要抓住矛盾点设计课堂提问,让学生在认知冲突的指引下积极参与探究,促使数学思维得以有效激活。

如,在教学部编版三年级下册《周长与面积》的练习课时,有这样一道练习题:要用铁丝围一块面积为36平方米,长为9米的长方形菜地,用24米长的铁丝网够不够?学生已经学过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根据已有的面积计算公式求出这块地的宽是4米,再根据周长计算公式,算出周长是26米,由此得出结论:24米长的铁丝网是不够的。根据学生的结论,笔者提出问题:可是眼下只有24米长的铁丝网,想在这块地上围成一个面积是36平方米的菜地,有没有办法解决呢?用你学过的知识,想一想怎么办?有了这个矛盾冲突点,学生的兴趣被激发,认为只要将长和宽的长度进行调整就可以。学生指出,可以把之前9米的长改成6米长,因为面积不变(还是36平方米),那么宽就变成了6米,周长就变成了24米。根据学生的解决方案,笔者继续提问:既然面积不变,那么长和宽会有多种情况,周长也会随之发生变化,请列举出所有的情况,你能从中发现什么规律吗?学生列出如图1所示的情况。

笔者根据學生列出的长方形数据,分别用多媒体直观地呈现出相应的图形,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思考,并提出问题:你能从中发现什么规律?学生发现,当长方形的面积不变时,长和宽越接近,周长就越小,而当长和宽相等(即正方形)时,周长是最小的。这样教学,在学生对长、宽、周长、面积之间的关系规律存在一定的模糊认知时,教师抓住这个矛盾核心点,通过设计课堂提问,将学生引入积极的课堂探究活动中,经历从单一到多样再从无序到有序的一个过程,促进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同时发展了数学思维能力。

二、基于知识关联点层层递进深入思考

对于数学课堂教学来说,知识之间有着承前启后的关联作用,这就需要教师把握好知识之间的核心,层层递进关联点,根据这一关联点顺势设计课堂提问,带领学生层层递进,深入思考,直达数学概念的核心本质。

如,在教学《乘法分配律》时,笔者设计了这样的例题:要把一块长5分米、宽4分米的铁皮和另一块长6分米、宽5分米的铁皮焊接成一个大的长方形,焊接后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针对这一例题,笔者结合学生已有知识进行关联,根据关联点设计了四个层次的课堂提问:1.根据图形列出算式。动手画出这个焊接的图形,想一想,你能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列出算式吗?2.根据算式画出图形。出示算式6×5+5×4,你能根据算式画出拼接的图形吗?3.根据算式想象图形。给出算式(6+4)×5,想象一下这个拼接的图形是什么样的?4.根据字母说出图形。你能根据a×c+b×c这个算式想象这是怎样的两个长方形拼接出来的吗?怎么表示这个长方形的面积?

教师以数形关联为核心点设计课堂提问,基于前后知识的层层递进原则,带领学生步步深入,从操作到观察,从观察到想象,再从感性认知到抽象归纳,一步步突破乘法分配律的学习难点,由浅入深帮助学生建立a×c+b×c=(a+b)×c的数学模型,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基于知识衔接点化难为易打通思维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分解成简单的小问题,数学理论和数学概念的学习难度就会降低,学生探究起来也会更有动力。教学时,教师要帮助学生将复杂的问题变简单,基于知识之间的核心衔接点,在核心点设计课堂提问,这样就能够化难为易,打通学生的思维通道,让学生的思维越来越深入数学的本质核心,深刻体会数学学习的成就感。

如,长方形的长是6cm,宽是4cm,如果把长和宽分别增加它的[12],增加后的长方形面积是多少?是原来面积的几分之几?这个问题非常简单,在学生得出答案之后,笔者再让学生任意画一个长方形(分别增加长和宽的[12]),再算出增加后的长方形的面积是原来面积的几分之几?学生在操作实践计算之后,发现只要任意的一个长方形,当长和宽分别增加它的[12]时,面积就变成原来面积的[94]。紧接着笔者进一步提出问题:想一想,现在这个长方形和原来的长方形相比,长和宽之间是什么关系呢?面积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学生探究后认为,增加后的长是原来的[32],增加后的宽也是原来的[32],所以面积就是原来的[94]。笔者继续提问:如果长方形的长和宽都分别增加[13],结果会怎么样呢?学生通过计算后认为,当长和宽分别增加[13]后,长是原来长的[43],宽是原来宽的[43],所以面积就是原来面积的[169]。根据学生已经掌握的认知层次,笔者顺势设计课堂问题让学生思考:假如将长方形的长增加[14],宽增加[15],那么增加后的长方形的面积是原来的几分之几?学生自然而然得到答案:长是原来长的[54],宽是原来宽的[65],所以现在的面积就是原来面积的[32]。

这样教学,将复杂的问题分解成简单的数学问题,层层衔接,在衔接点提出问题,带领学生从具体操作开始深入思考,从不同中找相同,从相同中寻找规律,不断转换视角,从图形到数理再到规律,逐步学会化难为易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四、基于知识异同点举一反三内化思维

在数学教学中,对同类知识进行对比是一个有效的教学策略,教师可以基于异同点提出问题,鼓励学生比较数学知识之间的异同点,借助比较和类推,带领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内化于思维中,培养学生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能力。

如,在复习《空间和图形》这一内容时,有这样一道习题:要靠一面墙围成一块长方形菜地,只有12根1米长的木条,怎么围才能让面积最大?要求学生算一算把结果填在表中。(如表1)如果用16根木条来围,怎么围才能让面积最大?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之后认为,用12根木条围成长6米、宽3米时面积最大,用16根木条围成长8米、宽4米时面积最大。此时笔者提出问题:你能够从中发现规律吗?请仔细观察。学生很快发现,当长变得越来越小,宽越来越大而且长是宽的两倍时,面积是最大的。笔者继续提问:这个规律是普遍存在的吗?如果用6根、7根、8根、9根木条来围呢?学生继续展开探究,通过列表发现,只有用8根木条来围才有这样的规律,而且当木条总长度是4的倍数,围成的长方形长是宽的2倍时,面积才是最大的。此时,笔者再次提出问题:为什么会这样呢?请你结合学过的有关知识,说说理由。学生联系所学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知识,很快知道了原因,并且也深入理解之前用小棒围成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经验,并对其中的规律也有了透彻的理解。

总之,课堂提问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化学习的重要载体,教师不能随机、零碎地进行课堂提问,而是要基于思维的提升,找准具有系统性、开拓性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探寻数学概念中的算理,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本质的理解,从而获得数学思维能力的提升。

作者简介:吴月娟(1976— ),女,广西玉林人,大学本科学历,一级教师,主要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课堂提问思维能力小学数学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浅析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技巧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教学研究策略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