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育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探究

2020-08-25刘立志

青年时代 2020年16期
关键词:高中体育德育教育措施

刘立志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质量不断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德育教育在教育体系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位置,必须要重视德育教育工作,做好创新和应用,才能够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想品德。

关键词:高中体育;德育教育;措施

随着教育改革不断的深入,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新时代教育的主要趋势,高中体育教育不仅需要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还必须要做好德育教育工作,充分发挥出体育教学的优势,将德育教育贯穿学校的体育教学环节,最终才能够真正提高德育教育水平和效果。

一、在体育教学中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作用

虽然表面上来讲体育教学与德育教育并没有交集,但是两者存在着十分紧密的内在联系,将两者有机结合,能够对教育改革的体育教学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体育课受到了大部分学生们的喜爱,对体育教学充满了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体育教学不仅能够增强学生们的体质,还能够有效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放松心情,体育教师必须要结合体育教学的特点积極开展德育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从而培养学生们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和集体荣誉感。

二、我国高中德育教育效应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因素

虽然当今时代我国经济得到了发展,但是社会上的道德缺失直接影响了学校德育教育的开展,社会整体道德的缺失已经成为当今时代不争的事实,处于特殊成长阶段的高中生会受到社会上不良文化的影响,思想上受到了各种文化的冲击,所以会对当代学生的德育素质发展带来比较消极的影响。虽然国家和各级政府部门十分重视高中德育教育工作,并且在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做出了明确的规定支持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但是从实际效果来讲,高中德育教育效果还是比较低。

(二)学校因素

德育教育工作缺失的根本原因就是学校,大部分高中在进行教师考核的时候主要将教学质量和升学指标作为主要的考核标准,教学质量几乎被片面地认为升学率。所以教师教学质量就直接体现到考上重点大学的人数等升学数据上,从而将教师的教学目标变得十分功利,甚至还会出现夸大的现象发生,不断弱化了德育效应,忽视了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

(三)家庭因素

家庭环境中的父母监督缺失也是造成德育实效性降低的主要因素之一。大量的实践调研表明,父母在孩子成长道路上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家庭是除了学校开展德育教育效果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根据相关调研,大部分学校的学生只有三分之一左右的生活和学习是在父母的照料下进行的,大部分都是其他家中长辈,比如爷爷奶奶等照料,父母由于各种因素而缺失了孩子的成长和德育教育工作,无法监督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学校德育教育的连贯性无法得到有效保证,最终无法保证德育教育的效果和水平。

三、德育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措施

(一)发挥体育学科优势

体育与德育之间的结合教育模式已经成为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科学教学的主要方法。通过德育教育模式开展高中体育教学工作,不仅需要结合现代德育教育理念,还必须要结合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和特点,不断优化和创新教学方法和路径,对于高中体育教学来讲,其本身就具有比较强的实践性,德育知识具有比较强的体系性和人文性,积极开展德育教育模式进行体育教学能够帮助学生们理顺人文知识脉络,进而更好地掌握体育相关知识和技能,从根本上提高了高中体育教学的水平和效果,真正将体制锻炼与精神进行有机的融合。高中体育教学实践过程中虽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但是可以通过现代化、多媒体等先进的技术对其进行优化和创新。德育教育模式作为科学教育方式之一,其本身具有比较强的德育启示和教育作用,对于引导学生、助力学生具有比较重要的意义,教师必须要在体育教学中积极的探索德育教育模式,最终实现体育教学和德育教育的共同创新优化。

(二)加深对学生的理解

现代高中教育体系中学生们的思想逐渐多元化发展,对于体育教育和德育认知的要求不断提高,高中体育教师在进行体育课教学的时候只有真正融入到学生中,通过特色体育教育活动不断优化课程设置,提高体育教育的系统性和制度性,充分发挥出体育德育教育的作用和价值,才能够进一步夯实学生的教育基础。高中体育教育中,学生与体育教师之间的交流沟通显得尤为重要。高中体育教师应该设置德育教育课程,通过体育教学这个平台了解学生的思想和诉求,做好引导工作,实现科学化教育目标。为了能够真正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不能一味地选择统一性德育教学模式,必须要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个性化教学,实现体育个性化教育目标。目前大部分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个性比较强,如果依然选择传统的灌输式教育会引起学生的抵触心理,在进行体育德育教育创新的时候应该结合不同的学生选择不同的教育模式,真正让学生融入到德育教育体系中,对于高中体育德育教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开展特色教学活动

高中体育教育发展的时候必须要积极结合德育教育,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体育教学水平和德育教学水平,帮助学生参与到现代教育体系中,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最终实现体育教学的目标。高中体育在德育教育发展的时候必须要充分利用体育教育资源,不断创新教育模式,提高德育教育效果,选择学生都喜欢的体育运动形式,不断丰富德育教育内容和方式,组织具有特色的德育教育,最终帮助教师积累教育经验,不断丰富现代教育体系,实现高中德育教育资源的整合,实现趣味化、高效化教育目标。

(四)利用体育教育资源

目前,我国高中教育体系中体育教育并没有得到重视,无论在经济基础还是师资方面来讲都具有一定的差距,高中体育德育教育必须要不断创新发展理念,探索有效的、具有特色的德育教育组织模式,从而能够帮助学生在体育教学中获得更多的德育知识,通过体育资源和德育资源的充分利用,帮助学生接触更多的体育运动,不断提高学生对德育的理解和感知能力,最终满足现代化教育的基本需求,实现高中体育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体育德育教育过程中高中体育教师必须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德育学习能力,可以通过各种模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高中体育教育实践中学生的分组十分重要,必须要通过科学、合理的分组才能够最优化配置学生,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意识,最终促进我国教育德育的进一步健康、稳定发展。

(五)灵活运用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

高中体育德育教学的时候,体育教师必须要积极结合各种现代化教学模式,重视学生的日常生活,并且将日常生活中的典型案例作为榜样教育,保证德育教育的有效性和时效性。德育教育主要内容包括了行为习惯、身心健康以及意志品质等内容,在进行实际教学的时候,体育教师应该结合我国国家乒乓球队和女子排球队进行教学,从而让学生认识到体育教学不仅能够增强他们的体质,还能够为国争光,体育也是具有很强的教学效果,进而调动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培养学生自强不息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为祖国的优秀人才的培养打下牢固的基础。

四、结语

高中体育德育教育,要求教师必须不断丰富自身的经验和知识,结合新时代的先进事迹开展德育教育工作,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体质,最终促进我国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庆丰.浅析高中体育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方法[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12(20):70-71.

[2]何世新.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新课程·下旬,2018(5).

[3]刘艳.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研究[J].成才之路,2018(10):16.

猜你喜欢

高中体育德育教育措施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
高中体育教学休闲生活化模式探究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