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知美 悟美 写美

2020-08-25杨永娟

广西教育·A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小学中段写作教学经验

【摘要】本文论述小学中段写作教学经验的体会,提出联系生活,善于观察;以课文为范,注重积累;多种形式,构建平台的教学建议,从而让学生乐于表达。

【关键词】小学中段 写作教学 经验 环节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06A-0122-02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幸福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表现。”三年级写作教学面临由写话过渡到习作的挑战,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乐于表达,丰富他们的表达呢?笔者基于多年的一线教学经历,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积累了一套教学方法,效果不错。

一、联系生活,善于观察

语文是一个和生活密切联系的学科,“知识源于生活”。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周围的事物是丰富多彩的,我们每天生活在这个美丽的大千世界里,这里有人间百态,这里有美丽风景,这里有动物与人的和谐相处……只要我们留心观察,一定会发现不一样的视角,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作文教学不应该是简单地为了写而写,而是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正如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单元导读中提到的“生活中不缺乏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在这个单元中,也提到了“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把观察所得写下来”的单元目标。依标扣本,联系生活,激发兴趣,乐于表达,是笔者在开展习作教学时总结出来的有效方法。

为了使学生有内容可写,发现生活之美,乐于表达,笔者通过多种途径、多种角度,引导学生观察。比如,在一场大雨过后,笔者带着学生走进学校的柠檬园。在柠檬树下,学生发现了潮湿的草地上,有一只只可爱的小蜗牛背着重重的壳在缓慢地行走着,不少的柠檬叶上也趴着一只只小蜗牛。学生还发现,蜗牛走过的地方会留下一道透明的液体痕迹。这样的发现,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学生欢呼雀跃,讨论着要通过书籍、网络等形式弄清楚蜗牛为什么会在走过的地方留下透明的液体痕迹。除此之外,笔者还引导学生观察柠檬树的叶子、花和果实,以及观察校园里的各种鲜花,观察每个班的菜地里的不同的蔬菜的区别,留意校园里的保安、保洁阿姨、教师一天的工作……通过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生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地留心观察家里的小动物、小区的风景、公园的美景、家乡的特产、路人的特点等。这样由点带面,能促使学生成为生活中的“有心人”。

正是有了观察的体验,有了对周围的人、景、物各个方面的细致观察,学生在三年级上册五单元的习作中,有内容可写,写出了自己在生活中的发现,且细致入微,表达生动,内容丰富。学生由不会下笔到主动乐于表达,表达自己的内心所想,写出了一篇篇质量较高的习作。

二、课文为范,注重积累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材无非只是一个例子,我们要运用好这个例子。”部编教材的课文,都紧扣单元目标,行文优美,有着较多的写作技巧,在表达上有着许多精妙之处。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好课本资源,通过品读文本,发现课文在表达上的精妙之处。例如,在教学部编语文三年级上册各个单元的课文时,引导学生发现不同类型的课文在表达上有着不同的方式:写景的课文通过地点转换或时间变化的顺序,通过形、色、动态、静态等写出景物之美,引人入胜;童话要合理、大胆想象,表现生活的本真;续写故事,要在读懂前文的基础上,合理想象,抓住细节描写,进行续写;写动物要通过描写动物的生活习性等表达对动物的喜爱之情;写事的文章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外貌等表现人物的特点……以课文为例子,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表达特点,有助于学生明确不同类型习作的要求。

例如,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六单元的“单元导读”中明确指出:“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习作的时候,试着围绕一句话来写。”为了能够给完成单元习作做铺垫,在引导学生学习本单元《富饶的西山群岛》《海滨小城》《美丽的小兴安岭》等课文时,笔者通过引领学生学习《美丽的西沙群岛》,让学生发现并理解课文当中有几个自然段的段意就是它的总起句、中心句以及全文的中心句,从而发现这就是“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由扶到放,在后面两课的学习当中,学生很快就理解掌握了文章当中借助关键句理解一段话的方法。通过学习课文,在基于原来表达的基础上,学生能够在本单元的写景习作中运用围绕关键句来描写一段话的表达方法。

除此之外,文章的结构、表达顺序、修辞手法等方法的运用,更是利用了课文这个例子进行渗透与教学,使得学生习作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在平时的课外阅读中,笔者还鼓励学生积累语言,通过摘抄、赏析等方式,丰富积累,借鉴好的习作表达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习作水平。同时,笔者通过“阅读赏析课”让学生在课堂上谈自己的阅读收获,分享自己积累到的好词佳句。遇到特别优美的句子,笔者还引导学生通过感情朗读,发现其中的表达之美。学生通过和同伴的碰撞、交流,又有了更大的收获与积累。看似一节简单的课,却培养了学生听、说、读的能力,也为发展写的能力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三、多种形式,构建平台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利用多媒体能让教学更高效。正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的:“我们应该积极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与网络的优势,丰富写作形式,激发写作兴趣,增加学生创造性表达、展示交流与互相评改的机会。”在平时的习作交流中,除了通过实物投影展示,逐句、逐段讨论修改,让学生自己修改、同桌互改、小组共改等,笔者还利用网络资源,让习作优秀的学生把自己的习作发到班级群里,和大家共享。学生通过学习他人的优秀习作,发现自己的不足,努力提升自己。同时,这样的方式也提高了学生的习作热情。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抓住取材、立意、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指导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立足于这点要求,笔者經常教育学生:“好文章是改出来的。”的确,一篇好的文章除了有好的取材,还应该通过反复修改,提高自己的习作水平。在学生完成习作草稿之后,让学生讨论在本单元的习作中,可以运用哪些表达方法,哪些习作技巧,应该关注哪些细节,从而指导学生不断完善自己的习作,提高自己的习作水平。同时,学生通过修改同学的习作,发现同学的习作中的精妙之处,有助于完善自己的习作,提高自己的习作水平。

把写作教学延伸到课堂之外,也是培养学生习作兴趣的重要教学手段。例如,班级的文化长廊、班刊、学校的微信平台、报社等,都是推送优秀习作的良好途径,能为学生提供展示习作水平的平台以及相互学习的机会。教师多为学生提供展示优秀习作的平台,既能让学生树立敢于表达的信心,也激发了学生的习作热情。

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任务,而写的能力更是一种综合的能力。因此,联系生活,调动感官,引导学生善于观察,发现生活之美,积累写作素材,让学生有内容可写,是基础;立足课本,解读教材,发现方法,引导阅读,积累语言,让学生找到表达的方法,是过程;在多途径的展示中让学生找到自信与乐趣,并引导学生在创作之后进行修改,在与同学的交流中不断提高写作水平,是结果。知美、悟美、写美是写作教学紧密相扣的三个重要环节。我们在平日的习作教学中要抓好每一个环节,让学生在教师有目的的引导下,有自己的独立思考,逐渐形成独立的写作能力。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策略、教学过程都影响着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因此,教师的善学、善思将会是学生发展的重要基础,会为学生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习作教学的探究之路很长,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只有不断地探究、总结,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作者简介:杨永娟(1979— ),女,壮族,广西南宁人,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小学语文教学,班主任管理。

(责编 黎雪娟)

猜你喜欢

小学中段写作教学经验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经验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如何开展小学中段数学有效复习
中年级习作教学的四剂“良方”
探讨小学中段语文读赏式教学实验
民族预科生写作教学的对策探究
小学三年级作文教学的几点做法
当你遇见了“零经验”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