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新老派方言词汇调查浅析
2020-08-25郝顺杰
摘 要: 论文以太原市新老派方言词汇为研究对象,运用田野调查法,对太原市方言的新派词汇和老派词汇的差异进行阐释,分析其变化原因,揭示太原市方言词汇差异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 太原方言;普通话;新派;老派;词汇
中图分类号: H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8264(2020)03-0082-05
一、引言
(一)太原市自然地理、历史概况
太原市为山西省省会,简称并,也称龙城,地处山西省中部,东山和西山分立太原市两边,汾河自北向南把全市分为东西两半。太原市境总面积为6988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为1460平方公里。市区分为6个区:杏花岭区、迎泽区、小店区、尖草坪区、万柏林区和晋源区,3个县:清徐县、阳曲县、娄烦县;1个县级市:古交市。形成了6区3县1市的格局。太原市古称晋阳,创建于公元前497年,早期的赵国建都于此。公元前246年,秦始皇置太原郡,从此始有太原之称。之后的北朝、隋朝和唐朝,太原一直为重镇。至五代,后晋、后汉、北汉先后建都于此。公元960年,赵匡胤建立北宋后,在公元279年派其弟赵光义攻克晋阳,火烧全城,一代名城化为灰烬。此后,赵光义又于公元982年委派部将潘美重建太原城。直到民国初期,阎锡山统治山西,以太原为首府。1949年4月2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克太原,这座历经上下2000多年兴衰浮沉的古城终于回到人民手中,从此获得了新生。
(二)太原市方言研究现状
太原市位于山西省中部,属于晋语并州片。目前,太原方言在词汇方面的研究上取得了一些成果,最有代表性的是沈明先生于1994年主编的《太原方言词典》,这部词典系统地描述了太原方言的特点,不仅描写了方言词汇的含义、构词,还反映了太原的历史和风俗。
在众多研究中,对太原方言词汇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较多成果,如:崔容(2002)《太原方言的语气词》、崔容(2003)《太原方言形容词的生动形式》、郑翔(2013)《太原方言里的几种词汇现象》、冯孝晶(2011)《太原方言副词研究》。但总的来说,人们对太原话词汇的研究集中在某些词类方面(如形容词、副词、语气词等),对太原市方言词汇研究还不够系统,新老派词汇研究仍是空白。
(三)研究目的、方法和意义
1.研究目的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对太原市方言新、老派词汇进行全面、系统的描述,分析研究两个方言内部变体之间存在的差异,揭示太原方言的变化规律。综合运用语言学理论,探寻新老派方言詞汇产生差异的原因,分析太原方言未来的发展趋势。
2.研究方法
田野调查法:通过日常生活中的观察积累等方式在日常生活中搜集方言词,将搜集到的方言词汇结合《太原方言词典》以及温端政《太原方言词汇》中的词条制定方言词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主要使用以下三种调查方法:
①通过设计并发放调查问卷获得语料。
②通过对话得知调查对象对调查表中词汇的了解程度。
③设计词汇调查表,条目1365条。
语言学分析法:将社会调查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对新、老派词汇差异进行 研究,探索导致差异的原因。
3.研究意义
中国幅员辽阔,拥有众多方言,在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方言受其影响也在不断变化。改革开放以来,太原方言内部发生了很大变化,老年人使用的老派方言和年轻人使用的新派方言存在很大差异,这种差异在词汇上表现的尤为明显。尤其是在普通话的影响下,太原方言中原有的一些词汇正在逐渐消失,因此对太原方言新、老派词汇进行对比分析并研究造成它们之间差异的原因是很有必要的。
本文将太原方言词汇内部的新老派进行对比研究,可以保护这些正在消失的语料,记录太原方言现在的状态,揭示太原方言词汇的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分析太原方言未来的发展趋势,从而可以保护方言。
4.语料来源和发音合作人情况
本文中的老派主要是指65岁以上的太原方言使用者,新派是指30岁以下的太原方言使用者。本文通过对太原市新、老派方言的对比来探索太原方言的特点以及演变规律。
发音合作人情况:
老派方言的调查对象是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主要居住于迎泽区和小店区。
新派方言的调查对象主要是30岁以下的年轻人,符合条件的人很多,采用语料最多的是如下几人。
二、太原市新老派方言词汇比较
根据《太原方言词典》和温端政《太原方言词汇》中的词条设计的太原市区方言新老派词汇调查表以及太原方言的具体情况,确定了调查词条共1365条。在调查的过程中,根据新派、老派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后,最后确定共有469组词存在差异。
(一)一致性
1.一致性对比
同一个词条,新老派方言的说法存在一致的情况。
2.一致性的原因
从上述语料中来看,存在一致性的新老派方言词条在总的词条中还是少数,这些词条中大多数是一对多或者是多对多的关系,也就是说,一个老派方言词对应多个新派说法或者是多个老派方言词对应多个新派说法,而在新派说法中存在和老派方言一样的说说法,而造成这种一致性的原因大多是老派词本身和普通话就比较接近,新派词虽然受到普通话的影响,但因为老派词本身就和普通话比较相近,所以保留了老派词的用法。
(二)差异性
1.差异性的对比
3.差异性的原因
从上述太原新、老派方言的比较来看,新派主要从普通话来吸收新词汇,比老派词汇更加新潮。老派更多使用旧词和土语,几乎不用书面语词汇,但是在与新派对话时也会使用一些较为常见的普通话词汇,从而使交际顺利进行。从新派对太原方言词汇的继承和选择来看,通过对语料以及调查对象的分析和研究来看,造成新、老派方言词汇差异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种:社会变迁、普通话的推广以及民族融合。
(1)社会变迁
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随着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必然造成语言词汇的变化。
在太原方言中,一些基础的词汇保持了原貌,但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人们的生活环境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即使是在过去生活中常见的事物,由于生活环境的变化也逐渐消失,反映这些事物的词汇自然也就逐渐消失或被替代了。[4]使用老派方言的人大多生活在农村,而新派方言的使用者基本都在城市生活,因此和农业有关的方言词,使用新派方言的年轻人基本不知道。比如老派方言中的“独戳子”是犁车的意思,使用新派方言的年轻人只能跟从普通话的说法,称为“犁车”。
