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睡眠需要具备三要素
2020-08-23刘毅
百姓生活 2020年6期
刘毅
睡眠节律
“生物钟”在医学上称睡眠——觉醒规律,这是获得良好睡眠的第一大要素。但对于时下的人们来说,养成规律的睡觉节律,就没那么简单了。因为上床没有点,下床也没有点,自然就紊乱了。
那么“生物钟”是怎么养成的?主要是通过固定的上床(睡着)、下床(醒来)时间,利用21天定律养成好习惯。不管睡眠好坏,每日都坚持同样的上、下床时间,久而久之,就可以形成自己的内在生物钟了。
睡眠动力
睡眠动力也称睡眠压力,它与睡眠成正比,动力越足,就越容易睡着。那么怎么增加足够的睡眠动力呢?
1.不补觉。即使失眠一夜未睡或只睡了个把小时,第二天醒来也千万别补觉。因为一旦补了这一觉,失眠的惡性循环就缠上你了。
2.不午睡。对于没有失眠情况的人,睡午觉是好事;而对失眠的人,则坚决不午睡。这就好比,正常人多吃水果补充维生素是好事,但糖尿病患者吃了过多水果,血糖就蹭蹭上升,得不偿失。
3.不赖床。不在床上做与睡觉无关的事,如躺在床上刷手机,会降低睡眠动力。
4.适量运动。每天有氧运动1小时,散步、快走、慢跑、爬山、游泳、骑单车等,尽量在白天进行,但应避免睡前2小时剧烈运动。
身心放松程度
人在特别紧张时,就容易出现失眠。俗话说得好“先睡心、后睡眼”。如果身心能得到放松,自然就很容易入睡。如何做到先睡心呢?放松训练的方法很多,如静坐正念呼吸训练、身体扫描练习、渐进式肌肉放松方法。
根据以上睡眠的3个要素,可以总结出失眠的五步行为治疗策略(上、下、不、动、静),方法如下:固定上、下床时间;不补觉、不午睡、不赖床;适量运动;静坐正念呼吸等放松练习。
失眠者如能严格坚持以上行为治疗策略,睡眠就可能很快得到改善。如果坚持了,效果依然不理想,建议还是到专业的睡眠医学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