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组佩:精美之玉谁人“佩”
2020-08-25秋慈
秋慈
它,来自西周,在冰冷阴暗的地下埋藏了3 000年左右,虽然穿着的绳子已经腐朽,204块碎片被光线连接,串接成闪光的句子,在墓主人身体上被佩戴成段落,组成了一个新的世界。
它的名字叫做“玉组佩”,1993年,出土于山西省曲沃县的西周晋侯墓地中,出土的情况和墓主人的故事一直广受关注。
墓主人的身份存疑
这套玉组佩出土于晋侯墓地63号墓。1993年下半年,考古工作者对晋侯墓地进行了第4次抢救性发掘。这次发掘中,发现了62号、63号、64号三座墓组成的一夫二妻异穴合葬墓。这在整个墓地中比较特殊,因为其他的晋侯及其夫人墓都是一夫一妻,而且更为奇怪的是,出土玉组佩的63号墓葬规格竟然超过了她的夫君64号晋穆侯。
山西博物院院长张元成提出了他的疑惑:“大家都知道,古代讲究男尊女卑,况且在帝王之家,王后的地位也肯定比不上国君,但令人奇怪的是,63号墓的规模不仅要超过其他晋侯夫人,甚至还超过了她的夫君晋穆侯,这太让人不可思议了。”
进一步考古发掘又发现,从礼制上来说,在63号墓葬中随葬的青铜礼器,使用3个鼎,是国君夫人应该享受到的陪葬礼制,而晋穆侯墓室内有5个鼎,这说明这位夫人没有越级。
“63号墓的墓主人与晋穆侯的关系,现在有两种解读。”有学者推测,63号墓的墓主人是晋穆侯的“次夫人”,换言之也就是小妾,只是因为受到晋穆侯的宠爱,才能合葬在一起。
“但是这样显然不符合当时的礼制。”张元成说:“这不是主次的关系,而是先后的关系,63号墓的墓主人可能是晋穆侯的第二任夫人。因为第一任夫人去世,晋穆侯重新娶了一位夫人。對于君王来说,只有明媒正娶的妻子,死后才能合葬在一起。”
那么,墓主人又是什么身份呢?在墓葬中发现了两件铜壶,器形、纹饰和铭文均相同,盖口外壁和壶颈内壁铸有9字铭文:“杨姞作羞醴壶永宝用”,人们把它叫做“杨姞壶”。 近20年来,争论也由此展开。一方面,有人认为墓主人就是“杨姞”,因为在两周时期,国君的女子嫁出国,该国就以其母国的国名和姓相连称之,如秦国为赢姓,秦国女儿嫁到晋国就称她为“秦赢”;齐国是姜姓,齐国女儿嫁到其他国家就称她为“齐姜”;晋国是姬姓,国君女儿嫁到他国称为“晋姬” 。
杨姞之名亦是如此,“杨姞”,意为此女乃杨国的女儿,“姞”是杨国国君的姓,就说杨国的公主嫁到了晋国。但是在各种史料中,并没有姞姓杨国的记载,有可能这样一个名为“杨”的小国家被灭掉了,而63号墓的墓主人则是杨国最后一位公主。
也有人认为,这个壶,是“姞”姓国的女子嫁到了杨国做的,只是不知道什么原因最后流传到了晋国,被埋葬在了63号墓。“学术界永远存在争执,因为单凭‘杨姞二字,很难辨别墓主人身份,留存给我们的证据太少了。”张元成解释。
玉组佩何时兴起
张元成还提到,西周时期的贵族,在生活中佩戴玉组佩,肯定不会这么长,这也许是墓主人生前有好几组玉组佩,她太爱玉了,以至于全部用来入葬,把几组玉组重新组合在一起。那么,玉组佩是什么时候兴起的呢?
西周时期,贵族间开始盛行一种由多件玉串联组成、悬于身上的佩饰,也就是今天的玉组佩,亦如古人常说的那样,“君子必佩玉”,玉成为了西周时期的一种礼制,是社会等级秩序的象征,只有有身份特殊的人才能佩戴。
“西周是中国玉器发展的高峰,在此之前中国已经有长达6 000年的玉文化了,所以西周时期是承前启后的阶段,对我们研究玉器的礼制、工艺等方面的内容,都非常重要。”说到这里,张元成又特别强调了一点:“西周时期玉组佩多悬挂于脖子上,到了春秋时期,则流行系挂于腰带上,因此玉组佩也趋向简单化,大型的玉组佩在西周流行一段时间后,便退出历史舞台。”
从考古发现来看,西周时期玉组佩制度与当时的社会等级有一定的关联性。考古发现的西周时期出土的玉组佩,通常都是高等级贵族才能使用,以女性居多,以璜为主,有三、五、七、九等。周人赋予玉器特殊的道德内涵,让玉器成为礼制的载体,一方面是礼制活动中的媒介,另一方面,成为各个等级在特定场合的身份象征。
周人视死如生,不仅生前佩玉,并且认为在死后玉可保护尸体,使人不朽,所以大量的佩饰在生前使用,死后又一块随葬入棺,覆在身体上,用以保护身体。而专为死者赶制的敛尸玉出现并逐步兴起。西周葬玉的逐步使用,开创了后战国、汉代葬玉大量使用的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