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中的农产品地理标志发展研究

2020-08-24

甘肃理论学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标志现代化农产品

杨 永

(菏泽学院 政法学院,山东 菏泽 274015)

乡村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有赖于乡村治理体系的现代化。乡村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必然要求,回应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期望,有利于解决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有助于推动乡村振兴和农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实现需要大力推动制度建设,特别是依法完善乡村治理体系[1]。2020年7月28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为乡村治理体系的完善提供了许多制度路径,在《民法典》第一百二十三条中规定了地理标志保护,地理标志保护是一项具有亲农性的重要制度。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以《民法典》为统领,以《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办法》《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商标法》为支撑的地理标志保护法律体系,诞生了大量的地理标志[2]。从国内外的实践来看,欧盟已经把地理标志保护上升为实施农产品和食品质量计划的重要保证,通过地理标志保护推动乡村经济繁荣、人口稳定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我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自2008年以来,经历了十几年的快速发展,在促进乡村生态保护、经济发展、文化传承等方面融合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发展的现状

《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办法》于2007年由原农业部颁布,次年实施。该办法将农产品地理标志定义为:“标示农产品来源于特定地域,产品品质和相关特征主要取决于自然生态环境和历史人文因素,并以地域名称冠名的特有农产品标志。”如庆阳黄花菜、早胜牛、岷县当归等农产品。2018年,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完成后,由农业农村部继续开展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申请、审核与保护工作。截至2019年12月底,共计有2778个农产品地理标志受到保护(详见表1),产品涵盖了蔬菜、粮食、食用菌、果品、肉类产品、油料、水产动物、茶叶、中药材、烟草等。

表1 我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区域分布(2008—2019年) 单位:个

从表1中可以看出,自2008年至2019年,受保护农产品地理标志的数量分别为121个、81个、332个、301个、212个、328个、213个、204个、212个、238个、281个、255个。总的来看,2008年和2009年是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起步阶段,数量相对较少;2010年至2013年,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农产品地理标志的数量增长较快;2014年至2019年进入平稳期,农产品地理标志的数量增长相对稳定。

二、农产品地理标志发展对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的促进

通过乡村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推动乡村的生态、生产、生活、文化全面发展,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这既是社会主要矛盾在新时期的新变化、新要求,也反映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望。实现乡村的环境优生态美、产业强生产美、文化兴精神美、家园好生活美的愿景,就需要不断创新,加大制度供给。实践已经证明,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作为亲农性知识产权,在推动农村高质量发展方面具有独特作用。但是,农产品地理标志发展过程中也存在多头管理、法律冲突、急功近利、重申请轻保护等问题。这就需要通过乡村治理体系的现代化,促进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制度的完善,推动乡村生态保护、经济发展、文化传承进一步融合发展,从而降低乡村产业发展的成本,提升乡村产业发展的效益[3]。如章丘大葱、烟台苹果、中宁枸杞、安溪铁观音、砀山酥梨、三亚芒果、京西稻、杭白菊等农产品地理标志,在经济、生态、文化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益。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定义中包含了“自然生态环境因素”和“历史人文因素”。“自然生态环境因素”赋予农产品地理标志生态价值,这是农产品地理标志的自然属性,属于这一因素的包括“天时”和“地利”。“天时”主要指冷热变化、旱涝转换、风吹日晒等因素;“地利”主要指土壤有机质多寡、矿物质种类与含量、依山傍水、生态多样等因素。“历史人文因素”是农产品地理标志的人文属性,属于这一因素的可以凝练为“人和”。“人和”可以是生产时令的选择与遵循、生产技艺的积淀与传承、生产工具的制作与使用、生产方法的匠心与秉持等。“人和”因素赋予农产品地理标志文化价值。《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指出,“扶持地理标志产品,促进具有地方特色的自然、人文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由此可见,农产品地理标志能够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在市场活动中具有经济价值。所以,农产品地理标志是聚集生态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于一体的亲农性知识产权,与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具有高度的契合性[4]4。这是因为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特殊品质或声誉具有可归因于原产地的决定性因素,从信息识别的角度为消费者选择产品提供了帮助[5]。农产品地理标志发展融入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具有天然的制度优势,以及内生的价值需求。

