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护理干预对肝硬化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2020-08-24陈定娟

今日健康 2020年10期
关键词:肝硬化情绪实验组

陈定娟

(娄底市中心医院,湖南 娄底,417000)

肝硬化是由有一种或多种外界治病因素长期作用导致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本病具有病程长、病情严重以及症状复杂等特点,目前临床还缺乏治疗本病的特异性手段,且疾病已经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患者常常伴有恐惧、焦虑以及抑郁等不良情绪,严重者还可能出现身体其他功能的改变,肝硬化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下降[1]。近几年对于心理护理干预对肝硬化患者病情控制的影响研究有很多,但有关心理护理与肝硬化患者生存质量影响的研究还较为鲜见。本次研究特针对次进行探究,详细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本院2018年5月至2019年10月收治入院的肝硬化患者中随机抽取65例展开分组对照研究,按照随机双盲法原则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病例33例,男21例,女12例,年龄在35—69岁,平均(46.64±5.75)岁,病程在4个月—5年,平均(2.43±0.73)年,包括25例肝炎后肝硬化,6例酒精性肝硬化,其他2例;对照组:病例32例,男22例,女10例,年龄在37—67岁,平均(47.56±6.95)岁,病程在3个月—4年,平均(2.03±0.51)年,包括23例肝炎后肝硬化,7例酒精性肝硬化,其他2例。所有患者均通过实验室检查以及超声、CT等影响学检查确诊,同时排除严重精神疾病患者以及其他严重并发症者,所有患者均表示自愿参与本次研究。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以及病程和疾病类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证明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予以肝硬化患者的常规治疗,主要进行保肝、护肾、放腹水以及利等治疗,对照组再次基础上予以常规护理,遵照医嘱指导患者药物的服用,并适当进行健康教育和饮食指导,针对出现的并发症及时进行处理。实验组:本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予以心理护理干预,心理护理干预具体内容:①心理干预:患者入院后及时与患者进行难沟通交流,从中了解患者内心的真实想法和疾病以及家庭情况等,掌握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的主要原因,然后进行针对性心理指导,认真倾听,予以患者关心和悲悯之心,对于恐惧疾病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向患者讲解肝硬化的发生发展经过,并告知患者本病的治疗方法,并向患者列举以往成功治愈的患者,让患者对而本次治疗建立信心,并与患者之间建立彼此信任的关系,取得患者的配合,对于经济条件较差的患者,应在药物或其他治疗手段的选择时,可考虑治疗效果相当,但价格相对便宜的方法和药物;②放松训练:从与患者沟通的过程中了解患者的节本爱好的特点,并鼓励患者经常参加一些活动,可以通过听音乐、绘画、下棋以及练书法等方式平复心情,对于情绪特别焦虑的患者而影响睡眠的患者,可适当考虑应用镇静药物;③保护患者的隐私:肝硬化疾病被很多人误解,而肝硬化患者在人际交往中,害怕被歧视,导致心理压抑,很多患者还可能隐瞒病情。针对此类患者护理人员应更加友好的对待,让患者时刻感受到被关爱,对于不想让他人知晓病情的患者,医护人员应严格保守,尊重患者的隐私权益。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主要观察患的焦虑、抑郁情绪和生存质量的变化。评价标准:焦虑抑郁情绪的评价采取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生存质量评价通过SF-36普适性量表,主要包括对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以及精神个方面进行评价,共有36个选项,8个维度,即情绪角色功能、躯体角色功能、心理角色功能、精力、社会功能、躯体疼痛、躯体健康以及总体健康。并采用极差变换法将各原始得分转换成0-100分标准,分值与生存质量呈正向相关关系[2]。

1.4 统计学分析处理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对本次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并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 入组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经过各自护理后,均明显好转,且实验组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且统计学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前后SAS、SDS评分比较

2.2 两组SF-36评分比较 结果显示,经过护理后,实验组生存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SF-36评分比较

3 讨论

肝硬化患者由于疾病长期未能治愈,加之症状未见明显改善,且临床预后较差,导致患者常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继而影响患者临床预后,设置导致疾病加重,最终影响患者的寿命,据相关文献资料报道称,肝硬化代偿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约在55%,而失代偿期则仅为14%[3]。伴随医疗模式的转变,人们对护理的观念也逐渐转变,患者对于护理的要求不再仅仅局限于疾病的基础护理,而更多的倾向于身心结合的护理模式[4]。

有文献报道,临床早针对肝硬化患者实施治疗的同时,还应注重患者的心理变化。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已经存在传染性,该时期对患者及其家庭的社会活动已经造成严重的影响,很多患者可能会担心被人歧视,自我感觉身边的人疏远自己,并且有的患者不愿让他人知晓自己的病情,从而内心的恐惧、抑郁情绪加重,还可能导致患者失去治疗的信心,最终导致疾病持续恶化[5]。由此可见适当的心理护理对于肝硬化患者的重要性,不仅能够让患者放松心情,还能增强患者的自信心,患者可以进一步与周围的人进行交流,对于其社会功能的影响较为有利[6]。通过本次研究结果也能够看出,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实验组,其焦虑、抑郁情绪明显改善,同时,其生存质量各项指标的评分结果也显著改善,这一结果进一步证明适当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对肝硬化患者生存质量改善的意义。这主要是由于轻松的心情能够让患者对疾病本身形成正确的认识,进一步能够使患者通过科学的方式缓解自身不适症状,继而延缓疾病的发展[7]。总之,适当的心理护理干预对肝硬化患者生存质量具有较大的影响,在改善不良情绪的同时,还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猜你喜欢

肝硬化情绪实验组
Bone palsy eliminates granules to regulate Wnt/PI3K-AKT signaling pathway and intervene in hormonal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in rabbits
无抗养殖典型案例分析
肝硬化病人日常生活中的自我管理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防治肝硬化中医有方
团体辅导对中职护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活血化瘀药在肝硬化病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