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86 例孕产妇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2020-08-22陶洁

医药前沿 2020年13期
关键词:初产妇孕产妇状况

陶洁

(上海市胸科医院 上海 200032)

妊娠和分娩的生理过程给妇女带来的应激反应从身体到心理上都有复杂的体现,若有夫妻关系不和谐、婆媳关系差、工作压力大等外界因素影响,会给孕产妇心理带来更大的不适应。根据研究表明[1],孕产妇心理不适应常体现为忧郁、伤心、 焦虑、易怒甚至抑郁等。孕产妇不健康的心理状况不仅会影响自身健康,比如流产、乳汁分泌障碍、产后出血、产后抑郁等[2],还会给胎儿和新生儿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3-4]。现就2018 年1 月—2019 年10 月来我院产科门诊及住院待产的妊娠妇女186 例进行研究,分析孕产妇心理健康状况,为孕期妇女的心理状况护理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8 年1 月—2019 年10 月间来我院产科门诊及住院待产的186 例孕期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取得本人及家属的知情同意,并自愿参与本次调查。纳入标准:年龄满18 周岁;智力正常,有基本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可独立完成答卷调查;无其他器质性疾病及妊娠合并症;既往无精神病病史。

1.2 调查量表

调查工具由自制调查问卷、一般心理健康问卷(GHQ-12)、焦虑自评量表(SAS)组成的复合问卷。

①自制调查问卷:包括孕产妇姓名、编号、年龄;孕次、产次;异常孕史及流产史等。

②一般心理健康问卷及评分标准:其包括12 个项目,根据WHO 评分标准,总得分取值在0 ~12 分之间,GHQ-12 标准分的切分值为3 分,得分越高提示心理疾病可能性越大,反之越小。此次调查将CHQ >3 分的患者定义为阳性。

③焦虑自评量表及评分标准:SAS 主要评定症状出现的频度,其包括20 个项目,采用4 级评分,其中有5 个项目为反向评分题,总粗分乘以1.25 取整可得到标准总分。SAS 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0 分,分值越高焦虑倾向越明显,反之越小。此次调查将SAS >50 分的患者定义为焦虑倾向。

在流行病学和心理学专家的指导和建议下,初步制定问卷方案和内容后,进行一次试验,根据试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试验结果进行了相关修正,得到最终调查问卷。

1.3 调查方法

①统一培训调查员,采用同一标准进行面对面访问调查。

②调查前由调查员详细解释调查的目的,并充分调查项目的方法和填写要求。

③充分核实问卷内容与病历信息,筛选符合标准的研究对象。

2.结果

本研究在2018 年1 月—2019 年10 月期间,对本院产科门诊及住院待产的孕期妇女进行问卷调查,共纳入与完成有效调查问卷186 例。

2.1 一般情况

调查对象年龄范围在19 ~45 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27.82±4.23)岁,小于35 岁151 例,大于等于35 岁35 例。其中初产妇109 例,占58.60%,经产妇77 例,占41.4%。有异常孕史或流产史的孕产妇17 例,占9.14%,无异常孕史或流产史的孕产妇169 例,占90.86%。

2.2 待产年龄对孕产妇心理状况的影响

低龄孕产妇组(<35 岁)GHQ 阳性率21.85%,高龄孕产妇组(≥35 岁)GHQ 阳性率54.29%,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4.824,P<0.05);低龄孕产妇组(<35 岁)焦虑倾向阳性率25.17%,高龄孕产妇组(≥35 岁)焦虑倾向阳性率60%,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5.927,P<0.05)。具体数据见表1 和表2。

表1 不同产龄孕产妇的一般心理健康状况

表2 不同产龄孕产妇的焦虑倾向状况

2.3 孕产次数对孕产妇心理状况的影响

初产妇组GHQ 阳性率75.23%,经产妇组GHQ 阳性率40.26%,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3.143,P<0.05);初产妇组焦虑倾向阳性率72.48%,经产妇组焦虑倾向阳性率46.75%,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652,P<0.05)。具体数据见表3 和表4。

表3 不同孕产次数孕产妇的一般心理健康状况

表4 不同孕产次数孕产妇的焦虑倾向状况

2.4 异常孕史和流产史对孕产妇心理状况的影响

将有异常孕史或流产史孕产妇设为甲组,无异常孕史和流产史设为乙组。甲组GHQ 阳性率64.71%,乙组阳性率24.26%,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534,P<0.05)。甲组焦虑倾向阳性率58.82%,乙组焦虑倾向阳性率28.99%,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354,P<0.05)。具体数据见表5 和表6。