三、农产品地理标志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体系的冲突

我国拥有丰富的地理标志资源,获得保护的农产品地理标志数量众多。地理标志是发达国家首先创设并发展起来的知识产权,应当借鉴国外成熟的保护经验,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细化保护方式。依据地理标志的属性,建立质量监控与私权保护相结合的运行机制[6]。但是,农产品地理标志在制度设计与自身发展中都遇到了一些问题。

1.管理依据和机构不统一

我国最初对地理标志进行保护的具体依据仅仅是有关部门下发的通知、复函等文件(1)原中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的《就县级以上行政区划名称作商标等问题的复函》(1986年)、《关于保护原产地名称的函》(1987年)、《关于整顿酒类商标工作中几个问题的通知》(1989年)等。。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地理标志保护逐渐形成了两种模式共存的局面,即商标法保护模式和专门法保护模式。其中专门法保护模式又分化成两个子系统,这两个子系统分别以《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办法》为保护依据。2018年,新一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启动。机构改革后,新成立的农业农村部继续履行原农业部的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职责。重新组建的国家知识产权局履行原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的地理标志商标管理职责和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的地理标志产品管理职责。就制度设计来看,我国虽然在《民法典》第一百二十三条中确立了地理标志这一重要知识产权,将其与作品、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商标、商业秘密、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植物新品种等知识产权并列。但是地理标志保护并没有类似《商标法》《著作权法》《专利法》这样专门的法律制度。在实践中,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只能依据部门规章进行,地理标志商标在《商标法》中仅仅在第十六条中有所规定,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具体依据也是部门规章。基于地理标志保护的重要性,有必要进行单独的立法。

2.保护范围交叉重叠

由于保护依据、管理机关、申请渠道、保护方式不同,形成了保护对象的高度交叉重叠、保护部门之间相互竞争的局面。严格地来说,农产品地理标志是有着独特含义的法律术语,《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办法》将其限制在初级农产品范围内,并对其进行了明确的定义。但是,从地理标志的自身属性和国内外实践来看,以保护农产品和由其加工的食品为主。因此,我国地理标志商标保护的农产品又被称为农产品地理标志商标,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农产品也被称为地理标志农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地理标志农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商标”三者之间在保护对象上高度重叠,形成了对同一产品的双重或多重保护。如乐陵金丝小枣,获得了农产品地理标志、地理标志商标、地理标志产品三重保护。茌平圆铃大枣获得了地理标志商标、地理标志产品双重保护。

3.定义界定不一致

“农产品地理标志”“地理标志农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商标”保护的产品范围高度重叠、保护方式逐渐趋同、保护目标基本一致,但是在定义上却存在较大差异。“农产品地理标志”在产品核准中强调“自然生态环境”和“历史人文因素”;“地理标志农产品”强调“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农产品地理标志商标”强调“自然因素”或“人文因素”。(2)《商标法》把地理标志定义为:“标示某商品来源于某地区,该商品的特定质量、信誉或者其他特征,主要由该地区的自然因素或者人文因素所决定的标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把地理标志产品定义为:“产自特定地域,所具有的质量、声誉或其他特性本质上取决于该产地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经审核批准以地理名称进行命名的产品。”从定义上可以看到两个核心用语“自然”和“人文”,但在表述上不一致,甚至迥然不同,分别使用了“和”“或”两个字,需要在定义上进一步规范。在地理标志的定义问题上,既要符合中国自然资源丰富、人文历史深厚的实际情况,把“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并列,适当扩大保护范围,也要照顾到国际地理标志保护强调地理来源决定性的现实情况,方便国际交流与合作。

(二)农产品地理标志发展不平衡

中国各地政府认识到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品牌建设对乡村振兴的重要性,相关部门积极地进行了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建设[7]。除国家层面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各地各级政府也不断出台与地理标志保护有关的法规和政策,加快地理标志的品牌发展和培育。如《甘肃省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程实施方案》《花牛苹果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管理办法》等。虽然农产品地理标志在整体上发展迅速,但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依然突出。从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区域分布来看,全国都有分布,数量位居前十名的依次为山东、四川、山西、湖北、黑龙江、广西、新疆、河南、内蒙古、甘肃,分别拥有农产品地理标志330个、176个、155个、148个、139个、126个、121个、119个、117个、109个,累计共有1540个,约占总数的55.4%。其他20多个省份的农产品地理标志数量只占总数的44.6%。由此可见,农产品地理标志发展非常不平衡。不仅如此,就农产品地理标志发达的山东省来看,省内各地市发展也不平衡(详见表2)。

