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称指示语映射现象及其语用分析

2020-08-25张萌

青年时代 2020年16期

张萌

摘 要:指示语是语用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是语言和语境之间关系的最明显、最直接的语言反映,也是连接话语和语境的桥粱和纽带。人称指示语的映射也蕴含着特定的语用功能。本文通过具体语料对人称指示语映射现象及其语用功能进行分析,从而更深一步揭示人称指示语映射现象的语用内涵。

关键词:人称指示语;指示映射;自我中心性;语用移情与离情

一、指示语概述

(一)指示语的定义及分类

指示语(дейсис),关于指示语,有下列两个权威定义:第一,莱昂斯认为:指示语表示的话语中涉及的人、物、事件、过程、行为及其参加者(说话人、听话人)造成的时空语境而明确或定位。第二,菲尔墨认为,指示语是这样一些词汇和语法单位,只有当语句与语境联系起来,即与言语行为参加者、他们所处的空间、实现言语行为的时间联系起来,这些单位才可理解。简单来说,指示语就是话语中与语境相联系的表示指示信息的词语,即涉及到话语所谈论的事物、事件以及他们在时空中的存在方式、运动方式等问题(何自然,2001)。

作为一种复杂的语言现象,指示语一直吸引着各语言学家的关注,关于指示语的分类问题,不同学者持有不同观点。在各种分类中,影响较大的是菲尔墨的分类,他在《指示语讲座》中将指示语分为四类,即地点指示语、时间指示语、社交指示语、话语指示语。莱文森对菲尔墨的分类进行了补充,区分出五种指示语,即人称指示语、时间指示语、地点指示语、话语指示语、社交指示语。这种分类这被认为是最全面、最通行的分类方法。

(二)自我中心性——指示语最根本的特性

自我中心性是语言的本质之一,因此其中有大量的词汇和语法范畴、句法结构等都参照于说话人及其自我。因此,我们在使用和理解指示语时也必须有一个明确的出发点或参照点,这是指示语的基本特性(邢福义,吴振国,2002)。此参照点就是参照中心,即“我—这里—现在”的定位坐标。说话人将自己安排在语境的中心位置,以他自己的视角为出发点,以他自己所在的时间、地点等为参照点的指示中心。在理解指示语的意义时,听话人也必须从说话人的视角出发才能正确地判断指示语的所指。这就是指示语的自我中心性。自我中心性是指示最根本的特性,所有对于指示的解读都应以此为前提。

二、人称指示语的指示映射

人稱指示语是语言交际参加者之间表示相互称谓,相互关系的词语。这些词语的所知内容以说话人为参照而确定(郭聿楷,2007)。人称指示语的映射就是,说话者将说话者角色变为听话者或旁听者角色,即说话者在听话者或旁听者的立场说话(张权,1990)。在现实的言语活动中,由于语境及其他因素的限制,有时候说话人为实现某种交际意图,会变换指示中心,出现语法人称与实际言语行为参与者不对应的现象。说话人在自指和他指时,为了满足一定的交际目的,违反了指示的自我中心性原则,而是改用其他指称方式这种现象也即所说的人称代词及动词人称形式的各种“异位”用法,语法学中所说的“转义”用法(郭聿楷,2007)。

根据指示映射所使用的语言手段不同,我们把人称指示语的映射分为规约性指示映射和非规约性指示映射。

(一)人称指示语规约性指示映射

规约性指示映射是指用其他的人称指示语代替常规的人称指示语进行指示。

1.第一人称指示语规约性指示映射

(1)я用于泛指人称意义

指示语的泛指,即指示语不用靠语境来确定其所指和含义,在话语中无须有特定的指称对象,指示语泛指一般的人,而非特定的人。这是指示语的一种非指示用法。

(2)мы指代я

В статье мы обсудим термины современного английского языка

(在文章中我们对现代英语中的术语进行讨论。)

在文章、报告、演讲中常有这样的用法,作者用мы来指代自己(авторская “Я”)表达出谦虚的意味。

另外,用мы来指代я的用法,也与俄罗斯文化历史密切相关。这种用法在沙俄时代就已经出现,主要表示两种语用意义。一是沙皇使用借以表达自己至高无上的皇权;二是封建农奴表示谦卑的用法。

Мы,Петр Первый, Император и Самодержец Всероссийский.

此用法见于君王诏谕之中,显示出自己至高无上、居高临下的地位。

—— Да ты откуда?(你从哪儿来的?)

—— Мы из деревии.(小的是从农村来的。)

在农奴的卑称中,用мы来指代я,则表示农奴地位的卑贱.

