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动脉栓塞联合宫腔镜治疗瘢痕妊娠的临床护理效果分析
2020-08-22燕蕊卿董琳通讯作者
燕蕊卿 董琳( 通讯作者)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 南京市妇幼保健院> 腔镜科 江苏 南京 210019)
瘢痕妊娠时比较严重的异位妊娠,子宫动脉栓塞联合宫腔镜治疗是目前瘢痕妊娠的主要方法,手术期间为患者做好护理干预配合,对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具有明显帮助。选取接受子宫动脉栓塞联合宫腔镜治疗的20 例瘢痕妊娠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总结护理工作情况。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 例瘢痕妊娠患者,纳入标准[1]:(1)病情明确;(2)无其他妇科合并症及妊娠并发症;(3)单胎妊娠;(4)子宫下段横切口,且无严重感染状况。按照1:1 比例随机分组,实验组(n=10)患者年龄范围21 ~45 岁,平均(35.63±4.69)岁,孕次2 ~6 次。对照组(n=10)患者年龄范围22 ~46 岁,平均(35.66±4.66)岁,孕次2 ~6 次。排除标准[2]:(1)合并全身性感染症状;(2)合并恶性肿瘤;(3)合并精神障碍;(4)免疫系统严重疾病。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子宫动脉栓塞联合宫腔镜治疗,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结合患者实际需要,严格执行医嘱要求,为患者提供相应护理,满足其就诊需要。实验组患者给予围术期全程针对性护理干预,操作方法如下:①术前指导:术前护理人员与患者、家属进行交流,开展手术健康知识宣教,使患者能够对手术情况有充分的认识,打消患者的紧张、担忧及焦虑等不良情绪。询问患者是否存在药物过敏史,协助患者做好术前肝肾功能、血常规等检查,指导患者术前如何禁食、禁饮及排便。宫腔镜术前,护理人员协助患者进行阴道冲洗,并做好会阴备皮。②术中护理:术中护理人员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分析心电图变化,做好记录。与此同时,帮助患者准确测量血压、呼吸机脉搏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告知医师进行集中处理,避免出现严重的手术风险。为患者做好手术中抢救、输血准备,这样能够在出现大出血时及时对患者做出急救措施。与此同时,术中注意观察膨宫液的温度,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确定膨宫液用量,结合病灶状况,对手术时间加以确定,明确体位摆放位置,并在患者手术过程中,对其出血情况进行观察,一旦发现异常,及时通知进行对应处理。③术后护理:手术结束后,护理人员详细观察患者穿刺位置情况,根据是否有腹痛、渗血、血肿及感染情况,及时帮助患者更换敷料。定时帮助患者测量体温,发现高体温状况,及时进行抗感染处理,并且嘱咐大量饮水。术后观察患者是否存在TURP 综合征,观察患者术后5P 征,包括疼痛、麻痹、感觉异常、无脉和苍白。注意观察患者皮肤颜色及温度变化,以此来评判患者疼痛状况。根据5P 征确定患者是否可能发生动脉栓塞,避免动脉出现缺血性改变。
1.3 观察指标
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评分及对护理人员各项护理操作的满意度评分,取分范围均为0 ~100 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生活质量越高,也表明对护理满意度越高[3]。
1.4 数据统计
数据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对护理人员各项护理操作的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对比(±s,分)
表1 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对比(±s,分)
组别 例数 生活质量评分 护理满意度评分实验组 10 95.71±5.69 94.25±6.52对照组 10 86.22±4.36 88.63±5.06 8.569 7.038 0.000 0.000 t P
3.讨论
瘢痕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疾病,病情凶险,主要指有剖宫产史的妇女,再次妊娠时胚囊着床于剖宫产切口瘢痕处,可通过微小裂口向子宫肌层发展,可导致大出血或子宫破裂,威胁患者生命安全[4]。临床实践工作经验证实,很多孕妇出于多方面考虑,自主选择剖宫产作为分娩方式,导致剖宫产率显著增加,一定程度上加大剖宫产子宫瘢痕妊娠几率。目前,在宫腔镜引导下开展子宫动脉栓塞术,是治疗瘢痕妊娠的主要方法,为患者做好围术期护理干预配合,能够显著提高患者护理效果。本研究对比围术期针对性护理与常规护理方法的效果,结果显示:围术期针对性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评分,并且强化患者对护理人员各项护理操作的满意度评分,效果显著优于常规护理方法,与文献[5]报道结果基本相符,说明围术期全程针对性护理能够显著提高瘢痕妊娠患者子宫动脉栓塞联合宫腔镜治疗术后恢复效果,促进患者预后,提高护理满意度。在实际工作中,护理人员还要通过交流及时识别患者不良情绪,并在此基础上给予系统性且更加全面的护理指导,并为患者做好出院指导,讲解出院后注意事项,从而提高护理干预质量。护理人员不断丰富临床诊疗技能,突破专科局限,不断强化临床问题解决能力。但本次观察例数较少,还需增大样本量进一步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