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并行·互利·有效:家庭小分队模式的实践研究

2020-08-24傅秋兰

成才之路 2020年22期
关键词:隐性教育幼儿园教学模式

傅秋兰

摘 要:开展学园闽南文化课题研究,要深度挖掘学生家长的潜力、资源为课程建设所用。要通过“课外指导教师”巧妙接力参与学园特色活动、参与教研展示活动、参与活动方案设计等方式,形成有创新、有品质的“家庭小分队活动”模式,一步步地支持学园课题开展,生成新的课程,落实对孩子的隐性教育。

关键词:幼儿园;家庭小分队模式;教学模式;隐性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0)22-0048-02

众所周知,家长是幼儿园工作重要的合作伙伴,常规的家园合作方式有很多,而笔者着重与大家分享的是本园自创的“家庭小分队”特色活动。近年来,福建省泉州市丰泽机关幼儿园一直致力于闽南特色课程建构的研究,旨在传承、传播闽南文化,培养孩子感受、发现、探究、创造等能力,萌发其爱家乡之情,同时培养教师的新课程观和建构课程的能力。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有一支队伍一直强有力地支持着课程的推进,那就是家长朋友。那么怎样培植“家庭小分队”、如何引领这一批家长军团支持学园课程的开展,落实对孩子的隐性教育呢?本文基于福建省泉州市丰泽机关幼儿园家庭小分队模式的实践对此进行研究。

一、参与学园特色活动,了解幼儿园闽南特色课程模式

依据课题开展的进程,注重挖掘适宜本园幼儿学习与发展实际的教育资源,初步构建幼儿园闽南本土特色课程目标体系,探索并确立幼儿园闽南本土特色课程的实施途径和方法。目前,已确立“闽南小吃”“闽南民间艺术”“闽南民间游戏”三大课程,并结合每年的特色主题活动、各传统节日和纪念日活动开展融民间艺术、民间习俗等于一体的家园互动活动和班级家庭小分队活动。

例如,融合“闽南民间游戏”课程的活动有一年一度的“闽南亲子趣味体育运动会”。教师结合课题设置赛龙舟、传绣球、铺路向前行、送汤圆、火鼎公婆迎新春等项目,并在游戏比赛中渗透相应的体育动作,让幼儿感知“闽南民间游戏”的魅力。

又如,融合“闽南小吃”课程的亲子活动有“闽南自助家宴”。教师通过问卷调查、孩子投票等方式选取大家最喜欢的“闽南小吃”,然后让家庭小分队购买食材并制作,确保食品的安全卫生。接着,组织各班布置“闽南小吃自助餐”。孩子们轮番上阵,有的为客人介绍“闽南小吃”,有的走遍各班品尝“闽南小吃”,并分享家长亲友团的烹饪手艺。

再如,融合“闽南民间艺术”课程的活动有“六一游园”。教师精心设计活动内容,着重培养幼儿对艺术课程的感受力与表现力,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孩子们在教师引导下运用“欣赏——感受——表现——创造”的学习模式,学习一些闽南特有的民间工艺技术,通过多变的美工手法表现闽南人家的风土人情,表现生活中美好的事物。

二、参与教研展示活动,提升家庭小分队活动的课程意识

充分利用闽南文化这一特殊且具有价值的教育资源开展富有闽南特色的家庭小分队活动,使其成为拓展园外课程的一种常态化活动形式,让家长真正了解并配合幼儿园课程,灵活地助推幼儿自主自发地学习,是课题研究所要关注的话题。教师要明确指导方向,帮助家长提升开展家庭小分队活动的课程意识。

回顾经验——关注活动品质,家长代表谈体会。各班教师以照片墙的方式简要介绍各班利用闽南本土文化资源开展的家庭小分队活动,然后家长代表针对“亲子关系、幼儿成长、兴趣点”等问题,从参与者和观察者的角度谈家庭小分队活动收获。教师要明确:家庭小分队活动能够促进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提升,使亲子互动方式更加多样化,能够提供家长间交流学习的机会,使家长获得多元的闽南传统文化体验渠道,是教师、幼儿、家长三方都受益的一种活动形式。

把脉问题——梳理组织活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障碍。多次开展家庭小分队活动之后,教师作为活动策划人要深入思考,不仅要重视它的形式,更要重视它的实质。有时,家庭小分队活动会因组织者与参与者的文化背景、教育理念、兴趣爱好、家园沟通密度等不同,而出现一些问题。家长代表梳理出的问题有:低质量的陪伴、参与时间难统一、成员配合度低、走马观花式活动、忽视幼儿兴趣点、教师参与度低、替代式体验。

