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民族地区老年大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几点构想
2020-08-22阿茹娜
□ 阿茹娜
内蒙古包头市老年大学地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教师队伍皆为外聘人员、无一在编教师;师资来源分散,师资力量较为薄弱;学校经费有限,教师待遇不高;教师体量大且流动性也大,难以满足教学需求。特别是近几年随着老年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教师队伍短板问题愈加凸显。为此学校积极思考、主动作为,进一步加强了教师队伍建设,经过不断摸索和实践,现已取得显著效果。我们的具体举措如下:
1.从建章立制入手,保障师资力量。老年大学教学质量的提升,离不开教学工作的管理和加强。只有教学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才能促进教学工作的稳步向上发展。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学校的管理制度日益健全完善,特别是涉及教师管理方面,这些年来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制度、办法和工作流程,比如《包头市老年大学教师管理办法》《教师考评细则》《教师教学计划收取和审核流程》《教学观摩和检验流程》《优秀教案评选办法》,等等。
学校通过把好“入口关”按程序严格选聘教师,聘请名家大师、引进师范类师资力量等方式来引进专业强、水平高的教师。鉴于目前老年大学普遍没有教师编制的情况,学校另辟蹊径,在以兼职教师为主的基础上,设置了专职教师岗位。专职教师既承担教学任务同时也承担行政管理工作。这样一来专职教师多了,有利于稳定教师队伍,利于开展教学教研活动,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作为班主任的专职教师,会参与学校工作,能更准确向学员传达学校工作安排,利于学校、教师、学员之间形成良性沟通模式。此外,学校注重打造“精品师资库”,尤其对具有地方特色的一些专业,如“长调”“蒙语”等,因教师来源渠道窄,则更加注重储备民族特色专业教师。通过“政治关”“业务关”的层层把关和审核,我校教师队伍的结构在专业、职称、年龄等方面渐趋合理。
目前,在全体教师的参与和配合下,经过反复认真研讨,学校完成了51个专业96门课程的课程标准制订工作,并从2019年秋季学期开始试行。教师们在参与这项工作的过程中,对学校的管理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同。新课标的制定,为教师教学规范化、系统化提供了遵循和指导,是包头市老年大学在教学研究领域的一次突破,是办学路上的一项创新成果。如学校认真抓教学计划工作流程的落实。过去我校大多数专业没有统一的教材,因此针对这种无统一教材的专业制定教学计划显得尤为重要。虽然许多教师不具备专职教师的基本要求,但是我们并未因此对教师编写教学计划降低标准;学校要求教师每学期末按规定模版提交下一学期教学计划,经过层层审核通过后教师方可按教学计划上课。有些如灸疗、绘画、摄影等专业课程不仅有理论、有实操,还有外出采风活动,都要体现在教学计划中。由于老年大学学习群体的特殊性,教师在按教学计划执行时,也会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微调,体现教学的灵活性。再如,学校严格按照《教师考评细则》抓好教学常规工作。对教师从考勤、备课、上课、参加活动等教学环节严格要求,每月进行考核奖励。实践证明,建立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能够更加有效地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分清责任,从而强化教师的主体责任和主人翁意识,调动起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2.从教学过程监控入手,提升教学质量。只有加强教学过程的管理与监控,才能进一步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一是扎实做好教学常规工作。学校坚持在教师考勤、教学计划、备课、上课、教案、参加活动、教研等方面做好监督。引导教师树立“我负责我的课堂,我研究我的课堂”的责任意识,优化课堂教学设计,使自己的课堂成为高效课堂。二是注重教学交流。每学期学校会开展对优秀教师的观摩听课、对新聘教师的检验听课、评课,为教师们创造观摩学习、交流探讨、共同提高教学能力的机会。三是动态推门听课。为了更加深入了解教师的教学方式,倾听学员的学习需求,同时对教师考勤、教案、教学进度进行抽查和监督。校领导、系主任、班主任都有推门听课任务,教研部、各教学系人员也要深入教学一线随时随地推门听课,抽查各系教师上课的实际情况,加强教学工作检查与督导。四是检验教学成果。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进行教学成果检验。每学年6月份学校会进行校级大型教学成果汇报活动,这是对教师教学的一次集中检验与汇报。每学期末学校会举办“学员活动周”系列活动,教学系组织教师和学员开展系级、班级各项活动,对教师的教学既是展示又是检验。五是开展年度学员满意度问卷调查,广泛征求学员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改进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教学环节的质量管理和监控,从制度上规范了教师的教学行为。为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推进,学校在班级和学员管理上下了大功夫,花了大力气,在学校形成了良好的“尊师重教”的教学氛围。每一位工作人员认真负责、充满激情的工作态度同时也感染了教师,带动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增强了教师的责任感,让他们能一心一意参与到教学工作中,从而为稳定教师队伍、提升教学质量起到了良好推动作用。
