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维生素D3 对透析前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肾保护作用及安全性分析
2020-08-24林延明黄炎驱司徒对苗周锦荃
林延明 黄炎驱 司徒对苗 周锦荃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慢性肾脏病患者的存活时间不断延长。慢性肾脏病成为危害人类生命健康安全的一种常见疾病,我国慢性肾脏病患者数量高达2 亿[1]。根据不同生活方式以及经济发展方式,全国慢性肾脏病患者发病数量有所不同。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南方大城市慢性肾脏病患病率占11.2%,肾功能下降患病率占2.1%;北京占12.9%,西藏占19.2%[2]。导致我国发生慢性肾脏病的主要病因为:慢性肾小球肾炎。有报道显示,老年慢性肾脏病患者大多是因为高血压或糖尿病,而非慢性肾小球病[3]。如何延缓慢性肾脏病进展以及改善慢性肾脏病患者预后效果成为研究热点,人们逐渐关注到活性维生素D3对患者的肾脏保护作用和安全性[4]。近期有关资料显示,活性维生素D3具有以下作用而被广泛应用在透析前慢性肾脏病患者中,主要作用为:①调节钙磷代谢;②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③减少细胞外基质沉积;④降低蛋白尿水平;⑤减轻肾间质纤维化等[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4月~2019年4月收治的82例3~4 期慢性肾脏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实验组男30例,女11例;平均年龄(35.6±12.2)岁;病因:12例糖尿病肾病,18例慢性肾炎,6例高血压肾损害,5例痛风性肾病。对照组男32例,女9例;平均年龄(37.7±10.1)岁;病因:13例糖尿病肾病,17例慢性肾炎,6例高血压肾损害,5例痛风性肾病。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透析前均确诊为3~4 期慢性肾脏病患者;②均在知情下参与本次研究者;③临床资料完整者。排除标准:①对活性维生素D3过敏者;②合并严重感染者、上消化道出血者、低血压者;③中途退出本次研究者。
1.2 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方法,如提供原发病的针对性治疗,给予优质低蛋白饮食,纠正水电解质平衡以及酸碱平衡,积极控制血压水平,纠正贫血,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药物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活性维生素D3骨化三醇胶丸[商品名:罗盖全(Rocaltrol),Roche Pharma (Schweiz) AG,国药准字J20150011,规格:0.25μg×10 粒]。用药剂量:0.25 ug/d,7 d 后将剂量增加至0.5 ug/d,连续治疗12 个月。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尿素氮水平、血肌酐水平、血尿酸水平、肾小球滤过率、尿蛋白/尿肌酐水平、血清白蛋白水平、甲状旁腺素水平、血清钙水平、血清磷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采用过氧化物酶法加以检测血肌酐水平,采用速率法加以检测尿素氮水平,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尿蛋白/尿肌酐、血清白蛋白、血清钙、血清磷水平,采用肾动态显像法加以检测肾小球滤过率,采用化学发光法加以检测甲状旁腺素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的尿素氮、血肌酐、血尿酸、尿蛋白/尿肌酐水平以及肾小球滤过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尿素氮、血肌酐、血尿酸、尿蛋白/尿肌酐水平以及肾小球滤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尿素氮、血肌酐、血尿酸、尿蛋白/尿肌酐水平以及肾小球滤过率均优于治疗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的尿素氮、血肌酐、血尿酸、尿蛋白/尿肌酐水平以及肾小球滤过率比较(±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的尿素氮、血肌酐、血尿酸、尿蛋白/尿肌酐水平以及肾小球滤过率比较(±s)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a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白蛋白、甲状旁腺素、血清钙、血清磷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白蛋白、甲状旁腺素、血清钙、血清磷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37.8±9.1)g/L、血清钙水平(2.4±0.1)mmol/L 高于治疗前的(32.0±6.7)g/L、(2.2±0.1)mmol/L,甲状旁腺素(19.4±8.0)pmol/L、血清磷(1.2±0.2)mmol/L 低于治疗前的(25.2±11.5)pmol/L、(1.6±0.4)mmol/L;对照组血清钙(2.0±0.1)mmol/L 低于治疗前的(2.3±0.2)mmol/L,甲状旁腺素(31.8±13.6)pmol/L、血清磷(1.8±0.5)mmol/L高于治疗前的(25.3±11.4)pmol/L、(1.6±0.3)mmol/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白蛋白、甲状旁腺素、血清钙、血清磷水平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白蛋白、甲状旁腺素、血清钙、血清磷水平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实验组发生1例便秘,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1/41),对照组发生2例高钙血症,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2/4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目前来看,慢性肾脏病疾病已经成为威胁我国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一种重要疾病。有学者认为,慢性肾脏病进展至终末期肾病主要是因为缺乏维生素D 和1α-羟化酶[6]。有关研究显示,活性维生素D3能够显著改善细胞功能、抑制细胞分化,除此之外,还能有效调节免疫[7]。活性维生素D3是一种维生素D 经过肝脏以及肾脏代谢之后的活性产物,活性维生素D3通过细胞内特异维生受体来介导生物学活性[8]。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尿素氮、血肌酐、血尿酸、尿蛋白/尿肌酐水平以及肾小球滤过率均优于治疗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血清白蛋白、血清钙水平高于治疗前,甲状旁腺素、血清磷低于治疗前;对照组血清钙低于治疗前,甲状旁腺素、血清磷高于治疗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研究结果提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活性维生素D3治疗能够延缓病情进展,通过抗血小板聚集可显著降低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血液粘稠度,提高肾小球滤过率,最终有效保护慢性肾脏病患者肾功能。有学者认为,活性维生素D3能够有效治疗透析前慢性肾脏病患者之外,还具有保护肾脏作用[9,10]。
综上所述,活性维生素D3对透析前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肾保护作用及安全性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