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作文生活化教学探讨

2020-08-25梁靖淮

广西教育·A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作文教学生活化核心素养

【摘要】本文基于小学作文生活化的困境,提出从人文底蕴、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进行作文生活化教学的建议,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 生活化 作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06A-0039-02

英国、新加坡、美国等教育强国长期以来一直保持着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关注,同时通过核心素养体系构建与完善的实际行动优化着本国的教育教学质量[1]。2016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发布[2],昭示着我国学生发展进入了全新的历史阶段,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教育教学走向。不置可否,核心素养理念对教育人本性的回归、教育时代性的重构、教育市场性的应答、教育育人性的诉求都进行了积极的回应,成了贯彻我国教育教学改革方针的具体现实表征。本研究选取作文生活化教学视角为切入点,探讨核心素养理念对其的融入路径与提升方式,旨在为核心素养理念的实践性延伸打开另一扇窗口,同时通过相关研究为作文生活化教学提供些许的参考与借鉴。

一、核心素养下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的困境

(一)对核心素养下作文教学生活化的认识不到位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一些教师往往将写作聚焦于作文范本的分析、技巧的渗透、模式的运用,对小学写作核心素养不能形成深刻的认知,难以辨析小学生写作所需要的核心素养是什么,更不知道如何进行培养与引导,以至于核心素养的专项教学导入缺位;另一方面,虽然部分教师已明确意识到核心素养对写作的促进效用,但对于小学生所应具备的素养难以厘清,再加上相关“核心素养”研究探讨也众说纷纭,造成了作文教学选项过多、素养培养方向模糊,最终影响了作文教学效率的提高。诚然,对核心素养意识和选择的缺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作文教学核心素养定位、选择、规划方面的不足,也就不可能很好地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也难以引领小学作文教学模式的变革。

(二)作文教学缺乏生活化气息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要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3]。语文课程标准的出台,以更高的立意和站位为写作教学提供了行动指南。小学生由于年龄小,认知水平有限,在缺乏引导的情况下难以形成深刻的生活体悟,而将生活认知向文字表达与情感阐释进行积极转化更是无从谈起,在一定程度上可能造成小学生写作中出现虚无缥缈的假大空、乱扯乱套等问题,或者形成相对固定的故事范本描摹等问题。而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数是将关注点聚焦于作文范式、结构、逻辑、技巧等的阐释,进行照本宣科的机械灌输,使学生的论文内容、思维、模式相对固定化,缺乏真实化、生活化的气息。如在撰写《我的老师》的过程中,学生选择撰写的对象基本上一边倒地选择了语文或數学主课教师,但是对美术、音乐、体育等课程的教师就少有涉及。这就使写作进入了一种单纯为写作而写作的尴尬境地。

由于作文教学中缺乏生活化基因的植入,因而学生所写之文并非自身观察与体验获得的真实灵感记录,甚至与真实生活脱轨。

二、利用核心素养指导作文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在作文生活化教学中植入核心素养,有助于教师探寻核心素养对作文生活化教学的促进机理,最终提升小学生的写作水平和写作质量。其兼具理论和实践价值。

理论价值方面,通过相关研究积极强化核心素养在作文生活化教学中的融入,形成创新的理论体系,无论对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理论,抑或是核心素养指导写作理论都能形成原有理论体系的细化与补充,以独特的理论视域延展原有理论的生命活力。

实践价值方面,通过相关的探讨,探析核心素养指导生活化教学的具体方向或实施路径,形成更为明确的指向性培养与提升,并将其运用到写作实践教学中,再通过实践不断地反思与修正,建立一套符合小学生自身发展需求的作文生活化教学提升方案,力促生活化作文教学水平的提高。

三、核心素养导向下作文生活化教学的指导路径

在查阅大量文献基础之上,笔者结合多年的写作教学经验,以及遵循“核心素养”的生成规律,将作文生活化教学进行了人文底蕴、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的核心素养构建。

(一)人文底蕴方面

1.作文生活化以培养兴趣为先

俗语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培养在作文生活化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试想,如果学生对写作索然无味,学习时被动消极接受,写作教学也将难以获得良好的效果。因此,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升学生对写作的热爱度,使学生自觉和愉快地写作,理应成为作文生活化教学的重要任务。对大多数小学生来说,作文是语文课程中并不受待见的课,因此,教师必须在作文生活化教学中通过多样化的形式、内容、模式等提升学生的写作兴趣,以兴趣导向不断推动和提升生活化写作的活力,进而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真实生活情景的趣味复述、学生生活共有话题的探讨、学生生活热点的关注等方式轻松切入,逐渐点燃学生写作文的兴趣,并将积淀的兴趣转化为写作的内驱力。

