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本主义教育理念在高职英美文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2020-08-23刘睿

数码设计 2020年4期
关键词:人本理念高职院校应用

刘睿

摘要:新时期教育现代化进程提速,对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为提升英美文学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具有文化理解能力、包容的心态与开放的视野,教师应立足于人本理念下,优化施教方式,构建高效课堂。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英美文学学习兴趣,并让他们逐渐掌握英语学习方法,具有跨文化沟通能力。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执教经验,立足当前高职院校英美文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展开将人本理念应用在教学中的有效策略分析。

关键词:人本理念;高职院校;英美文学课;应用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129(2020)04-0128-02

Abstract:The speeding up of education modernization in the new era puts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for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education and teaching work.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Engl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teaching and promote students to have cultural understanding, inclusive mentality and open vision, teachers should optimize teaching methods and build efficient classrooms based on humanistic ideas. In this way,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Brit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will be cultivated, and they will gradually master English learning methods and have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skills. Based on this, the author combined with his own teaching experience, based on the current problems in the teaching of Brit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application of humanistic philosophy in teaching effective strategies analysis.

Key words:people-oriented concept;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Engl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application

引言:新课标指出“应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核心素养,使其具有涉外事务处理能力[1]”。为提升高职高专院校英语专业教学的实效性,应促进英美文学教改工作的纵深推进,使教师转变施教理念,具有创新授课能力,促进学生学科技能、情感态度与人文素养的协调发展。应立足于人本主义教育理念下,使教学更具科学性、创新性与时代性,以便增强大学生的职业竞争力,让他们具有良好的学科素养,使学生兼具拥有广博的知识视野、听说读写译能力、多元文化理解及文化自信。

1 解析人本主义教育理念地内涵及英美文学的教育意义

1.1人本主义教育理念。对于人本主义教育理念的定义,学界尚未形成一致性定论。“人文主义”最早起源于意大利,也是西方文化的重要要素,尊重并强调人的价值与尊严[2]。就其内涵而言,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即:关注个体差异;强调“此时此地”;强调人的个体责任[3];关注人的成长。将其引入教育教学中,便是关注不同学生间的认知、理解、能力差异性,尊重他们的学习感受,促进不同学生的个性化成长与发展,发掘他们的学习潜能,使其改变自身的不良行为习惯,在相对宽融、融洽的环境中积累知识、展开人际沟通。

1.2英美文学教育意义。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步入普及化阶段,应不断提升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4]。在高职院校中开展英美文学教学,有助凸显学科人文性、工具性、思想性与综合性,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使其了解西方文化发展历程,接触更多经典著作,并进行深入研读。从而,在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教育,丰富学生的英语学习感受,促进其进行学习积累,让他们感受西方文学的魅力,具有学好英语的积极性。并且,如此一来有助于培养学生英语思维,使其认识到中西方文化发展的异同,坚定学生的文化自信,使大学生以包容的心态看待多元文化发展,汲取人类文化精华,降低英语教学难度。从文化历史的发展着眼,促进英语学习不断深入,实现教学延伸,加强师生教学互动,促使学生具有应用信息化工具展开自学的意识。

2 浅议当前高职院校中英美文学教学现状及其主要问题

2.1大部分学生英语学习基础相对薄弱。一方面,随着高校扩招,大部分学生之所以选择进入高职院校学习,多因其在高考中失利。这也造成了高职高专院校中大部分学生的英语学习基础欠佳。而英美文学具有综合性、审美价值,需要学生具有扎实的英语学习基础,广泛阅读意识。而现实却是,部分英语专业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欠佳,学习也需要教师的督促,这便在无形中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难度,造成英美文学教学效果难尽人意。

2.2教师英美文学教学创新流于形式化。另一方面,伴随教育现代化进程加快,国家对高职高专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的关注与支持力度加大[5]。因此,高职院校中不仅硬件教学设备较为齐备,教师也更关注对创新施教方式的研究。譬如:在英美文学教学中,微课、情境教学、混合学习等教学方式较为常见。但忽视学生的学习感受,教学设置脱离高职大学生的认知发展与学习特点,便会造成创新流于形式化,学生在课堂中依然处于被动聆听的状态。虽然革新了授课方式,但因缺乏人本教育理念,在低效课堂中“教师讲的累,学生不領情”。

