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

2020-08-24汪晓燕王利军

江苏科技信息 2020年18期
关键词:区域政府企业

汪晓燕,王利军,鲁 旭,胡 峰

(江苏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42)

0 引言

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创新被认为是提升竞争优势的关键[1-2]。创新驱动发展已成为中国的核心国家战略,江苏更是着力打造创新型省份,从国家到城市,能否实现创新发展至关重要。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创新不再是各自为营,而是企业、政府、高校、科研机构等多主体的协同发展。因不同区域的技术进步存在差异化,现今几乎难以实现国家整体层面的创新发展,但是不同区域间形成了互补的生态形态,促进技术的学习、发展和竞争[3]。因此,区域技术的进步是带动整个国家进步的重要途径,构建良好的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国内关于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研究大多是从经济学、管理学的角度,围绕定义和各地经验做法展开的。本文将生态学与管理学相结合,详细阐述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中各主要参与者以及之间的关系。以江苏省为例,围绕五大主体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构建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提供一些决策参考。

1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基础研究

1.1 基本概念

创新生态系统的概念最先来自生态科学。Tansley在1935年率先提出生态系统,将其定义为“特定区域内,多种生物之间进化、竞争、捕食和共生形成的社区或集合”。随后,一些经济管理和社会学领域的学者开始通过借鉴生态系统概念来解释组织内部和组织之间复杂的关系[4]。21世纪后,创新生态系统作为成体系理论而逐渐为人们所深化研究。2001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研究报告《创新集群》指出,创新不是基础科学研究进步过程的简单累积,而是由创新集群通过科研、教育、产业和专业服务机构之间不断的相互联系和作用,最终孕育出创新理念。2004 年美国竞争力委员会《创新美国》报告中提出,创新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线性过程,而是企业、政府、教育家和工人之间的互联互动,这一生态系统应当具备3 个条件:高质量的人才队伍、社会具备承受长期投资风险的能力、满足创新需要的基础设施和组织体制[5]。

“创新生态系统”的提出体现了研究范式的转变:从关注系统中的构成要素向关注要素之间、系统与环境间的动态过程的转变[6]。最新的研究中,梅亮等[6]将创新生态系统定义为由企业、消费者和市场及所处自然、社会和经济环境构成的系统,经过价值共建、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而形成的组织联合体,这个体系是相对稳定的、能够自我进化的[7]。

创新生态系统理论研究分为企业、产业、区域和国家4个层次,其中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是目前的研究重点,其提供了一种系统性和整合性分析框架来研究区域创新[8-9]。国外Cooke 最早构建了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理论,国内学者则主要关注于区域生态系统创新对于社会经济的提升以及技术改造等方面的推动作用[10]。其中,黄鲁成[11]率先从生态学角度总结了区域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特性,之后对区域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调节机制和制约因素做出分析[12],并给出健康评价标准[13]。最新的一个较为全面的定义为: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空间范围内,通过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等实现物种、种群、群落之间以及与环境之间的连接,形成能够共生、自发演化等特征的复杂系统,强调创新物种和相关组织机构之间所具有的交互关联性、结构融合性以及功能互补性,通过相互适应、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协同关系,发挥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和能动性,进而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和绩效[14]。

1.2 构成要素

黄鲁成[15]将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分为创新复合组织和创新符合环境,张敏等[16]将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分为生态系统生成的必要基础(硬件)和使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得以存活、可持续发展的软件。在此基础上结合生态学的概念,本文认为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分为参与者和环境两大方面,如图1 所示。其中,参与者又分为主体和相关主体,主体包括从事创新研发的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统称生产者)以及创新成果使用者(消费者);相关主体包括提供政策、支持服务的政府、中介机构等社会组织(统称服务者)。环境包含创新网络、基础设施、政府政策、风险资金和创新人才等内容。

图1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

生态学上的种群在区域创新系统中被概括为围绕同一类技术创新的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集合体,例如围绕VR 技术从原材料供应商到芯片制造商,显示屏及体感传感器等VR 元器件制造商再到VR 游戏、视频等应用开发商,都是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中的同一种群。群落则是由于共生、竞争、演化等关系而在一定范围内的不同参与者的集合体,类似于产业集群。例如,围绕VR技术从技术开发者、成果转化者、市场应用者等企业、科研机构,再到支持VR 技术发展的政府、为企业提供服务的中介机构、为技术研发提供资金链的投资者、购买VR 产品的用户,以及相关产业的企业,都构成了这一区域的群落。

