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物理藏汉双语师范生教学资源开发意识培养策略的思考

2020-08-25唐德林冯丹丹马丽蓉陈兵兵

青年时代 2020年16期
关键词:资源开发教学资源

唐德林 冯丹丹 马丽蓉 陈兵兵

摘 要:扶贫攻坚要从教育着手,目前康巴藏区在中学阶段像物理这样的自然科学类科目的教育上任处于未革新和未振兴的状态中。物理藏汉双语师范生是未来藏区的双语物理教师,培养物理藏汉双语师范生的资源开发意识,让其在从事物理教学工作的同时,进行物理教学资源的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豐富藏区教育教学资源,提高自身的学科专业素养,从而促进藏区教育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双语物理教师;资源开发;教学资源

一、前言

我国藏族集居地区(后文简称“藏区”)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甘肃、青海,相对恶劣的地理环境导致了地区经济发展的严重滞后,地广人稀的人口分布特点加大了教育资金的投入,世代农牧为主的生活方式决定了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便的交通阻断了与外界教育接轨的步伐,严峻的自然气候条件降低了与内地交流的频率。为了降低民族发展的不平衡性,促进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大力支持在藏区兴办双语学校,实行双语教育。藏区双语教育分为两类模式,以藏语授课为主加授汉语的“一类模式”和以汉语授课为主加授藏语的“二类模式”。藏区实行双语教学模式,希望以此来改善藏区教育落后的现状,促进藏区经济文化的发展。

2015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国培计划(2014)”北京师范大学贵州研修班全体参训教师回信[1]中曾说过,“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让贫困地区每一个孩子都能接受良好教育,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才能让他们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可见“治愚”和“扶智”的根本就是发展教育,“教育扶贫”直指直接决定贫穷落后的根源能否拔除。

目前,我国的少数民族教育事业基于历史和现实的客观原因,在其发展过程中显现出一定程度的滞后性[2]。其根本原因在于教师的专业素养不高和教育教学资源的严重匮乏。藏区使用的物理教材、资料基本都是由汉语直接翻译而来,由于背景文化和藏民族方言均存在差异。藏区学生普遍认为物理难学难懂,从而导致藏区“文重理轻”的现象较为明显。因此,培养双语物理师范生的资源开发意识迫在眉睫,双语物理教师在藏区的本土文化下开发适应藏区学生认知结构的物理教育教学资源,一方面提高自身学科专业素养,另一方面丰富藏区物理教育教学资源,提高藏区物理教育教学质量,改善“文重理轻”的教育现状。

本文试图通过剖析藏区物理教育教学资源现状,并结合物理双语师范生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探讨培养物理藏汉双语师范生的资源开发意识对双语教育的重要性,探索物理藏汉双语师范生教学资源开发意识的培养策略。

二、藏区物理教育教学资源现状

本文根据文献调查、访谈等方法,从藏区的物理教材和参考书、物理实验室建设、物理网络视频资源建设等三个方面分析藏区物理教育教学资源现状对物理双语教学带来的问题。

(一)物理教材和参考书

由于藏区自古以来的地理环境因素,造就了多个不同的藏语体系,具体体现为藏区语言分布复杂,这就直接导致通过汉语翻译过来的中学物理教材和参考书所使用的语言很难统一起来。目前为止还没有一部权威性的藏语言工具书,翻译的藏文物理教材和参考书,可能侧重于其中一个地区的藏语;那么这种藏语翻译而来的物理名词和意义与其他藏语的意思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将使得学生对物理概念和意义理解起来变得很难,甚至不能理解。物理文化带有西方文化的烙印,因此在藏区开展物理教育、传播物理文化,是一种本土文化背景下的“他”文化教育[3]。双重的文化背景差异和区域语言差异大大增加了藏区学生学习物理的难度。在当今互联网发展如此迅速的时代背景下,仍然有不少的教师对网络技术支持下的现代教育技术不太了解,甚至严重缺乏网络信息素养,相信发达的网络信息技术或许会让这一问题得到一定的缓解。

(二)实验室建设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实验演示和操作能让学生对物理现象、物理知识有更直观、深入的理解,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创新能力。藏区实验室建设质量和步调参差不齐,实验条件相比于内地相对滞后,有的双语学校实验设备陈旧,实验仪器不齐全,导致一些核心的物理实验不能正常开展。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藏区物理实验室建设是从内地采购的器材,没有考虑地区与学生的差异性,从内地采购的一些实验器材对藏区学生来说脱离了生活实际,可能很难达到实验教学的目的。

