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安全为中心的体位护理在NICU 鼻饲喂养早产儿中应用价值分析

2020-08-22王婉洪

医药前沿 2020年13期
关键词:光疗胎龄黄疸

王婉洪

(揭阳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 广东 揭阳 522000)

早产儿因过早脱离母体,致使身体各项器官、系统未发育完全,在短时间内无法适应新环境,易出现喂养不耐受、增重不理想等不良后果[1]。新生儿重症监护室(A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使用鼻饲喂养给予早产儿营养支持,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疾病发生。但NICU 内多种检查、治疗方式仍导致早产儿身体处于应激状态,不利于生长发育[2]。体位护理是早产儿护理基础组成部分,选择不同体位护理可对其产生不同影响。本研究将基于安全为中心的体位护理用于NICU 鼻饲喂养早产儿中,旨在探讨对早产儿具体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1 月—2019 年9 月在我院NICU 鼻饲喂养早产儿443 例,其中2018 年1 月—11 月收治的223 例早产儿作为对照组,2018年12月—2019年9月收治的220例早产儿作为观察组,观察组男121例,女99例;胎龄28~36周,平均胎龄(32.02±0.73)周;体重1210 ~2470g,平均体重(1735.26±115.31)g。对照组男135 例,女88 例;胎龄29 ~36 周,平均胎龄(32.16±0.64)周;体重1300 ~2500g,平均体重(1727.46±109.48)g。纳入标准:胎龄不足37 周,体重不足2500g;均给予鼻饲喂养;5min Apgar评分大于8分;家属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胎龄大于37周,体重大于2500g;先天性心脏病;需行气管插管早产儿;皮肤破损,不适合变换体位者;家属存在认知功能障碍等。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予以早产儿喂奶时选择头高脚低位,头部偏向一侧;日常体位选择仰卧位,早产儿双腿自然摆放,双手放置胸前,保持头部左右变换方向,并连接血氧监护仪。观察组予以基于安全为中心的体位护理,体位措施选择俯卧位,将早产儿四肢呈青蛙状摆放,头部偏向一侧,同时辅助以安全为中心的护理干预。(1)鸟巢护理。首先将鸟巢形状护理垫放置暖箱中,将暖箱温度调至35℃,预热5min 后将早产儿裸体放置暖箱中,根据其身体情况适当调整暖箱温度,预防体温波动引发呼吸暂停[3]。(2)抚触干预。在早产儿洗澡后或喂奶前进行抚触干预,将婴儿润肤油涂抹至双手部位,抚触其腹部、腿部等部位,动作轻柔,每次约15min,每日2 次。(3)环境管理。使用眼罩遮住早产儿眼部,减少光线刺激;暖箱上禁止摆放物品,并要求护理人员做到小声交流,步伐轻缓,降低病房噪音,以免惊吓早产儿;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减少药物不良反应。(4)心理抚慰。轻柔抚摸早产儿,可对其轻声说话,增加安全感。(5)喂养护理。于每次喂养前回抽鼻饲管,查看是否出现潴留奶液;使用注射器抽取喂养奶量,连接胃管一端,将奶液缓慢推注胃管内,喂养过程中选择头高脚低位。(6)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向家属讲解护理措施优势、目的、作用,并强调注意事项;指导家属对其进行早期感知、动作、视听等方面教育。

1.3 观察指标

(1)发育指标:干预1周后对比两组上臂围增长、头围增加、身长增长、体重增长情况。(2)干预效果:记录两组早产儿光疗时间、黄疸持续时间、腹胀次数。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发育指标

观察组干预1 周后上臂围增长、头围增加、身长增长、体重增长均多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发育指标对比(±s)

表1 两组发育指标对比(±s)

组别 n 上臂围增长(cm)头围增加(cm) 身长增长(cm) 体重增长(kg)观察组 220 0.82±0.21 1.12±0.39 1.97±0.20 0.24±0.04对照组 223 0.71±0.27 0.95±0.31 1.85±0.26 0.21±0.05 4.782 5.082 5.440 6.968 0.000 0.000 0.000 0.000 t P

2.2 干预效果

观察组光疗时间、黄疸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腹胀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效果对比(±s)

表2 两组干预效果对比(±s)

组别 n 光疗时间(d) 黄疸持续时间(d) 腹胀次数(次/d)观察组 220 26.33±7.52 2.51±0.65 0.68±0.16对照组 223 30.54±6.17 3.14±0.97 0.82±0.24 6.446 8.020 7.214 0.000 0.000 0.000 t P

3.讨论

早产儿是指胎龄在28 周以上且不足37 周,体重不足2500g的新生儿,随着我国人口逐年增加,早产儿数量亦逐年上升[4]。早产儿胎龄较短,肠道功能尚未发育完全,易产生腹胀等症状,影响机体营养吸收,不利于生长发育[5]。相关调查指出,早产儿黄疸发生率高于足月儿,若不及时干预,可能会对神经系统产生损伤,甚至引发胆红素脑病,临床应予以高度重视[6]。

基于安全为中心的体位护理以俯卧位为主,与胎儿在母体内姿势相似,可给予早产儿足够的安全感,改善睡眠状态,促进生长发育[7]。本研究中,观察组发育指标优于对照组,黄疸持续时间等短于对照组,表明基于安全为中心的体位护理能够促进早产儿生长发育,加快黄疸消退,并改善肠胃功能。胎儿在母体内通常将四肢交叉放置胸前,并保持抬头、弯腰状态。而俯卧位通过模仿胎内姿势提升早产儿安全感,可使其保持长时间睡眠状态;良好的睡眠可加快机体分泌生长激素,对促进其生长发育起到重要作用[8]。俯卧位不仅予以早产儿安全感,还可减少四肢活动频率,维持机体足够能量,加快消化吸收,利于体重增长。黄疸早产儿在接受蓝光照射治疗过程中可能因环境变化而产生惊吓、啼哭等情况,而俯卧位可提升其舒适度,帮助其在短时间内适应新环境,减少机体应激反应,改善治疗效果,进一步缩短黄疸消退时间。由于早产儿自身调节功能较差,仰卧位可增加气道阻力,降低肺通气功能,俯卧位则能够提升肺顺应性,减轻气道阻力,从而改善肺通气,提升肠胃功能,减少腹胀发生。予以早产儿俯卧位基础上实施抚触、环境、鸟巢式包裹等干预,能够减少外界对机体产生刺激,从多方面给予其足够安全感。其中鸟巢式包裹早产儿身体可将冷空气阻挡至暖箱外,且体位相对固定,有效维持其体温稳定,保证身体生长发育。

综上所述,基于安全为中心的体位护理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早产儿生长发育,提升肠胃功能,减少腹胀,缩短光疗时间,值得应用。

猜你喜欢

光疗胎龄黄疸
鲁晓岚:黄疸
丙种球蛋白联合光疗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疗效
不同胎龄、不同出生体重新生儿的首次肝功能指标的差异性
吃柑橘何来黄疸——认识橘黄病
早期综合干预对小于胎龄儿生长发育、体格发育和智能发育等影响观察
手术后黄疸的病因诊断
探讨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进行强化光疗的效果
新生儿黄疸护理观察
不同胎龄胎鼠脊髓源性神经干细胞特性比较
早产儿胎龄和体重对儿童糖尿病的预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