在生态系统中生物通过能量传递形成食物网的关系,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中也存在食物网。创新是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中最初的能量来源,通过企业、科研机构的技术研发转化成一种新技术、新产品,生产者们再将这些创新成果售卖给消费者,他们互相获利,实现能量流动。在这个过程中,政府、中介机构等服务者也从中获利,如图2所示。

图2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

1.3 生成机制

对于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生成可以分为内生动力机制和外生动力机制[17-18]。根据演化经济学,物理技术—经济范式的变革是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存在基础和根本动因,将促使创新种群持续进化、创新群落不断演替和创新生态系统涨落。物理技术范式变革和经济范式变革彼此融合,构成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生成的内生动力机制。因此,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最佳状态应该是一种持续动态演化过程,系统内部的创新参与者之间相互作用,推动遗传、变异和选择交互演进,最终实现优胜劣汰。

在这个过程中,外部环境同样发挥着不可缺少的作用,即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生成的外生动力机制。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生成也需要生产者内部创新文化的激励机制、中介机构的服务机制、政府政策的引导机制以及用户需求的导向机制等外部环境作为辅助。而构成这些外部环境的来源正是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中的参与者,如果说内生动力机制将区域生态系统中的全部参与者联系起来,那么外生动力机制便将生态系统中的参与者与环境联系起来。

无论是内生动力机制还是外生动力机制,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之所以生成是因为能够提供源源不断的带有“颠覆”性的“创源”。张敏等[16]将这“创源”归为人和复杂决策网络的共同作用。首先,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主要通过交流来实现,而交流可以促进区域内知识的交换,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实际上是一种知识传播以及再创造的过程。其次,进入“互联网+”时代以后,空间的组织形式发生重大的变化,要素的集聚不仅在物理空间上,也在虚拟网络空间中,同时物理空间和网络空间彼此之间也相互作用。因此,交流是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生成的内生源动力,空间组织形式的改变对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生成影响巨大,成了其生成的外生动力。

2 构建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五大参与者

2.1 企业

作为创新活动最主要的参与者,企业的作用不言而喻。虽然最初的目的是追逐利润,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同时创造并应用了新知识和新技术。单一企业的技术革新,会引导所在区域同类型企业的争相模仿,于是创新的趋同发展效应被放大,形成区域创新的热岛。接着同类型的企业因为产品和技术的相似性,会产生同一种技术创新的需求。这种竞争性创新需求又会倒逼区域内的企业不得不开展差异化的创新,形成多样性创业发展形态,增加区域创新成果。同时,竞争性创新需求会吸引更多的人才、技术、资金、社会资源聚集到企业的周围,为企业的创新提供支撑[19]。

而且有些企业家并不单纯是为了追逐利益,这被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称为企业家精神,即一种勇于创业、敢于冒险的精神[20]。创新不是简单的发明或技术革新,而是现有资源的重新组合。企业家们凭借其勃勃的雄心、过人的意志、全身心的投入,率先成功实施了这种新组合,挑战了循环之流中收入成本、利润等于零的普通法则。

这里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人,不只是企业家,也可以是学者,甚至是政府官员。只有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人才能不断试错,适应市场的发展。因此,但凡成功的企业,都会有其特定的企业文化,通过创新文化来培育这种敢于尝试、不断挑战的企业家精神。同时也会设立奖励激励机制,提倡团队精神,从而增强员工的成就感、荣誉感和责任感,使得每个员工都认为自己是企业的主人、为自己而创新。例如具有海尔特色的“人单合一”双赢模式,“人”即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员工,“单”即用户价值,在这个模式中,每个员工为用户创造价值,从而实现自身价值,企业价值和股东价值自然得到体现,整个创业创新平台才能不断自演进、自优化。

此外,一个企业想要不断创新,还需要培养或引进大量的人才,获得充裕的资金和先进的设备。当然这些仅靠企业自身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政府等社会大环境的支持。