(三)网络视频资源

藏区条件艰苦,许多优秀的教师不愿意留下来,导致藏区教师整体上学历低,专业素养不高,有的双语教师甚至不具备双语教学能力。而藏区网络课程资源很少,网络课程资源大多也是汉语版或由汉语版翻译过来的,没有考虑文化差异和地区差异,学生难以理解。对于物理学科而言,没有适应藏区学生的网络视频资源,而双语物理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不高的情况下,学生很难掌握物理基础知识,从而使学生认为物理知识复杂难学,甚至放弃物理的学习。

三、物理藏汉双语师范生教学资源开发意识培养策略的思考

适应藏区学生的生活环境、文化背景和认知发展特点的教育教学资源的匮乏是导致藏区学生学习物理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培养物理藏汉双语师范生的资源开发意识尤为重要。通过培养物理藏汉双语师范生的教学资源开发意识,让他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立足于藏区学生的文化背景,生活和学习的特点,开发整理能适应藏区学生认知特点的中学物理教学资源,降低藏区学生学习物理的陌生感和排他感,提高藏区中学物理教学质量。笔者从以下四个方面思考如何培养藏汉双语师范生的资源开发意识。

(一)培养网络信息素养

网络信息素养在通过对网络信息的辨别、收集、整理和加工的复杂过程中养成的,和非藏汉双语师范生一样,藏汉双语师范生也正在面临网络发展带来的诱惑和侵害。大学生是当代网民的主要组成部分,几乎所有的大学生都拥有智能手机,调查数据显示,每天使用智能手机上网超过3个小时的学生比例高达95%[4]。所以能够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好这些碎片化的时间,培养他们的网络信息素养将会大大提高他们的教学资源的开发意识。

(二)培养课程建设的基本技能

现代教育技术的普及为教学效率提升可以说是功不可没,为此要提高藏区中学物理双语教育的教学质量,势必离不开现代教育技術的支撑。所以,掌握课程建设的基本技能是培养物理藏汉双语师范生的教学资源开发意识的根本前提。

(三)开展创新的培养模式

教育教学资源的开发需要有扎实的教育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更需要团结协作和刻苦钻研的精神。探究性、合作性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布置任务,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分组探究,从而获得新知识、新技能。通过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过程,使得他们在获取知识技能的同时,可以掌握科研的一般方法和步骤,进一步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科研意识,从而使学生具备资源开发的能力。

(四)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通过培养物理藏汉双语师范生的实验教具操作和设计技能,不仅能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让他们对实验原理、物理概念有更深入的认识,提高学科专业素养;还能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最重要的是,掌握实验教具的设计与制作,能让他们在今后从教的过程中,遵循实验教具设计与制作的原则,立足地方文化和学生特点,开发符合学生认知结构的物理实验教具,让学生在学习物理过程中有直观的体验,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五)提高双语教学能力和技能

藏汉双语教育的核心要务是双语教学,所以提高学生的藏汉翻译能力水平是目前解决藏区师资质量的最佳途径。另外,培养学生的教学技能也不容忽视,广泛认可的方法就是组织学生进行微格教学;在此过程中选取教学效果好的讲课视频,随后加以整理形成示范教学视频,最终以此搭建网络课程资源以便培养以后的藏汉双语师范生。在网络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翻转课堂”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学生接受,而翻转课堂的实施需要借助网络课程资源。藏汉双语师范生在具备了网络课程资源的建设能力后,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通过建设符合藏区学生学习特点的网络课程资源,在提高自身专业素养的同时,丰富藏区教育教学资源,增加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降低藏区学生学习物理的难度,并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积累资源,从而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四、结语

藏区使用的物理教育教学资源基本来源于非藏区,没有考虑文化背景和区域差异,大大增加了藏区学生学习物理的难度。因此,立足藏区,培养和引导藏汉双语师范生开发符合藏区学生认知结构的物理教育教学资源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关键。本文分析了藏区教育教学资源现状,并思考了培养物理藏汉双语师范生的资源开发意识的有效途径,以期改善藏区物理教育教学资源匮乏的现状,提高藏区物理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EB/OL].(2015-09-10)[2020-06-17].http://www.cpad.gov.cn/art/2015/9/10/art_624_24133.html.

[2]耿才华,拉格.现代教育技术背景下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发展的思考[J].民族教育研究,2017(4):40-45.

[3]才让措.对藏汉双语物理教育的文化思考与探索[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5):171-174,188.

[4]高阳.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提升对策[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33(6):75-77.

猜你喜欢

资源开发教学资源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基于VMware的教学资源服务器虚拟化设计与实施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
临床实验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应用
土木工程科研资源转化为实践教学资源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