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塘:向着乡村振兴再出发

2020-08-25陈庆

当代贵州 2020年21期
关键词:平塘县黔南天眼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 陈庆

平塘县贫困人口从2014年的24817户98212人下降到2019年的1706户4050人,贫困发生率从32.85%下降到1.35%,全县69个贫困村包含24个深度贫困村,均脱贫出列。3月3日,平塘县等24个县(区)退出贫困县序列。

3月3日,省人民政府发布公告,同意平塘等24个县(区)退出贫困县序列,标志着平塘县从此撕掉贫困县的标签。

千山震荡,万民激昂。

只有吃够了贫穷的苦,才知道这有多么来之不易。峰峦叠嶂的平塘好似与世隔绝,石漠化更让人扼腕叹息,驮水马儿常常跌落山崖……

贫困就似一个魔咒,深深刻在平塘人心里。无数次握紧双手,又无数次默默叹息……终等到那一天,人们不再消沉,迈着坚定的脚步,踏上脱贫攻坚大道!

6年沧桑,且看今日平塘——贫困人口从2014年的24817户98212人下降到2019年的1706户4050人,贫困发生率从32.85%下降到1.35%,全县69个贫困村包含24个深度贫困村,均脱贫出列……

天空之桥 跨山河而行

平塘特大桥,一座“天空之桥”,树起了平塘人“欲与天公试比高”的决心。

它的混凝土桥塔高332米,为世界之最。2016年4月29日动工,2019年9月26日合龙,2019年12月30日通车。它穿越天际、跨过崇山峻岭,激活了平塘以高速路为主干的路网,彻底打破了千百年来的山河壁垒。

交通曾是平塘人心中最疼的那根刺。

2010年1月,平塘县大塘镇水沟村发生严重旱灾,当地群众只能牵上马儿,走4公里的险峻山路,到水源点驮水。提起这往事,村民杨昌锋就摇头叹息:“山路太窄,马一滑,就摔落山崖……”

山路虽险,人定胜天。甲茶镇团结村冗阶组位于一个山高路陡的石山区,以前进出只有一条临崖小道。在脱贫攻坚战中,乡亲们硬是在绝壁上凿出了一条3.9公里、通往山外的“天路”。甲茶镇团结村党支部书记王长武还清楚记得,当年的动员会上,群众一致表示:“我们愿意投工投劳,再苦再累也要把路修好。”

今昔对比,路是平塘人最有获得感的变化之一。

2015年12月,平独高速公路通车,平塘到独山的车程由原来的1小时30分钟缩短至20分钟;

2015年,省道S312升级改造为国道G552,县城到克度镇的行车时间由2个小时缩短到1个小时;

2016年,平塘启动5条省道改造工程,打通县域交通主动脉;

2018年,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到3394公里;

2019年,平塘高速全线贯通,建成农村组组通公路708.76公里,实现30户及以上自然村寨组组通硬化路100%;

…………

每一点进步,都是对贫困的不甘;每一次跨越,都是血与汗换来的回报。

易地搬迁 搬出新生活

“美丽的宇宙太空,正以它的神秘和绚丽,召唤我们踏过平庸,进入无垠的广袤……”

这是“天眼之父”南仁东先生生前留下的话。而他最伟大的作品——“中国天眼”(FAST)让平塘成为距离宇宙奥秘最近的地方。

2016年9月25日,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中国天眼”落成启用,标志着中国开启了“睁眼看宇宙”的新征程。而在“中国天眼”背后,4000多名平塘人搬离他们世代生活的地方。每个人都有乡愁和不舍,但在国家需要的时候,他们毫不犹豫支持。

他们的付出国家看得到!他们的精神国家看得到!他们搬出来后的美好生活,国家做得到!

FAST5公里核心区9个村41个村民组1042户4710名村民,被集体安置到克度镇马鞍社区和塘边镇塘缘社区。为保障搬迁群众的正常生活和未来发展,两个社区卫生室、农贸市场等公共设施,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社区服务等服务系统一个不缺,让群众搬得出、住得下、能就业。

“现在的环境和原来比,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搬到马鞍社区的黄进说,“我们一家住三层楼房,宽宽敞敞。”

搬迁前,黄进住在克度镇金科村的大山里,交通不方便、产业难发展、信息不畅通。在马鞍社区,马路一条挨一条,黄进刚来时还经常走错路。“幼儿园就在家门口,菜市场样样有,管理周周到到。”黄进说。

以前的农民黄进,现在变成了产业工人,在克度镇一家食用菌基地做管理。“我一个月工资3000多元。”他说,“政府还经常组织免费的厨师、电工等技术培训,我们搬出来的好多人都在天文小镇上班了。”

在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平塘县以集中安置为主、分散安置为辅的方式,依托城镇、产业园区、旅游服务区、农民新村进行集中安置,并通过申请补助购买商品房、保障性住房等进行分散安置,同时强化资金、建房、土地、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政策支持,现已搬迁安置5256户22764人。

位于黔南州平塘县克度镇的“中国天眼”FAST(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拉近了贵州和黔南与世界、与时代的距离,孕育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图为FAST全景。(贵州图片库供图)

校农结合 农特优出山

穷则思变,变则通,通则达。

在脱贫攻坚战中,平塘就如FAST探索宇宙奥秘一般,探索着脱贫攻坚的胜利法门,并在实践中总结出“321”精准打法——3指“单兵较量、兵团作战、总攻歼灭”三大行动,2是“三抓三改三促”“校农结合”两种模式,1为“六个一”驻村工作法。此外,飞地扶贫、就业快递等成功实践也不断激发出脱贫攻坚活力。

其中,“校农结合”最为典型。卡蒲作为全国唯一的毛南族乡,两次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而曾经的卡蒲很穷,许多村组还是省级一类贫困村。这里出产优质农产品,但卖不出去一直是当地群众心里的一道坎。脱贫攻坚战打响,正在村民一筹莫展之时,黔南民族师范学院鼎力相助。通过调查、走访、互商,形成了学校负责销售、村民负责生产的思路,为卡蒲优质农产品找到了一条出路。

2017年3月22日,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与卡蒲毛南族乡新关村签订长期农产品供需合作协议。当天,该村第一批农产品进入该校的食堂。从此,“校农结合”的脱贫模式诞生了。

发源于平塘的“校农结合”产销对接模式随后在全省推广,并入选2018年脱贫攻坚典型案例,制作成教学视频,作为省委组织部、省委党校经验典型案例教材。

2019年,平塘“校农结合”向“乡厂校店”升级转变,除建有黔南师院平塘“校农结合”农产品销售旗舰店外,还建成“乡厂”18家,开办“校店”15家,并形成线上订单、线下配送的全方位多渠道供货方式,促进了当地农特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发展。

依托“校农结合”,平塘累计带动1066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户均增收6000元以上。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幸福之路未有终点。为巩固提升脱贫成效,高质量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平塘县于近日出台《脱贫攻坚成效巩固提升二十条措施》,要求深入抓组织管理、收入支撑和政策保障,做到目标不变、靶心不散、频道不换,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向着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再出发。

猜你喜欢

平塘县黔南天眼
绿色贵州引客来
平塘县老干部宣讲团到县第二中学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宣讲
天眼·数据·未来
九龙皇帝
了不起的天眼
山水黔南
平塘县就《政府工作报告》征求老干部意见
大射电
全域旅游嘉年华我在黔南等你!
平塘县委离退局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