2.作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语文主要包括说(口语表述)、读(阅读)、写(写作)三个主要方面,写作作为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意味着写作素养理应依托语文素养进行延伸,也可以理解为,写作素养不仅应具备语文素养的共性,同时兼具独立写作的个性。而有学者提出小学作文核心素养的落实过程包括“核心素养—语文核心素养—作文核心素养”三层转化[4]。语文核心素养中人文素养是极其重要的组件,由此不难推理出,在作文生活化教学中,无论写作的哪种范式,哪种流派都不可能脱离文化素养和人文知识的储备。笔者经过多年的小学作文教学实践发现,学生写作过程中常常会添加一些谚语、古诗、成语等对作文进行润色,从而达到提升文章层次和质量的目的,但文化素养的缺失往往造成词句的滥用、误用。如笔者曾在批阅作文中看到一个成语错用的现象:“下班以后,爸爸妈妈鱼贯而入回家了。”这种显著的错误在写作中是极其致命的。因此,作文生活化教学亟须人文素养和文化知识的有力支撑。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搭建起人文素养与写作之间通达的桥梁,这将成为作文生活化教学的义务与责任。

(二)自主发展方面

1.培养观察能力

面对纷繁的生活物象,由于认知水平的局限,很多现象对小学生来说仅仅是平常现象,他们对平凡的生活事物、场景难以实现深度的挖掘,对生活的深刻体悟更难以形成,以至于对花草树木、足球篮球、上学放学等平常物象及生活素材也就不可能形成深度描摹与真实情感的书写。因此,在作文生活化教学中,教师要通过不断引导,使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在平常的物象中寻找写作的切入点和写作灵感,提炼生活素材,抒发生活感悟,实现作文生活化与真实生活的有序衔接。如以足球描述为例,小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往往会对其外在的形态表现进行书写,内容毫无吸引力。而教师如果引导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以多元化视角切入,形成足球给学生带来的快乐、足球竞赛的激烈、足球多样玩法的探讨等方面的生活写作延伸,就有助于学生丰富写作视域。同时,还可以倡导作文生活化教学走出教室,让学生通过课外观察发掘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从而积累作文生活化素材,拓宽写作视野。

2.培养思考能力

在作文生活化教学中,引导学生思考是教学的必要和重要环节。学生通过思考,不断强化对生活的敏感性、对生活经验的融入性,进而拓展写作思维和写作逻辑,提升思辨能力,形成是非观,以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如在下雨天,教室最后只剩下三名同学,有一名同学手里有一把足以撑两人的伞,而另两名都没有伞,这时,教师可以抛出话题引发学生思考:如何避免把伞直接送给两名同学而自己冒雨回家等脱离现实的模板化处理方式?并要求学生立足于生活现实,立足于现实场景进行多方面的考量,发散思维,通过求助,或者先送再送等方式的讨论实现写作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衔接。这就要求教师在作文生活化教学过程中,务必帮助学生摆脱“一谈理想,每个人长大都想成为科学家”等思维定式,允许和宽容学生有自己的思考方向,引导学生建立多维的生活化写作思维观和逻辑观,形成思考与生活的紧密衔接,践行“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多元化方式。同时,还可以采用半命题的方式,引导学生从生活化的角度展开命题设计、作文素材积累、逻辑思维形成等活动,从而形成独特的思维品质。

(三)社会参与方面

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核心素养下的社会性强调学生能够处理好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养成现代公民所必须遵守和履行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个人价值实现,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发展成为有理想信念、敢于担当的人。

教育的初衷,并非仅让学生习得知识,同时也力求通过学习提升道德素养,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长期以来,小学教育不断努力把良好的道德品质通过课堂教学呈现与融入的方式打造学生的健全人格。作文生活化教学作为语文学习的组成部分,倡导在作文生活化教学中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在写作素材中寻找道德的折射点、闪亮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展现时代良好的精神风貌。如在扶老人过马路、公交车上让座、爱护和保护环境、节约用水等题材的写作中,将真实的道德感悟融入作文生活化教学中,以生活化视角挖掘与表现日常生活中的高尚品质与情操。与此同时,教师通过提升道德素养在作文生活化的融入度,使学生从生活场景中感知道德的重要性,延伸作文生活化的真实内涵。

本文通过三个维度的核心素养构建为作文生活化教学提供了思路,但需要强调的是,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切入视角的差异可能带来核心素养站位点和关注点的不同,这也符合学术研究的一般规律。希冀更多学者加入相关研究,共同激起理论的共鸣,并通过教学实践的反思、修正、优化,构筑一套真正符合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体系,提升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郭宝仙.核心素养评价:国际经验与启示[J].教育发展研究,2017(4)

[2]褚宏启.核心素养的国际视野与中国立场[J].教育研究,2016(11)

[3]吴亚西,张国华,曾玉双等.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12

[4]郭家海.高中写作核心素养测评工具的开发与试测[J].教育测量与评价,2017(11)

注:本文系2019年度玉林市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立项课题“核心素养导向下的作文生活化教学研究”(课题编号:2019A42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梁靖淮(1982— ),女,广西北流人,研究方向为作文生活化教学。

(责编 黎雪娟)

猜你喜欢

作文教学生活化核心素养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探索多媒体在情趣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