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笔墨风流宋徽宗

2020-08-24赵多多

读者欣赏 2020年8期
关键词:赵佶徽宗书画

赵多多

南宋绍兴五年(1135年),被俘后的宋徽宗死在了冰雪覆盖的五国城(今黑龙江省依兰县)。“家山何处,忍听羌笛,吹彻梅花”,他一生的浪漫、孤独和痛苦,最后都化作了这一句悲叹。

在宋朝,皇子并未被授予实质性的政治军事职务,也不会统领军队或管辖州府,他们被赐予充足的俸禄与所有象征性的高等级特权。但同时,他们也要避免给人留下怀有政治野心的印象。此種情况下,钻研学问与艺术便成为皇子们远离政治生活的一种人生选择。

赵佶生活在一个诗、书、画全盛,名家辈出的时代,北宋肥沃的艺术土壤为赵佶的艺术创作提供了足够的养料。北宋时,皇帝多爱字画,宫中收藏的书画已超盛唐。在宫廷的影响下,宋人讲求艺术蔚然成风,王公、士大夫都以收藏、鉴赏书画为荣。书画艺术的繁荣造就了诸如李成、范宽、米芾、黄庭坚、崔白等一批书画大师。那时的艺术氛围极其浓厚,据说京都汴梁艺术家云集,连酒楼、茶馆都张挂书画以供客人欣赏。

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出生在帝王家的赵佶,自幼便接受了良好的艺术教育,展现出过人的艺术天赋。赵佶爱好笔墨、丹青、骑马、射箭、蹴鞠,对奇花异石、飞禽走兽亦有浓厚的兴趣。对赵佶来说,姑父王诜是一位极具魅力的人,因为他不仅是一位卓然有成的画家与书法家,藏有很多书画名作,还认识赵令穰、吴元瑜、苏轼、米芾、黄庭坚等文化名人,《西园雅集图》描绘的即是诸多文化名人在王诜的府邸“西园”雅集的场景。在这些人中,赵令穰和吴元瑜对年轻的赵佶影响最大。

赵令穰是宋太祖的五世孙,他自幼爱书画,家里藏有很多晋唐以来的书画名作,赵佶为端王时常与他切磋画艺。赵令穰以山水画著称,并以独特的题材和清丽的风格拓宽了山水画的表现领域。其创作的《湖庄清夏图》描绘了盛夏时节的陂塘景致,传达出静谧、闲逸的幽远意境。吴元瑜也是一位有开创性的画家,北宋最优秀的花鸟画家崔白是他的老师。吴元瑜笔墨放逸,革去了院体画的华丽世俗之气,对院体画的发展起到了革故鼎新的启迪作用。可以说,赵佶在文人书画方面的启蒙,离不开这些艺术家的影响,与他们的交往,也让赵佶看到诗、书、画互补的实践方式,获得了书画收藏的巨大资源。

元符三年(1100年),年仅25岁的宋哲宗驾崩。哲宗膝下无子,朝野上下顿时慌了手脚,在接班人的问题上,有话语权的只有宋神宗的皇后向太后。向太后很喜欢赵佶,她认为赵佶才华出众、仁孝端正,所以她主张立庶出的端王赵佶为帝。太后的钦点,彻底改变了赵佶的生活。

在政治方面,宋徽宗也并非全无建树。在执政初期,他也有过励精图治、中兴祖业的政治抱负,有过做一个好皇帝的强烈愿望。他颁布诏书,昭告天下畅所欲言品评朝政,听取不同意见。他为穷人、残疾人和病人提供福利,在没有学校的地方设立学校,并通过补贴制度为几十万名家境贫寒的学生提供了读书的机会。他还进行了乐制改革,进一步完善了医学教育制度,资助编纂了新的医学著作,并亲自撰写医书。然而,他并未因帝王强大的社会责任而放弃在文化艺术领域的探索。

湖庄清夏图绢本设色19.1×161. 3cm宋 赵令穰美国波士顿美术博物馆藏

纵观中国文化发展史,宋代可谓承前启后,文人士子以博学广闻、精晓文辞为尚,绘画与书法因受到帝王的推崇实现了繁荣发展。

纵观中国文化发展史,宋代可谓承前启后,文人士子以博学广闻、精晓文辞为尚,绘画与书法因受到帝王的推崇实现了繁荣发展。因画院改革及画学的成立,宋代绘画艺术成就之高,成为宫廷绘画之典范。诗文创作通过彰显个人风采的书迹流传,抒情达意,提升了观赏性。而书法以诗文为媒介,因融入作者的个性而呈现独特的风采。

