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跨界整合的AI育人实践探索
2020-08-23朱爱华
【摘 要】智能时代来临,教育的选择与挑战应运而生。通过实践,笔者团队作出相应的校本回应:建立AI与学校主项目“跨界学习”的关联,推动师生对AI的接纳和探索,致力AI思维的培植、AI课堂载体研究,探索AI课堂的三重境界,研发并凸显校本课程中AI的体现,从而突破诸多瓶颈,推动学生的深度学习、个性学习和创生学习,用“跨界整合”助力儿童完整生长。
【关键词】跨界整合;AI教育;完整生长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0)50-0047-02
【作者简介】朱爱华,江苏省如皋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江苏如皋,226500)校长,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
当前,“人工智能”“AI”“区块链”已经成为各大论坛以及朋友圈的高频词,走进并拥抱智能时代,已成为我们不可回避的研讨话题。江苏省如皋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创办于1901年,如何让这所百年老校走向AI时代,学校做了一些探索。
一、AI思维的培植
1.AI与跨界思维。
AI就是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的英文缩写,它是20世纪中叶提出并获得广泛发展的一门综合性技术,是将计算机科学、哲学等多门学科结合在一起形成的一门交叉性学科。毋庸置疑,这是一门跨界整合的学科。江苏省如皋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倡导“大成教育”,即“完整育人,成己成人”的教育。它通过“跨界整合”的路径实施,为学生“系统性思维、结构性知能、完整性人格”等素养奠基。在这个“跨界学习,奠基大成”项目研究中,我们发现所谓跨界学习,是围绕一个主题,融合关联因素,也即跨界整合,将之系统化为一个更有价值的整体。
显然,AI所需要培植的思维与我们探索的跨界学习项目二者之间有共同点,那就是跨界整合思维,意味着思维和行动的打开与整合,包括学科的打通、知识的互通、时空的联通、角色的变通、生活的贯通等。其实质是拓宽学生视野,培养跨界整合思维,构造学习内容的交叉地带,引导学生学会跨界学习、自主融通创生,为走向“大成”奠基。理念的相似让我们拥有了通往AI的更多可能性,同样,AI也为我们的跨界整合项目增添了新的路径和力量。
2.AI思维的载体探索。
实践中,我们发现无论是否运用AI,始终不能忘记回到学习的本质,回归学科学习的规律。因此,我们探索的课堂载体是“学科+”。所谓“学科+”,也就是学科间的领域打通,即在原有学科的独立性基础上,关联两个或多个学科(包含AI领域内容)之间的共通因素,使相关教学内容能够相互联系、跨界整合、融通创生。“学科+”,它是一种打破壁垒、一种突破打开,不仅是形式的突破,更是思维的突围,它是一种跨界整合,是基于学科、超越学科,最终抵及人的发展素养内核的回归。
二、AI课堂的三重境界
1.AI在课堂的应用:适度整合。
所谓应用是指对现有设备、规程的使用或执行,譬如日常课堂中鸿合白板、一起作业等相关软件的使用,大大促进了课堂中的情境优化。用一些软件来画图,虽然本质上还属于低端的应用,但是如果课堂上AI的应用具有“适应性”“选择性”“有效性”,则依然会高于没有“应用”。让AI的适度注入整合,不仅优化了课堂情境,更能提升课堂实效。
2.AI在课堂的运用:深度介入。
所谓运用是指AI不仅作为技术,而且作为思维路径推动学生的课堂生成。通过技术的力量,学校张瑞芬老师在作文教学的时候播放了这样一个视频《放慢镜头看自己》。即把一个学生学会了踢毽子这个动作后说的一句话“今天我学会踢毽子了,终于成功踢了一个,好开心啊”,通过慢镜头呈现出“哼—咬紧—抛—紧盯—抬—接—笑”等过程,助力学生迅速入境写成了具有详细情境的一段话。其实这就是通过AI的解构助力学生的学习重构。
3.AI在课堂的创用:融合创生。
所谓创用是指师生能将AI灵活地创造运用,并生成新的具有AI力量的作品,这里显然强调学以致用、用以致创。比如数学教师张勇兵的课也很特别,他从来不做成品课件,而是课上完了,他的课件就在与学生一起研究的过程中形成了。
三、AI课程的研发生长
1.整合技术,形成AI场域。
2017年学校研发了校本课程“大成仪礼——主题毕业礼·大成家书”,课程中设计的二维码在大屏呈现,让现场的师生、家长瞬间全情投入。這是一个典型的浸润着传统文化的典礼,但是技术让传统、现在、未来在活动的过程中跨界交融,形成强大的场域,且不断创生。
2.整合思维,形成AI素养。
学生通过网络学习进行“字源探究”,做成一个个非常形象的“字源探究卡”,将之集成手工或电子小书。再如学生通过“物联种植”技术进行观察日记的记录和整理,形成“物联种植生本小书”。学校的大成殿已经成为学生生命中的重要记忆,学生通过AI技术将屋梁上精美的雕梁画栋进行探究,对那些“龙凤呈现”的前世今生进行演绎。
3.整合平台,形成AI文化。
学校这两年集中做了一项中小学生品格提升工程——“家校共育”微课程e平台建设,组织家长们参与课程研发。这个平台的存在本身即是AI的体现,更重要的是这个平台成了一个空中课堂,让家长、学生在这里可以互相学习,各取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