2.2 科研机构

作为创新技术来源的另一主体,越来越多的科研机构(包括某些高校)成为创新发展的理论构建和初始实践的场所。它们培养并拥有大量的科研人员,通过其高水平的研究工作,产生大量的科研成果,为学术研究阶段性成果的扩散打下基础;利用产学研交流渠道,推进专利的产业化发展,实现创新产品的市场化发展。与企业相比较,科研机构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专业化的学术研究能力。若能将其学术研究成果与企业的创新成果产业化发展相结合,必定会形成有益的互补效应。

因此,有必要在科研机构、高校中营造一个浓厚的创新学术环境。这需要政府投入科研项目和资金的支持,需要引导正确有效的产学研合作方式,也需要出台允许高校人员兼职企业研发人员、科研机构或高校与企业合作获得相应报酬的政策。虽然目前已经有一些发达省份出台了鼓励科研机构人员到企业挂职的政策文件,但是实际运行效果并不理想。

美国硅谷是企业与高校实现良性互动的一个例子。硅谷拥有包括世界著名的斯坦福大学在内的8所大学、9 所专科学院和33 所技工学校。汇聚了4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1 200 多名国家工程院和科学院院士以及数万名工程师。研发人员占硅谷总从业人员数量的10%以上,是美国平均水平的2倍。特色的教育体系为硅谷发展提供了高质量、多层次的人才,以及最新的创新产品和成果,并通过市场转化为财富。而产业又将财富反哺给大学和研究机构,并影响其人才挑选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目前,我国已经有少部分高等职业教育学校开展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但这个模式还不够成熟并且存在许多问题,如果要扩大高校应用范围尚不实际[21]。

2.3 政府

关于政府在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中所扮演的角色,有学者认为政府不应该插手区域的发展,因为产业政策会误导企业家的投资,导致创新受阻,加上政府自身容易因利益产生腐败等问题,产业政策必然导致失败。也有学者坚持需要“有为政府”,因为一个政府是否“有为”才是决定产业政策的关键,不论是技术革新、产业结构变化还是外部创新环境问题,都需要政府来予以支持和解决[22]。一般情况下,对于初创期、孕育期的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由于市场缺陷,政府需要通过产业规划、政府采购等方式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和必要的产业引导;而对于成长期、成熟期的区域创新生态系统而言,由于市场比政府更能敏锐地意识到未来科技创新的走向,因此,政府的介入一般是在市场失灵或者创新生态系统内部演化失灵时,来维持整个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生态平衡。

本文认为政府是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中一个重要的参与者。首先,企业家精神需要政府的因势利导,政府只有用知识产权制度来保护创新者,用科研项目资金、减免企业税收来鼓励创新者,用人才奖励激励机制来培育创新者,才能使技术进一步创新、产业才能得以升级。其次,企业需要多元化的创新资金,需要政府来构建一个科技信贷、创业投资、私人募集、科技保险、融资租赁等多层次的资本市场,需要政府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吸引更多的海外资本进入国内市场,推动跨国合作。最后,一个新型产业的形成需要政府的扶植,需要政府营造一个更加公平、透明的市场环境,从而减少企业自身承担的风险。由于企业追逐利益的本质,势必导致创新企业的短视,这就需要政府从长远、宏观的视角,结合本地区的实际,做好顶层设计。目前,越来越多的政府将区域创新的孵化职能纳入到其重要工作中。

以色列被称为“第二硅谷”,其创新生态系统就是以政府为主导的发展模式,该区域最大的特点是实施科技孵化器计划。该计划中政府不仅资助初创企业,也直接资助孵化器。但是一半的资助孵化器资金必须与初创企业的成功与否直接挂钩,从而产生高效的孵化器责任机制;初创企业成功后3%收入要返还政府,从而使政府的孵化基金活起来[23]。同时,政府规定每个孵化器孵化不能超过15家初创企业。这一规定从数量上确保了孵化器对每家企业进行深度孵化,导致孵化器不得不承担起高度的政府基金的资助责任。

2.4 中介机构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能够生成和发展,除了要有源源不断的“创源”,还需要畅通的能量输送渠道,中介机构便是这食物网上重要的一环。长期以来,科技与经济之间始终存在“两张皮”问题,导致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这是我国创新困难的一个关键点,也是阻碍区域创新体系向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演替的重要原因。国内的知识产权交易中心、科技咨询服务机构和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等中介机构,为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和资金、技术、人才的有效流动搭建了桥梁,大大缩短了科研成果和创新要素从研发走向应用、从实验室进入市场的时间。