(3)мы 指代 вы / ты

在俄语中,用мы 指代 вы / ты,常用于医生对病人、父母对孩子的谈话中,还见于社会地位高的人同社会地位低的人的谈话。这种用法是说话人设想自己处在听话人的位置,站在对方的角度说话,旨在拉近双方的心理距离,含有亲近、同情的意味。例如:

Как мы себя сегодня чувствуем?? - спросил доктор(今天您觉得身体怎么样?— 医生询问到)

这是医生对病人说的话,带有同情、亲近的意味。

(4)мы 用于第三人称意义,指代言语交谈外的第三者

Сейчас мы искупаемся.(现在我们来洗个澡。)

在类似的句子中,说话者用复数第一人称мы来指代言语交谈外的第三者(指代小孩儿),就如同自己也是特征的拥有者或是行为的共同发出者。

(5)мы指代они

Некоторые молодые люди полагают, что раз мы живём в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ом обществе, то все должно обстоять хорошо.

(有些年轻人以为到了社会主义社会就应当什么都好了。)

此处的мы,实际上指代的“年轻人们”,即复数第三人称они.

2.第二人称指示语规约性指示映射

(1)第二人称指示语敬称вы与非敬称ты

在俄语中,ты常用于同一年龄段或者地位相差无几的人之间的称呼,或者用于长辈对晚辈、上级对下级的称呼;而вы通常用于晚辈对长辈,下级对上级的称呼。但在实际的言语交谈中,根据不同的语境和心理距离,说话者出于某种意图,往往会变化使用这些词。例如,在特定的语境下,вы不作为敬称来使用,而是作为关系疏远的标志,表示双方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心理距离。Ты有时也用于上级对下级的称呼,表示关系亲近。

(2)ты指代я

有时说话者为了使自己的陈述达到客观的效果,会变换说话角度,采用第二人称来指代自己。例如:

теперь, когда ты идёшь по улице, видишь по обеим сторонам асфальтированной дороги ряды новых домов.

(现在每当我在柏油路上,两侧都树立着一排排崭新的楼房。)

(3)ты用于泛指人称意义

第二人称指示语用与泛指意义时,可以指代任何一个人,这时ты表示泛指意义,此用法常用于俄语的俗语、谚语中。例如,Тише едешь дальше будешь.(宁静致远。)

(4)ты用于指称非人的事物

Бог, Да святится имя Твоё.(上帝,愿人都尊称你的名为圣。)

3.第三人称指示语规约性指示映射

(1)он / она 指代я

—Вы Константин Грачёв?

—Он самый.

—是康斯坦丁·格拉乔夫吗?

—正是我。

俄语中还有某些习惯用法,当被问及姓名或称谓,回答表示认可时往往用第三人称指示语он самый或人名替代я,多见于电话交谈等日常交际中。

另外,当说话人不愿意正面正面评价自身的时候,就会用第三人称形式來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样可以使评价或者意见相对“客观化”,例如,Если б знала ты сердцем упорным, Как умеет любить хулиган, Как умеет он быть покорным.(但愿你那执着的心最终会明白,我是多么会爱,我是多么温顺。)

诗歌中,作者用хулиган来指代自己,也就是说用第三人称单数形式来指代Я。

(2)он用于泛指意义

дети, они как губка, вы вот скажете какой-нибудь неприличные слова, а он повторяет.

(孩子就像海绵,要是说了些什么难听的话,他都会跟着学。)

(3)он/она指代第二人称

用第三人称来表示第二人称时,拉大了交际双方的情感与社交距离,表明了说话人的不满与嗔怪。

Думала, не дойду, думала, упаду, а он тут сидит, ему хоть бы хны.(我想着到不了了,要摔倒了,而他就坐在那,无动于衷。)

(4)он用来指“上帝”“神灵”等

由于俄罗斯人信奉宗教,所以在谈论起神灵、上帝时经常用人称代词он来替代,以显示出自己信仰的虔诚。例如,Надо благодарить его и просить его помощь.(您应当感谢上帝,祈求上帝保佑。)

(5)они指代он/она

在俄语中,复数第三人称指示语они可以用作он/она的尊称,这时俄语特有的指示功能。在翻译时,应处理为“代词+名词”的复结构。如:

А, понял, понял! Он заболел?

