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产房应用助产士分层管理模式的效果风险
2020-08-22季云娟
季云娟
(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 江苏 南通 226000)
当前“二胎”政策开放背景下,新生儿出生率明显提高,为我国人口结构合理化的建设提供了重要帮助。产妇在分娩时因多种因素影响会出现风险,而当前新生儿出生量高,便较大程度的提升了风险发生率。据调查研究,产妇在分娩时,会受到心理因素、生理因素、精神因素等多方面影响,使得产后出血率、宫颈裂伤等发生率提升。据实际情况来看,产妇分娩时使用常规护理的应用效果相对较差,且安全性较低,对此必须要对分娩时的护理模式进行改进。本次对照实验中,详细分析了将助产士分层管理模式应用于产科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 年1 月—11 月妇产科收治的50 例接受助产的产妇。据调查所有研究对象均符合入组标准,家属已在相关知情同意书中签字。入组后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产妇随机分配为了使用常规产科护理的参照组和使用助产士分层管理模式的研究组,每组25 例患者。研究组中,最小年龄产妇22 岁,最大年龄38 岁,平均年龄(29.64±2.11)岁;参照组中,产妇年龄介于24 ~41 岁之间,平均年龄(34.19±2.06)岁。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参照组产妇实施产科常规护理。护理人员在开展护理工作前,需详细了解患者病症情况,有计划性、目的性的制定护理计划,同时做好产前准备、产后护理、健康教育[1]。
将助产士分层管理模式应用于研究组中。首先,在产科护理工作中,助产士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据当前实际情况来看,我院产科助产士在专业素质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且“新鲜血液”较多,工作经验不足,在出现个别突发情况时易手忙脚乱或手足无措,因此必须要强化助产士专业素养,做好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同时还要深入学习相关规章制度,打造出一支具有过硬专业素养的助产护理队伍[2]。其次,在实施助产士分层管理模式时,产科管理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成立助产士管理小组,选取具有较高职业道德素养、专业素质的护理人员作为组长,并为组内所有产妇均配备责任护士。再次,助产士分层管理模式下最为重要的便是根据助产士资质的不同进行分层管理,并根据层级的不同来开展不同的工作,且管理小组组长应根据组内产妇实际情况统筹兼顾,确保每一名助产士均可在其岗位发挥出最大优势[3]。最后,助产士分层管理模式下最为重要的便是助产士本身综合素质。除按照上文强化其专业素质外,还必须要提升其服务理念、工作态度、风险防范意识等,且可对产妇实施心理疏导,缓解其较为严重的负面心理情绪。此外,应健全考核制度,按月、季度、年来分别进行不同程度的考核,使助产士护理人员可始终保持紧张心理,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1.3 评价指标
本次实验的观察指标以总产程时间、产后2h 出血量、不良事件发生率为准。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总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对比
研究组总产程时间、产后2h 出血量显著少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总产程时间、产后2h 出血量对比(±s)
表1 总产程时间、产后2h 出血量对比(±s)
组别 n 总产程时间(h) 产后2h 出血量(ml)观察组 25 7.93±1.74 159.44±15.63对照组 25 10.99±1.79 208.13±17.56 P<0.05 <0.05
2.2 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
研究组出现1 例产后出血情况,不良事件发生率4%,参照组出现3 例产后出血,1 例会阴侧切,1 例宫颈裂伤,不良事件发生率20%,参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产妇分娩是女性正常生理过程,但有10%的几率出现不良事件,当前新生儿出生数量较多,分娩过程中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也随之提升。同时,如今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产妇家属对产科护理质量要求越来越高[4]。本次探究了助产士分层管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使用该护理模式的研究组,产妇产程总时间、产后2h 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同时,研究组仅出现1 例产后出血情况,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
综上,助产士分层管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适宜在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