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新时期国企党建与业务中心工作的融合路径

2020-08-25余建佐

青年时代 2020年16期
关键词:国企党建新时期

余建佐

摘 要:本文简要论述了新时期国企党建工作与业务中心工作融合的必要性,分析了当前国企党建与业务中心工作融合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加强顶层设计、健全制度体系、夯实基层基础及完善阵地平台等四个方面,对推进新时期国企党建与业务中心工作融合的路径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新时期;国企;党建;业务中心工作;融合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也是对新时期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根本要求。国有企业必须要牢牢把握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这一重大的政治原则,坚持两个“一以贯之”,通过结合实际,不断加强顶层设计、健全体制机制、完善制度体系、夯实基层基础、完善作用发挥阵地平台等,扎实推进企业党建工作和业务中心工作的深度融合。

一、充分认识推进党建与业务中心工作融合的必要性

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党领导的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鲜明的政治属性要求,其发展必须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决策部署,确保企业改革发展的正确方向、正确道路。

实践证明,国有企业党建抓得好,企业发展就好。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时代,已由高速增长的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的阶段,而国有企业作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顶梁柱”,能否实现高质量发展,对于建设现代经济体系、推动国家经济实现高质量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国有企业必须要推进党建工作与业务中心工作的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

二、党建与业务中心工作融合存在的问题

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全国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会议召开以来,国有企业党建与业务中心工作融合力度不断加强,但在推进过程中也不同程度遇到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与企业改革发展工作的步伐相比,有的企业的党建工作跟进较为滞后,有的未能及时跟进改革发展步伐建立调整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有的未能及時建立完善相对应的体制机制和党建制度体系,出现程序不规范、流程衔接不畅等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党组织作用尤其是国企党委领导作用发挥。二是有的企业基层党组织对于党建与业务中心工作的融合仍存在一定的认识偏差,对如何融合重视不够,系统谋划不足,没有结合企业实际深入思考两者融合的点、线、面,仍存在党建与业务工作“两张皮”问题,导致融合流于形式。三是有的企业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方式方法单一,有的基层党组织书记业务能力有待提升,满足于完成规定动作,结合实际创新不够,吸引力不足,导致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发挥不够,党建工作效果受到一定程度影响。

三、加强党建与业务中心工作融合的顶层设计

国有企业要按照全国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会议精神要求,不断建立完善党建与业务中心工作融合的体制机制,完善党建与业务中心工作融合的顶层设计。一是把加强党的领导与完善公司治理统一起来,落实好党建工作要求进入公司章程工作,在公司章程中要明确党组织有关职责权限以及有关机构设置、运行机制和基础保障等重要事项,要明确党组织研究讨论是董事会、经理层决策重大问题的前置程序。二是坚持和完善“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领导体制,即符合条件的党委班子成员可以根据法定程序分别进入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成员中符合条件的党员也可以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进入党委。三是健全企业民主管理相关制度程序,积极探索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的有效方式、方法,重大决策应当听取职工群众意见,涉及职工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要经过职代会或者职工大会审议;要坚持职工董事、监事制度,并不断加以完善,保证职工代表能够有序规范参与公司治理。四是坚持举旗定向,确保企业改革发展的正确政治方向,在制定企业发展战略、规划,谋划企业产业布局时,要全面贯彻落实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牢固树立并贯彻落实好新发展理念,确实把党中央决策部署体现到企业改革发展的各方面、全过程,充分发挥企业党委的作用。

四、健全党建与业务中心工作融合的制度体系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国有企业要按照两个“一以贯之”要求,建立健全党建工作与业务中心工作融合的制度体系,确保融合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一是建立修订完善“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制定相应的党委会、董事会、经理层等不同决策主体对应的决策事项和权限表,明确“三重一大”的决策基本原则、决策主体和决策方式、决策事项范围和权限边界。二是建立健全党委会议事规则,规范议事决策程序,对党委会的前置研究讨论程序进行细化分类,明确党委会在研究决策、把关定向、研究审定等方面的工作清单及工作流程,同时建立完善党委会与董事会、经理层三者之间顺畅的决策通道,保证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科学运转。三是建立完善党建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或细则和党建工作考核评价制度,明晰党组织及党组织书记、党组织班子成员、党组织中的党员领导干部党建工作责任清单,细化完善党建工作责任内容,严格做好党建工作考核评价,并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将考核结果和企业领导班子的综合考评、经营业绩考核等衔接起来,将考核结果与企业领导人员的任免、薪酬、奖惩等进行挂钩,做到既报经济账又报政治账,把企业党的建设工作真正由软指标变为硬约束。四是建立健全“大监督”制度体系,积极推进党的监督体系与国有企业监督体系的深度融合,推进党的监督覆盖到生产经营各环节,建立起事前、事中和事后全过程的大监督体系,同时要明确各个监督主体的责任清单,细化权力运行的关键环节,汇聚大监督合力。

五、夯实党建与业务中心工作融合的基层基础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国有企业要把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重要抓手,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基层党组织真正建设成为推动企业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

一是建强基层党组织。按照“四同步、四对接”要求,坚持企业发展到哪里,党的基层组织就要建立到哪里;坚持跟进企业改革发展步伐,及时做好基层党组织的设立、调整、优化等相关工作,确保做到应建尽建、设置规范、利于作用发挥,切实做到党的组织全覆盖、党的工作全覆盖;同时要积极推进基层党支部的标准化建设及提质增效建设工作。

二是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书记。要高度重视基层党组织书记的选拔培养,注重把党务岗位和业务岗位所要求的能力素质一并作为硬性条件,注重选拔政治强、懂经营、善管理、作风好和肯奉献的党务骨干担任基层党组织书记,选优配强“带头人”;同时,要通过专题培训、集中培训和网络培训等,创新方式、方法,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书记推进党建与业务中心工作融合的能力和水平。

三是建好基层党员队伍。党员是构成党的肌体的细胞,党员队伍的素质不仅仅关系到党的肌体的健康,也关系着党的战斗力。国企要严格按照程序,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重视在企业生产经营一线、青年职工中发展党员,重视在高知识群体中发展党员,争取做到每个班组都有党员;同时,要注重把企业生产经营的骨干培养成党员,也要注重把党员培养成企业生产经营的骨干;对技术能手、青年专家等优秀人才應当加强联系,做好重点培养工作;要创新形式和载体,加强党员队伍思想教育。

六、完善党建与业务中心工作融合的阵地平台

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要紧密结合企业改革发展实际,创新形式开展主题党日活动,要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及急、难、险、重任务,搭建多方位的“党建+业务中心工作”阵地平台;要结合基层党组织所在单位、部门的业务中心工作实际,开展党建与业务中心工作融合的基层党建课题研究和基层党建品牌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要围绕企业安全生产、提质增效、经营管理、科技创新等关键环节、关键节点,广泛搭建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党员突击队等党员作用发挥活动平台,引导党员创先争优、攻坚克难,引导党员争当企业生产经营的能手、企业创新创业的模范、企业提高效益的标兵以及服务职工群众的先锋,充分发挥党员在本职岗位、在基层一线的旗帜与标杆作用。

党建开展得好,企业发展就好,发展质量就高。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没有终点,推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与业务中心工作的融合尤其是深度融合也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国有企业要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会议等精神,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以高质量的党建引领企业的高质量发展,真正把党建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李露露.新形势下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有机融合的实践探索[J].现代营销(经营版),2019(9).

[2]鲁钱伟.新形势下国企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融合的思考[J].现代国企研究,2019(4):202-203.

猜你喜欢

国企党建新时期
新时期农村气象观测及防灾服务探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