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肾结石疗效的影响因素探讨
2020-08-24徐君
徐君
(江西省新余市人民医院,江西 新余,338025)
随着人们生活的改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肾结石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突发性腰腹绞痛以及血尿。临床治疗主要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以及微创治疗,其中药物治疗主要针对非钙性结石实施治疗,可直接进行溶石,或起到预防性治疗的作用;而手术治疗一般取石效果较好,但给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大[1]。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逐渐普及临床,其是一种通过B超X线进行定位,并通过高能的冲击波进行碎石,结石碎裂后经尿液排除,虽然效果得到证实,但还是有很多失败的案例,以下是针对导致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失败的因素分析的详细内容: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在本院进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的120例肾结石患者最为本次研究的调查分析对象,回顾性分析本组患者临床资料,有81例手术成功,其中男性51例,女性30例,年龄23—66岁,平均(43.89±4.78)岁,病程在1—4年不等,平均(1.98±0.05)年;39例失败,其中男性24例,女性15例,年龄25—67岁,平均(44.67±5.89)岁,病程在1—5年不等,平均(2.13±0.01)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通过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患者仰卧位,对于肥胖者使用腹带,首先采用较小的电压进行冲击治疗,待患者适应后再增加电压至12-18kv,治疗30min左右,平均冲击次数在1000-1500次。针对肾积水严重的患者应首先对边缘以及肾盂输尿管交界处开始。术后3天内患者卧床休息,增加以水量,同时予以抗生素治疗。
1.3 疗效判定 术后3个月采用腹部超声或X线复查,并对肾功能、血常规以及尿常规等指标进行测定,若结石完全排出,或残余结石直径在0.4cm以下者则判定为成功;若结石未完全排出,会残余结石直径在0.4cm以上者判定为失败。
1.4 统计学分析处理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对本次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并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用(n,%)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基本资料比较 120例患者中有81例手术成功,39例失败,两组患者基本情况比较如下表1:
表1 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
2.2 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经分析发现,结石的密度以及结石到皮肤之间的距离是两个影响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成功与否的独立危险因素,详细分析结果见下表2:
表2 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3 讨论
肾结石是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患者的排尿功能障碍,已经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造成严重的威胁,若不及时予以有效治疗,任由疾病发展,最终很有可能导致患者的肾功能严重受损,可能导致尿毒症以及肿瘤的发生,所以早期临床治疗对于肾结石患者临床预后至关重要,临床对于本病的治疗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药物治疗具有一定局限性,其仅对非钙性结石有效[2]。伴随医疗技术的发展,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内,其已经被临床广泛应用于各种结石的治疗,其碎石效果十分显著。但其治疗效果还是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有研究者表示导致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失败可能与患者的年龄、结石的部位和直径以及患者是否伴发肾积水等有关。所以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医生越来越重视影响因素的观察,继而提高效率[3]。
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凭借其创伤小、无需麻醉、操作便捷以及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备受关注,其对于结合直径在20mm及以下的治疗效果较好,而对于较大的结石则需要反复多次的治疗,并且碎石后的残渣难以排除[4]。本次研究中考虑在内进行分析的可能导致碎石失败的相关因素有患者的年龄、结石大小、结石部位、是否存在肾积水等,通过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导致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主要是结石的密度以及结石到皮肤之间的距离。有研究调查显示,体外冲击波碎石成功的肾结石患者的结石大小明显较失败组患者的结石小,并且还发下结石直径在100mm以上的患者,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的碎石效果显著降低[5]。通过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进一步推断出影响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本次研究结果中,变量结石的密度以及结石距皮肤之间的距离能够预测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成功与否。综上所述,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用于肾结石临床治疗效果较好,但术前首先了解患者的基本状况,如患者的年龄、结石大小以及是否伴有肾积水等。同时还应特别监测结石密度以及结石到皮肤之前的距离,进一步预测手偶数成功率,再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