3 人本主義教育理念在高职英美文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3.1创新教育理念,关注学生反馈。首先,为了提升英美文学教学效率,教师应优化自身的教育观念,在人本主义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形成生本意识。从而,增强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关注学生的教学反馈。例如:在《Robert Burns》的教学中,便可引入粤语歌曲《友谊万岁》,或是通过信息化教学,播放《Waterloo Bridge》中的经典片段,使学生品味《Auld Lang Syne》,走进罗伯特·彭斯。这其中,有很多学生已经看过《魂断蓝桥》这一经典影视作品,教师可以依据学情,设计趣味教学环节,使学生了解罗伯特的生平,感受这位伟大的浪漫诗人优美的文笔、出众的才情。并可引导有兴趣的学生展开《A Red,Red Rose》、《Highland Mary》及《The Tree Of Liberty》群诗阅读。

3.2重视多元施教,吸引学生阅读。其次,为了发挥英美文学教学的优势,培育学生的文化意识、人文素养,教师应具有多元施教能力。应依据不同教学内容、要点的特点,施以针对性授课方式,让学生在获取知识、加深对西方文化理解的同时,展开对世界名著原版作品的阅读意识。例如:应基于人本教育理念下,关注班主学生不同的阅读偏好。教师可以任务驱动教学、思维导图、历史故事讲授等不同的方式,增加名家文学作品的可读性与教学趣味。从而,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意识,使其具有初步的审美能力,能够进行探究性学习、自主查阅文献资料。

3.3重视分层引导,助力个性发展。再次,大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他们的英语学习基础、阅读兴趣及学习特点等多有不同。教师可聚焦于分层引导,落实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在英美文学教学中得以个性化学习与发展。例如:在《Mark Twain》教学中,可精选《The Million Pound Bank note》中的内容,依据学生的英语理解、基础差异性,设置多层次教学任务,促进学生的深入思考,实现隐蔽分层。从而,让学生记录自主阅读感受,展开阅读探讨。并且,教师的评价也应依据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文本阅读感受等展开,在了解学生的同时,使教学引导更具针对性。在生本视域下,实现英美文学的个性化施教。

3.4组织实践活动,培养文化意识。最后,为促使学生建立对英美文学的好感,培养他们的文化意识,让其不断地开阔自我认识视野。教师需着眼于人本教育理念下,基于深入教学原则,组织多样化实践活动,发掘每位学生的潜力,使其感受学科魅力。从而,助力学生英语核心素养与文化意识的协调发展。例如:在《Charles Dickens》的教学中,可促进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使其自主选择《Little Dorrit》、《Oliver Twist》或《The Old Curiosity Shop》,进行配音表演、剧情再现或阅读分享。在鼓励学生展开学习实践、广泛阅读的过程中,增强他们的文化意识。还可以通过线上+线下教学融合的方式,拉近师生距离,给不同小组的作品进行相应的点拨、引导。需要注意的是,教学或表演意见应立足于大学生的认识视野,避免盲目拔高。以突显生生互动的有效性,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意识,使其逐渐从“被动听”变为“主动实践”。

4 结语

总之,秉持人本主义教育理念,促进高职高专院校英美文学教学创新,加强师生教学互动,有助于提升教学效率,让大学生形成终身学习意识。进而,体现职业院校的育人价值,为新时期培养一大批具有跨文化交流、多元文化理解及人文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在构建高职高专院校英语专业教学特色的基础上,提升育人水平、学科教学有效性,发挥英美文学的教学优势,助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为他们的继续深造及未来发展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胡志刚.英美文学与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一体化的探究[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2):15.

[2]孙宇.人本主义教育理念在高职英美文学教学中的应用[J].文化学刊,2015(8):15.

[3]何宁,张瑛.论英美文学与文化研究型课程体系建设[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7(11):25.

[4]苟晓琳.人本主义教育理念在高职英美文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校园(上旬),2017(5):10.

[5]张玉娟.经典英美文学与流行英美文学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价值对比研究[J].传播力研究,2019(8):1.

猜你喜欢

人本理念高职院校应用
关于家居纺织品设计的情感化研究
人力资源管理中人本理念的运用探讨
试论人本理念下高校学生管理的路径创新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