Никак нет. Они вовсе из дворца выбыли.(呵,我明白了,明白了!他病了吧?一点儿病也没有,他老就是彻底离开了这里。)

虽然指示语的规约性指示映射的用法复杂多样,但这并非无规律可循,这类用法往往是约定俗成且被大多数人接受的,因而使用它们时需要借助的语境信息相对较小。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规约性指示映射主要包括人称代词人称互相指代、单数复数相互指代和泛指现象。其中传达着丰富的交际信息,影响着交际关系。

(二)人称指示语非规约性指示映射

非规约性指示映射,是用姓名等专有名词以及表示人际关系、社会地位职业等的亲属词和社会称谓词进行指示的非规约性指示方式。称名词语与其相对应的人称指示语之间在原则上具有相互替代性,即替代之后不改变语面意义。下面我们就几种典型的非规约性指示映射进行分析。

Ваше величество(陛下)、Ваше высочество(殿下),这是旧时俄语中地位卑下的人对尊贵者说话常采用的方式,实质上指用第三人称的形式来指代第二人称复数,表达出自己的尊敬,谦卑。

人称指示语非规约性指示映射也用于儿向用语中,大人经常用亲属词来指称自己,即从孩子的角度来称呼自己,从而拉近同儿童的心理距离,引起情感的共鸣。例如,Папа сейчас занят.(爸爸现在很忙。)此处用称谓词第三人称形式表示说话者自己。

Но есть на свете вещи, которые намного сильнее и твёрже алмазов. Поверьте старому доктору.(但是这世界上有东西比钻石更坚固,更坚硬。请相信老医生。)

这是医生对Cвета说的话,称谓词“старый доктор”实际上指的就是说话人自己,在句子中相当于“我”。这种以职业类称谓词来自我指称的方式,主要是强调自己所具有的专业素质,从而达到某种交际目的。

可以看出,无论是规约性指示映射,还是非规约性指示映射,指示中心都发生了转移,从说话人变成了听话人。笔者认为,指示映射是一种复杂的语言现象,它不仅能够传达出指称信息,而且能够传达出丰富的语用内涵,说话人通过指示映射可以传达出自己的情感态度,表明谈话双方之间的亲密程度,或是建立或调节人际关系等。

三、人称指示语指示映射的语用功能

通过对以上典型映射现象的分析,我们大体上了解了人称指示语指示映射的基本使用情况及其基本的语用功能。语用移情和语用离情是人称指示语指示映射的基本语用功能。

在我国,冉永平教授首次提出“语用移情”和“离情”的概念。通过对上述典型的人称指示语指示映射的分析我们可知,在规约性指示映射中,第一人称指示语的映射现象大多数起到移情的语用功能。例如,当Я用于泛指人称意义时,能够使表述更具有亲和力;在文章著作、演讲中用мы指代я,能够表达出说话者的谦虚、尊敬,更有利于受话人接受自己的观点;在大人对儿童、医生对病人、地位高的人对地位低的人的交谈中,用мы指代вы/ты,或者用мы来指代第三人称,表达出亲切、关怀等情感态度,从而缩短双方的心理距离。

第二人称指示语映射的语用功能最典型的体现在指示语вы和ты的互指中,说话人通过ты-вы的转换,可以达到拉近与受话人距离的意图,实现移情的语用功能;而说话人也可以通过вы-ты的转换,拉开与受话人的意图,实现离情的语用功能。

在第三人称指示语指示映射中,用单数第三人称指代上帝、神灵,是说话者对其倾注了自己的喜爱、亲昵、崇敬等;они指代он/она 是俄语中特有的用法,这些用法有利于缩小心理距离,这些是移情功能的体现。另外,用第三人称来指代第二人称,是表达不满、埋怨的语言手段和策略之一,实现离情的语用效果。

另外,俄语的非规约性映射现象中也能体现离情和移情的语用效果。但就本文所列举的典型例子来看,在儿向用语中,大人從孩子的角度出发,用亲属称谓词来指称自己,或者用亲昵的词汇来指称孩子,都是为了使自己的语言更加亲切,从而更容易为幼儿所接受,这体现了移情的语用效果。

四、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人称指示语的特殊用法之一,人称指示语的映射是一种常见而又复杂的语言现象。根据上文对指示映射极其语用功能的分析,笔者得出如下结论:第一,人称指示语的映射可分为规约性指示映射和非规约性指示映射。其中,规约性指示映射包括第一、第二、第三人称之间的人称互指、单复互指和人称的泛指现象。规约性指示映射对语境的依赖程度比较小;而非规约性指示映射对语境的依赖程度比较大。指示映射具有特殊的语用功能。无论是规约性指示映射还是非规约性指示映射,在使用过程中,指示中心都发生了视点转移,这是一种心理转移,能够拉近或者拉开与听话人之间的心理距离,从而产生“移情”或者“离情”的语用效果。

总之,人称指示语的指示映射是非常复杂的语言现象,由于受语境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我们不可能将所有的情况一一列出,但通过对本文所列出的对人称指示映射的情况极其语用效果的分析,我们大致上能够把握人称指示映射的语用内涵,从而为俄语学习者掌握指示映射现象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何自然,冉永平.语用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

[2]郭聿楷.语言学探索[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

[3]冉永平.指示语选择的语用视点、语用移情与离情[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39(5):331-337.

[4]刑福义,吴振国.语言学概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2002.

[5]张权.常规语境中的指示现象[J].外语研究,1990(2):1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