形成共识——明确教师在策划、组织过程中的角色定位。針对存在的问题,教师可以以接龙的方式提出解决对策。比如,宣讲家庭小分队的意义、剖析每次活动的价值、参与活动的设计、划分成员职责避免一手包办、罗列活动清单自由组队、寻找共同话题建立情感联系、示范典型行为等。大家讨论之后认为,“家庭小分队活动菜单对于解决家庭小分队活动组织问题有帮助”。教师应明确自身在策划、组织活动中的角色定位,成为家长教育观念的引领者、活动策划的指导者、活动开展的配合者、活动效果的跟踪者。

梳理归纳——结合两组方案总结可供借鉴的指导模式。教师、家长代表分别组队,课题负责人结合家庭小分队活动主题“润饼菜制作DIY”设计活动方案,分别从教师的指导、家长的策划方面提出建议。要帮助家长对幼儿行为表现和能力发展进行正确解读,让家长形成科学的教育理念,使得活动策划更合理,真正让孩子玩得开心,学得有效。

三、参与活动方案设计,明确活动中角色定位与教育任务

方案的制定要从多方面思考,一要依据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兴趣和爱好,二要精心选择地点,如针对小班孩子,所选的景点最好在离家较近的地方,三要依据班级开展的主题。活动有了具体的指导方案,教师和家长还需要深入分析每项活动所蕴含的教育价值,安排好相应路线、观察体验的重点,让活动具有一定的计划性和目的性,真正做到“活动有方案,行前有备案,应急有预案”,确保其顺利开展。

开启“闽南文化”之旅,记录体验过程。在出游过程中,引导孩子在玩中学的任务往往落到家长身上。所以,家庭小分队的成员必须事先了解和熟悉景点,方可引导孩子参观。教师要及时引导家长在活动中用“适当的记录”表达孩子的认知,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品质。比如,可以用拍照方式,当孩子对某个景点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时,家长可用手机记录保存,并把精彩照片发到微信群分享,为其他小伙伴提供学习资源。

分享活動感受,归纳总结经验。比如,有的在班级设置“说说美丽的家乡泉州”区域,引导孩子们把活动时和爸爸妈妈拍的照片、画的作品,以及购买的小纪念品等展示出来。这不仅提高孩子参与活动的兴趣,还促进孩子口语表达能力和社会性的发展。家庭小分队的参与成员、活动地点、活动形式时有变化,能让孩子多次倾听讲述,感知不同的活动内容,相对于教师组织的集中参观来讲,更深入、更具体、更具有探索和学习价值。有时教师还针对活动需要开展相关知识竞赛,帮助孩子更加全面地了解泉州,了解泉州文化。

拓展合作方式,提高家长素养。家长来自不同行业,有各自不同的优势。家庭小分队活动可以唤醒家长的主体意识,转变其教育观念。比如,面对孩子们短暂体验而无法满足强烈探索需求的情况,相关专业的家长会主动提出来园助教。为了让孩子们体验泉州的木偶艺术,在木偶剧团上班的家长带着同事及时为孩子们开展木偶艺术公益演出活动。家庭小分队充分调动了家长的资源,形成了一股巨大的合力,有效推动了幼儿园闽南文化生成式课程的建设。同时,家庭小分队活动也对家长的素质与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总之,围绕闽南文化自主式课程的构建与实施,以家庭小分队的形式开展的活动,创新了家园共育的途径,落实了家园共同的教育目标。交流与分享家庭小分队活动的体会,成了孩子们晨间、午间谈话的重要话题。家庭小分队带动了成员家庭的合作与交流,促进家园双方为共同的教育话题开展更加深入的活动,提高了家园合作育人的质量,有效推动了幼儿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晓军.将闽南文化引入幼儿园的探索与思考[J].基础教育论坛,2018(09).

[2]朱湘云.论学前期闽南文化的“体验式”教学策略[J].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11).

Parallel, Mutual Benefit and Effectiveness:

Practical and Research on the Model of Family Team

Fu Qiulan

(Fengze Kindergarten in Quanzhou City, Fujian Province, Quanzhou 362000, China)

Abstract: To carry out the research on Minnan culture in the School Park, deeply tap the potential and resources of students' parents for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n innovative and high-quality "family team activity" mode through the ingenious relay of "extra-curricular guidance teachers", participate in the characteristic activities of the School Park, participate in the teaching and research exhibition activities, and participate in the design of the activity scheme, so as to form an innovative and high-quality "family team activity" mode, step by step support the development of school park projects, generate new curriculum, and implement the implicit education of children.

Key words: kindergarten; family team model; teaching mode; implicit education

猜你喜欢

隐性教育幼儿园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爱“上”幼儿园
隐性教育视角下高校体育社团对大学生契约精神的培养研究
淡化教育痕迹,强化隐性教育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