此外,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一些老旧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被现代的生产方式以及生活方式所替代,表示这些原来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词也就随之消失了。比如老派方言中的“白药子”“烧土”“泥糕”这些词都是建筑用料,而在新派方言中这些词都消失了。
而且随着社会的变迁,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变化。年轻人的接受能力强,观念开放,老派方言中一些较为落后、封建的词汇也被舍弃。
(2)普通话的推广
国家推广普通话的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太原方言词汇的发展,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在太原市的中小学已经普及了普通话教育,所有老师也基本上都用普通话教学,老派方言的使用机会越来越少,流通范围也逐渐缩小,而年轻人为了交际的方便也越来越多的使用普通话而放弃使用太原方言的特殊词汇。
此外,全国的大部分媒体都使用普通话,使普通话渗透到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感觉到了使用普通话交际的方便性,从而使方言词汇的发展越来越难。
(3)民族融合
山西地处中国的北方,在古代更是地处中国边疆地带,为兵家必争之地。在少数民族强盛的时期,山西曾长期处于少数民族的统治区域,而太原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更是受到少数民族统治者的青睐,例如在宋钦宗时期,太原就受金人统治长达80年。而在元朝时,太原更是成为了全中国的交往中心。所以,太原方言受少数民族语言的影响很大。
而随着历史的发展,各民族不断融合。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民族之间的距离越来越短。太原市作为山西省的省会城市,人流量大,流动人口众多,其中也不乏少数民族。在民族融合的趋势下,即使是少数民族的语言也逐渐被普通话所同化。同样,在少数民族语言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太原方言自然也受到了了各民族方言,尤其是普通话的影响,从而形成了现在的新派方言。
比如在太原方言中有许多的儿尾词,如马儿、羊儿、牛儿等,但在后起的儿化现象中,太原方言中的儿化词和儿尾词在语意上却很难分辨,呈现出儿化词与儿尾词并用的现象,这种现象在其他方言中非常少见,这正是太原方言与少数民族方言融合的结果。但随着普通话的推广,新派方言中的儿尾词很多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普通话词汇,这也是受民族融合趋势的影响。
三、結语
(一)太原方言新老派词汇差异的特点
根据以上的分析研究可以得出,受社会变迁、普通话推广以及民族融合的影响,太原市方言在语音、结构形式以及构词理据方面出现了差异。
在语音方面,太原方言新老派词汇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词的音节数量上,老派方言中的单音节词和多音节词在新派方言中大多变成了双音节词。
在结构形式方面,老派方言的单纯词变成新派方言的合成词或老派方言的合成词变成新派方言的单纯词的情况比较少,差异主要表现在语素和构词方式上,在语素方面,主要表现为叠音词和活跃语素的变化,而在构词方式上,主要表现在词缀的脱落以及“的”字结构的变化。
在造词理据方面,老派方言的形象色彩浓重,能够抓住事物的突出特征来造词,在遇到难以形容的事物时,老派方言还会在造词时运用一些修辞手法,从而更易于人们的理解。而新派方言受普通话的影响,缺少了老派方言形象化的特点。
在太原方言新老派词汇差异产生的原因上,首先是普通话的影响,新派方言受普通话的影响很大。其次是社会变迁的影响,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科技的创新以及思想观念的变化,一些过去的生活习惯、生产方式、思维观念已经不再使用或很少使用,这些词汇也在逐渐消失。
(二)太原方言词汇的发展趋势
通过研究可以知道,太原新老派方言之间的差异很大。在新派方言中,普通话词汇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一部分方言词甚至消失了。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许多新出现的事物无法用老派方言的说法描述,越来越多的新词进入新派方言,从而使老派方言的生存空间被进一步压缩。
在未来,随着社会的进一步深入发展,一体化的进程愈加深入,越来越多的新鲜事物涌入我们生活之中,而老派方言无法满足描述这些新鲜事物的需求,使用频率会越来越低,取而代之的是更加全面,交流更加方便的普通话。同时,新派方言中的方言特征会愈发减少甚至消失。
但是,近年来国家以及学界对地区方言愈加重视,保护的力度也越来越大,在90后、00后中间消失了很长时间的方言又重新回到了我们的视线当中,在年轻群体平常的交流中偶尔出现一两句正宗的太原话被看做是太原人身份的象征。再加上近年来在太原卫视出品的一档教授太原话的名为“阁僚兄弟”的节目更是在全市范围内掀起了一股学习太原话的热潮,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拾太原方言,而这只是一个缩影。在如今的新媒体时代,网络更是给太原方言的保存和传播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综上所述,太原方言并不会被普通话所代替,尤其是新派方言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还会与普通话共存,并会在新时代越来越丰富多彩,呈现出新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沈明.太原方言词典[M].苏州: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
[2]郑翔.太原话与普通话若干词汇辨异[D].南宁:广西大学,2013.
[3]郑翔.太原方言里的几种词汇现象[J].传承,2013, (4).
[4]郑彰培,国赫彤.太原市双方言词汇使用现状的调查[J].南开语言学刊,2006, (2).
[5]温端政.太原方言词汇[J].方言,1981, (4).
作者简介:
郝顺杰,男,长治学院,研究方向:汉语语言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