世界著名的中介服务组织——德国史太白国际技术转移机构,其合作伙伴遍及50个国家,拥有6 000多名专家,形成全球范围的技术知识转移网络,每年完成5 000 多个技术转移项目[24],为德国内卡河谷的科研与产业的衔接架起了“桥梁”,孵化了大量的“隐形冠军”。欧洲创新转移中心作为欧洲最领先的推进技术合作与转移的机构,利用遍及30 多个国家、250多个技术创新中心的地理便利性,更是为全球的企业提供及时快捷的跨区域技术转移服务[25]。

因此,需要在政府的大力引导下,规范市场提高中介机构准入门槛,培养专业化人才队伍,健全完善的技术转移生态服务体系,包括创业孵化、企业融资、知识产权等各类科技服务;构建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交易平台,加快建设技术转移网络合作平台,扩展业务渠道和覆盖面。

2.5 消费者

研究者将创新范式由“产学研”三螺旋结构演变为“政府-企业-大学-用户”四螺旋[14],认为用户也是创新的参与者,与生产者互动,共同创造新的产品和价值,充分肯定了消费者在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即所谓的用户导向机制。随着“互联网+”蓬勃发展,用户越来越善于发掘自己的内在需求,对于产品和服务也有着独特的见解和看法。在这种情况下,需求侧改革和政策已经成为重要的议题,消费者也是推动创新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

由于消费者本身并不能主动产生创新技术,用户导向机制主要还是靠企业和政府来发挥作用。首先,需要企业做好产品市场前期调研,了解用户的心理需求和消费需求,使得产品设计与研发通过消费者的“嵌入”“体验”来降低市场的非对称性;后期畅通消费者反馈渠道,不断改进和提升产品的质量、性能、外观等,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甚至某些行业可以根据顾客的个性化需求来定制相应的产品。其次,需要政府完善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法律制度,鼓励更多的消费,推动整个产业的不断创新。

3 构建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对策建议

3.1 培育创新型企业,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

建立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健全培育工作体系,帮助企业成为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特别是加大瞪羚企业和独角兽企业的政策倾斜力度,加强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精准支持和服务。

3.2 明确创新定位,强化特色产业种群

每个区域创新都应有自己产业创新的特点,例如浙江的电子商务,广东的通信产业。江苏省是一个制造业大省,却不是制造业强省;拥有创新“高原”企业,却缺乏“高峰”;科技、教育和人才资源在国内排名前列,根据《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19》,江苏位列第三;拥有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优势。鉴于以上基础,江苏省区域创新生态系统要瞄准先进制造业集群,继续聚焦新材料、生物医药、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重点领域,强化关键环节技术瓶颈的合力突破,提升重点产业领域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3.3 完善金融服务体系,畅通融资渠道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中不仅需要源源不断的技术创新,也需要以风险资金为主的资金投入。因此,首先,要严格风险投资管理人的担任标准,对创新企业的发展、市场潜力能够作出专业判断;其次,优化政策环境,引导成立市场化的风险投资基金;再次,成立金融服务平台,一对一地解决初创企业、中小型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各类问题;最后,构建包括个体知识创造、创意扩散、应用技术开发、产品化应用在内的全链条、多元化、差异化的融资模式。

3.4 打通内外互动网络,促进协同创新发展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中的内部网络是该区域的主要参与者之间,外部网络是该区域与其他区域之间。因此,首先要完善企业孵化平台、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公共资源开放共享平台等线上平台,有效促进高校、企业与科研机构之间的资源整合,形成多元化的资源投入与共享机制;其次要建好企业孵化平台、科技创新园等线下平台,提供给生产者高效、精准的公共服务,最终实现科研成果转移、转化及产业化;最后要推进苏南自创区一体化发展,统筹好苏中苏北创新发展,加强长三角沟通协作,从而促进区域之间的协同创新。

猜你喜欢

区域政府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分割区域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区域发展篇
依靠政府,我们才能有所作为
政府手里有三种工具
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