表2 山东省农产品地理标志区域分布(2008—2019年) 单位:个

表2(续表)

从表2中可以看出,数量排名前六的城市分别是青岛市、临沂市、威海市、淮坊市、济南市、济宁市,数量分别是49个、41个、40个、39个、33个、29个,累计231个,占总数的70%。其他十个地市的农产品地理标志数量占总数的30%,差距很大。

四、农产品地理标志发展完善的对策

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要求农产品地理标志发展不断深化。农产品地理标志发展的深化不仅是对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回应,而且是自身完善的内在需要。通过农产品地理标志发展的深化,更好地融入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

(一)推动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经济价值融入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

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经济价值是推动保护的原初动力。市场经济以价格这只无形之手进行供需调控。因为农产品地理标志具有得天独厚的“天时、地利、人和”因素,具有相对较高的价格,能够带动生产经营者的积极性。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经济价值融入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有利于乡村特色产业的发展。一方面可以把从事个体生产经营的农民聚集在地理标志品牌下共同经营,另一方面又可以禁止发展过程中的搭便车行为,推动乡村经济发展走向特色化、品牌化、产业化道路。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要以产业发展为支撑,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品牌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消费者愿意购买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因而,生产经营者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可以获得持续的、有保障的收益[8]。正是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经济价值为生产经营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从而促进其主动保护地理标志赖以形成的基础即生态因素和人文因素。

(二)促进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生态价值融入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

乡村振兴需要正视当前乡村建设面临的生态困境,挖掘中国传统生态智慧的当代价值,加以现代转换和传承,以解决当代日益严重的乡村生态危机[9]。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生态价值源于人们对利益最大化的本能追求,只有稳定而良好的生态才能保证产品质量,形成品牌溢价。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需要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生态价值融入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不仅有利产业振兴,而且有助于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生态价值能够契合生产经营者对自身利益的关注,可以把生态保护的生产理念根植于心,从而提高生态保护的主动性,外化成为自觉的行动。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生态价值是其自身属性的延伸,自然生态环境因素是地理来源的主要体现。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之间存在“一荣俱荣、一枯具枯”的关系。生态的破坏必将导致产品生产的难以为继。为了能够世代经营、长期发展,就要加强对产地生态的保护。

(三)引导农产品地理标志的文化价值融入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

乡村广袤的土地、勤劳的人民、质朴的传统是农产品地理标志赖以形成的基础。农民在长期的生产劳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形成了独特的生产技艺以及生产诀窍,这些技艺和诀窍造就产品特色。乡村深厚、完整、典型的传统文化,是与现代有机对接的特色与关键所在。[10]“人文因素”体现了农产品地理标志的文化价值,以技艺和诀窍等方式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农产品地理标志在市场上的成功使得这些技艺和诀窍重新复活、得到传承、获得认可,并为生产经营者带来认同感、自豪感和幸福感。地理标志的文化价值融入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有利于挖掘、传承地方文化特色,让农产品地理标志成为乡村振兴的文化纽带。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塑造乡村文创品牌,核心是重塑原乡文化,农产品地理标志能够呈现独特的原乡文化价值,提升乡民归属感和凝聚力,在产业方面能够带动融合发展[11]。农产品地理标志的文化价值融入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可以使得与之相关的生产技艺、诀窍、方法、文化遗产等得以发掘和传承。目前来看,地理标志的文化价值、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呈现出融合发展的趋势。这种发展趋势方兴未艾,如法国地理标志保护葡萄酒与葡萄酒文化、哥伦比亚地理标志保护咖啡与咖啡文化、墨西哥特其拉龙舌兰酒与龙舌兰酒文化。不仅成为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而且催生了集观光、文化与美食于一体的旅游胜地,成为古老乡村迈入现代化的典范。

总之,我国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要求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由我国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具有极大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12]。将农产品地理标志融入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能够推动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贯彻实施,实现乡村振兴的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标志现代化农产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多功能标志杆的使用
边疆治理现代化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认标志
首都的标志是只熊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医改进入新阶段的重要标志
农产品争奇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