徽宗在绘画方面极具天赋,山水、人物、花鸟无所不画,无所不精,其花鸟画尤为精妙。他发展并完善了宋初形成的“富贵体”花鸟画,开创了花鸟画创作的新时代。他的绘画作品非常精致,极具美学吸引力,皆展现出一位幽居深宫的皇帝远避尘嚣的美好幻想。其中,诸如赤乌、芝草、甘露、鹦鹉、瑞鹤、万岁之石等祥瑞题材在徽宗的绘画中经常出现。与其说这是徽宗对某种宗教或宇宙观的信仰,倒不如说他是为了通过轻松美好的象征物来调和严肃庄重的政务。可以说,以文人的身份来履行皇帝职责,是徽宗统治的一个核心特点。

听琴图 绢本设色 147.2×51.3cm 宋 赵佶 故宫博物院藏

在书画艺术方面,徽宗的成就很高。然而,更为可贵的是,他将绘画、书法、诗歌合为一体,形成了一种绘画之景、书法之美、诗歌之境相交融的艺术形式,创作出了不可多得的传世佳作。

徽宗不仅精于绘事,在美术教育方面也是一位开创者和推动者。徽宗当政后,不满于全国普遍的绘画水平,设立了专门培养绘画人才的学校—画学,以此招揽天下画家,加强艺术教育。同时,徽宗调整了画学的教育内容,加入文字学及经义的修习内容,并以是否能了解、表达画题的意境作为学生的分类标准。画学培养出的这些院画家,在政和、宣和年间发展出注重表现画题意境、追求精致写实的画院新风格—“宣和体”。此外,徽宗时期内府收藏益富,见之《宣和书谱》《宣和画谱》,可谓丰盛至极。

北宋是中国书法艺术的鼎盛时期,在这种环境的熏陶下,徽宗不仅善画,书法亦卓然成家。徽宗的书法艺术以“瘦金体”为主要代表,这种字体笔道瘦细有弹性,运笔挺劲犀利,自有一种秀美洒脱的风骨。“瘦金体”最显著的特征,是其不同于中国传统书体藏锋的内敛,而展现出一种出锋的凌厉。这种书法艺术完全融合了他本人的风格气质,可谓独具特色。徽宗的存世书作涵盖草书、行书和楷书,特别是草书艺术具有非常高的价值。纨扇《掠水燕翎诗》以“瘦金体”入草,别具风韵,尤能体现其在草书方面的艺术成就。

在书画艺术方面,徽宗的成就很高。然而,更为可贵的是,他将绘画、书法、诗歌合为一体,形成了一种绘画之景、书法之美、诗歌之境相交融的艺术形式,创作出了不可多得的传世佳作。

此外,早在登基之初,徽宗就逐渐认识到,发起一项工程并看到它完成是件令人满足的事情。徽宗在位七八年时,已经对开展宏大的工程胸有成竹,艮岳便是其中最具传奇性的项目。出于对道教仙山的向往,徽宗希望把世间最美的东西都放在艮岳里,珍禽异兽、稀有花木和珍奇灵石,他都不想放过。于是,他派童贯前往苏杭,动用上千船只运输太湖石。一时间,汴河之上,舳舻相接,船帆蔽日。巨大的花费,需要通过强征苛捐杂税来弥补,因这“花石纲”而起的“方腊起义”正式拉开了北宋崩裂的序幕。

徽宗和艮岳一样浪漫,结局也一样荒谬。这位被金兵掳走的天子,留下了《听琴图》《瑞鹤图》《四禽图》等传世佳作。他改革并推动了画院的发展,培养了张择端、王希孟等绘画天才,为后人留下了惊艳的《清明上河图》和《千里江山图》。繁华归于灰烬,让人不忍卒读。然而,王朝的灭亡,不可能是一人之罪。“舞蝶迷香径,翩翩逐晚风”,面对这样一位艺术家皇帝,我们应该把目光放远到北宋的整个时代背景中去解读他。

猜你喜欢

赵佶徽宗书画
《瑞鹤图》传说
《瑞鹤图》传说
金马传说
徽宗父子的唱和词
小小书画廓
赐你一张琴
北宋官瓷的传承和影响
和高俅蹴鞠
有心计的麻雀才能变凤凰
书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