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的策略研究

2020-08-24曹丽艳

成才之路 2020年22期
关键词:数学能力高中数学教学策略

曹丽艳

摘 要: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树立核心素养意识、不断提升业务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实现方法与知识的有效结合,同时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将数字教育融入数学课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关键词:高中数学;核心素养;教学策略;数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1;G633.6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0)22-0064-02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对核心素养的理解存在一定偏差,依旧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或者过于追求创新而忽略课堂质量。本文探讨核心素养在高中数学课堂的渗透方式,以改善教师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概述

1.核心素养的含义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教学工作越来越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课堂教学工作不仅要求学生能够掌握最基础的知识内容,更要求学生能够拥有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综合的学习手段,能够更好地提高自身的价值和综合水平。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教师要通过核心素养的培养,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进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更好地适应社会,迎接挑战。

2.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

新课改提出,高中阶段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高中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为:数学抽象、数学建模、逻辑推理、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高中阶段的学生需要具备这六种数学核心素养,通过知识的学习掌握更多的数学核心思想,发现其中所包含的更深层次的事物之间的联系,提高自身的记忆和思维能力以及空间立体思维能力,增强逻辑性,使想象和思维能力得以发散。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提升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保障学生能够掌握最基础的数学知识,面对问题时更加从容地找到着手之处,进而有效地解决数学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提高学习效率,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信心,为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基础。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核心素养的策略

1.教师树立核心素养意识,不断提升业务能力

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承担着答疑解惑的任务,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主要工作内容。要想让学生真正提高数学学科素养,教师必须拥有丰富的知识储备以及高超的教学水平和技能。高中数学强调灵活性,而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必须真正了解现代教育的内涵,掌握数学核心素养的具体内容,帮助学生提高推理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培养数学思维意识,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实现提高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目标,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创新教学模式,改变教学方法,所传授的知识内容要与时俱进,实时更新数学课堂,把最新的理念融入知识传授过程中。学校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开展各种有助于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科研活动,利用各种方法激励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业务能力,选拔优秀教师充实到教学一线,用榜样的示范作用带领更多的教师成长、进步。

2.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实现方法与知识的有效结合

高中数学的灵活性特别强,教师要采取举一反三的教学方法,反复训练同一类型的习题,让学生能够扎实掌握相应的知识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解题思路的培养以及多种解题技巧的传授。要真正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教师就不能够仅停留在知识和技能的表面传授上,而是要经过长期的数学课堂教学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观念和思维能力,体现数学这门学科的本质。学生如果能够真正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和学习习惯,将有利于培养持久的数学学习能力,对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注意运用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把数学知识传授给学生。针对一些相对比较抽象的概念以及定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辅之生活案例,把抽象的知识内容具体化。例如,在分析几何相关知识内容的时候,学生感觉比较困难,教师就可以结合圆形、三角函数等不同的知识点,进行公式和数值的转换,加强学生对曲线方程的理解,保证学生在拥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之后,有能力进行进一步的学习,深入挖掘课堂教学内容的知识内涵,锻炼逻辑思维能力,潜移默化地提高课堂学习的效果。

3.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将数字教育融入数学课堂

高中数学课堂上涉及的知识内容很多,都需要建立起数学模型,进行知识点的分析,而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堂之间有机结合,能够帮助教师对这类知识进行详细讲解,让学生充分理解这部分知识内容,加深记忆。教师在课堂上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知识的讲解和教学,能够更好地吸引学生对知识点的关注,有效避免课堂陷入传统的枯燥乏味的氛围之中,也能够节省教师在课堂上板书的时间,避免课堂时间被无效地损耗,有利于教师提高教学效率,提高整体教学工作质量。例如,在讲解函数之间所具有的内在联系这部分知识的时候,要求教师能够循序渐进地对其中所包含的原理和知识内容进行讲解。教师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选择合适的数字材料多次进行模型的建立,通过模型的建立,帮助学生逐步理解函数思想,进而从根本上掌握函数知识,这也是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教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模型,分析知识的重点、难点,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帮助学生形成数学核心素养。

三、结束语

目前,部分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还在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核心,学生为辅助,教师总结和梳理课堂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强行灌输给学生,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学生机械地跟随教师的脚步学习知识。这种完全忽略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本文重点探讨和分析核心素养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提出教师要树立核心素养意识、不断提升业务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实现方法与知识的有效结合,同时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将数字教育融入数学课堂,充分发挥数学课堂教学的作用和效果,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趙亮.高中数学核心素养之“数学模型”能力培养案例探析[J].中学数学教学,2018(05).

[2]张君.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建构及教学方法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5).

[3]喻平.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课程目标与学业评价[J].课程·教材·教法,2018(01).

[4]汤建南.高中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探究[J].数学教学通讯,2017(06).

猜你喜欢

数学能力高中数学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构建“卓越课堂”,提高数学能力
创设初中数学实验课的意义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