表5 不同孕史孕产妇的一般心理健康状况

表6 不同孕史孕产妇的焦虑倾向状况

3.讨论

妇女在妊娠期间,体内雌孕激素、甲状腺激素、皮质醇等激素水平变化显著,对孕产妇脑部活动的影响至关重要[5]。孕产妇从怀孕到分娩需要经历很长一段时间,期间和社交减少、缺乏一定的社会支持,对于产后体型变化敏感,对自身身体健康的担忧,对分娩期待和恐惧的交替心理,对胎儿健康情况的忧虑,对产后夫妻关系的顾虑,以及身份转变的不适应等,都会给孕产妇带来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6]。这使得孕产妇焦虑情绪和不健康的心理状况显著高于全国常模,对孕产妇自身、胎儿及新生儿身心健康、孕产妇家庭都会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

表1 和表2 的数据显示,高龄孕产妇(≥35 岁)的一般心理状态更差,焦虑倾向更明显,可能原因在于高龄产妇本身身体素质较差,对能否顺利生产以及胎儿的健康与否更加担心。表3 和表4 的数据显示,初产妇的一般心理状态更差,焦虑倾向更明显,可能原因在于初产妇无生育相关经验,对生产的疼痛、产后的恢复、如何正确育儿等方面更担心,对如何转化为为母亲这一角色更为焦虑。表5 和表6 显示,有异常孕史或流产史的孕产妇在上述两项指标上也显示出劣势,可能原因在于这类孕产妇之前的经历使她们对胎儿的重视程度更高、孕期也更容易朝不好的方面遐想,对未来能否再次受孕也更加担忧。

研究表明[7],根据孕产妇产前的心理状况可以推断和估计孕产妇产后抑郁情绪的发生概率,孕妇的自我效能感在妊娠压力对产前抑郁的影响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对妊娠期妇女的心理护理应以减轻妊娠压力为导向,以自我效能理论为基础,通过提高孕妇的保健知识和自我认知水平,来全面改善孕妇的心理健康状况。早期发现孕产妇不健康心理状况可以早期干预,但是,孕产妇自觉心理状况出现问题时,想向外界寻求帮助却普遍存在困难和阻碍,为此,我们可以采取一定的干预措施:①医护人员需要对孕产妇,特别是初产妇或者高危孕产妇,及时积极的开展心理护理,第一时间让孕产妇保持安全感,调整良好心态,同时和孕产妇家属沟通,提高家属对于孕产妇心理护理的重视,让家属对孕产妇多关心,更加呵护,协助消除孕产妇焦虑情绪[8]。②在对孕产妇进行相关检查、操作过程中,尽可能轻柔熟练,避免增加孕产妇在妊娠和分娩过程中产生的负面影响,对于不同情况的孕产妇,采用不同的医护措施。③医务人员还需向孕产妇宣传妊娠和分娩的相关知识,让孕产妇知道妊娠和分娩过程中的正常生理现象,学习正确分娩技巧,从而消除对妊娠和分娩的恐惧。④让孕产妇掌握胎儿、新生儿相关健康知识,做好产前产后育儿的准备,减少对胎儿、新生儿身心健康的担忧[9]。⑤补充性服用叶酸、维生素等营养素,减少特殊生理时期的生理反应[10]。⑥合理调节孕产妇饮食,肥胖不仅对孕产妇身体健康有不良影响,还和孕产妇产生抑郁情绪呈正相关。

综上所述,高龄孕产妇、初产妇、有异常孕史或流产史的孕产妇的一般心理健康状态更差、焦虑倾向更明显,临床医务工作者需要及时采取心理干预措施,将孕产妇心理健康防护贯穿整个妊娠期。

猜你喜欢

初产妇孕产妇状况
孕产妇分娩准备的研究进展
声敏感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调查
无保护助产在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助产师对初产妇分娩疼痛的认识分析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孕产妇死亡24例原因分析
2019年中国国际收支状况依然会保持稳健
第五节 2015年法学专业就业状况
探讨护理干预在妊高症孕产妇中的应用效果
无创分娩应用于初产妇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