3.从提升专业素养入手,加强理论研究。教学理论研究对教学实践指导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教学实践的经验总结对教学理论研究有完善、升华作用。虽然我校在老年教育教学理论、教学方式方法的研究方面起步较晚,但我们充分认识到了理论研究的重要性,通过教学实践多措并举进行教学理论研究工作,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首先,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在组织上提供了保障,成立了专门的教研部门,配备了业务骨干,在经费方面给予保障。其次,完善教师培训体系。一是学校每年将教师培训工作列入学校重点工作,提早谋划,认真执行。通过加强新聘教师岗前培训,让教师尽快熟悉老年大学的相关制度、教师职责、教学方法及应用多媒体一体机现代化教学;组织召开教师会统一教师思想,通过丰富的培训方法和内容使教师政治学习方向明确、业务交流综合素质提升。通过日常会议、听评课、微信平台学习等方式加强教师专业素养,帮助教师更进一步认清了老年教育的新形势,明确了职责,按照学校统一安排进行规范教学。二是开展理论研讨系列活动。针对大多数教师缺乏老年教育理论知识且对老年教育理论钻研程度不够,教学框架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的状况,学校通过开展教学理论研讨会、课题研究、老年教育教学理论征文活动、自编校本教材、特色教学、疫情期间线上教学集体备课等活动,让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教学研究。2018年我校摄影教师王凯的《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中老年摄影热初探》一文荣获中国老年大学协会第十三次老年教育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三等奖。2019年,我校在5个教学系分别开展了教学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校级教师理论文章(心得)评比中,有12位教师的文章获奖。这些活动的开展,增强了教师的研究意识和能力,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三是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开展教师交流学习。我校先后选派4名书法摄影系骨干教师、5名综合系骨干教师先后赴友好学校进行考察学习交流,培养教师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四是鼓励教师自学。许多教师经过在我校多年的学习和工作,学习能力不断增强,专业水平不断提升,教师们自己都感慨在老年大学任教,充实了自己的知识面,强化了对老年教育工作的认识。
4.从人性化服务入手,稳定教师队伍。教师的管理制度在注重科学化的同时,要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理念。由于老年大学多为兼职教师、流动性大,动态管理困难。有的教师有自己的工作室或培训班,大都是利用业余时间到老年大学任教,投入到老年大学的时间与精力有限。而且这些教师的备课等前期教学准备工作均在校外完成,上完课就离校,同专业教师几乎没有交流,因此难有归属感与集体感。
这就更需要我们用激励机制激发教师的内在动力,发挥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我校每年在春节、教师节、教师生病住院,包括在今年的疫情期间,都有校领导带队,对教师进行慰问;在教师生日时送上祝福,学校每年为教师安排健康体检,以表达对他们的关心关怀,增加教师的幸福感、归属感。对教学成果突出、指导学员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教师,或对自编教材、发表论文的教师,学校也予以不同形式奖励。学校还为教师设立了专门的教师阅览室,提供各类使用教材、参考教材、自编教材、外地老年大学教材、《老年教育》杂志等,供教师学习借鉴。每学年末,学校都要安排与全体教师的谈心谈话活动,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特别是涉及教学工作中的问题和要求,学校都会第一时间给予答复和处理,并鼓励教师以主人翁精神参与学校教学决策与管理。
人性化的管理和服务,吸引和留住了一批教师,目前在校教师队伍稳定有序,后备教师人选充足,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有效提升,教师队伍年龄、性别、职称结构比较合理。今后我们会继续不断探索研究更好、更加合理的教师队伍管理机制,建设一支思想政治觉悟高、师德修养好、业务能力强、热心为老年教育和老年群体服务的高水平老年教育教师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