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脊柱创伤采用切开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治疗的效果分析
2020-08-22江肃非
江肃非
(铜梁区中医院 重庆 402560)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增加了交通事故、意外事件发生率,同时也增加了急性脊柱创伤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急性脊柱创伤具有病情变化快、复杂、起病急等特点,同时还会增加并发症,危害性较高,如治疗不及时,会直接影响患者生命[1]。以往,临床多以保守治疗急性脊柱创伤,但效果不佳。随着手术技术的进步,切开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治疗措施的出同,极大地改善脊柱功能,提高治疗效果。本次针对切开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治疗急性脊柱创伤效果进行评价,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70 例本院2018 年1 月—2019 年7 月收治的急性脊柱创伤患者开展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每组各35 例。对照组:女性、男性分别13 例、22 例,年龄20 ~68 岁,平均年龄(44.58±10.61)岁;病程2~10h,平均病程(6.33±4.28)h。实验组:女性、男性分别12 例、23 例,年龄20 ~67 岁,平均年龄(45.01±10.41)岁;病程2 ~11h,平均病程(6.57±4.18)h。对比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保守治疗,即行中医正脊治疗。实验组采用切开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治疗,全麻,俯卧位,于伤椎棘突处入路,纵向将皮肤及皮下组织切开,之后剖开两侧的腰背筋膜棘突处,暴露双侧的小关节突与双侧锥板,以人字嵴法进钉,在X 线辅助下对椎体定位,打入椎弓根螺钉,用椎弓根探子探测椎弓根四壁,之后按顺序拧入椎弓根螺钉,用透高法,确定椎弓根方向与位置,保证正确,之后行减压处理,解除脊髓压迫,恢复椎体的高度,对伤椎复位情况进行检查,满意后,关闭切口,术后留置引流管,切口做消毒、缝合处理,并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1.3 分析指标
对比治疗效果。观察两椎体高度、伤椎Cobbs角、椎管占比率。
治疗效果评价:治疗后,患者症状消失或是改善明显,疼痛感消失,脊椎功能恢复良好,可正常工作、学习为显效;症状及疼痛感有所改善,脊椎功能有所改善,但对生活或工作有轻微的影响为有效;以此治疗均没有达到为无效[2]。治疗效果=显效与有效比例之和。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治疗效果比较
实验组椎体高度、伤椎Cobbs 角、椎管占比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s)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s)
组别 n 椎体高度 伤椎Cobbs 角 椎管占比率实验组 35 5.2±1.1 4.3±3.1 4.8±2.1对照组 35 42.4±5.9 23.6±6.4 32.3±9.4 36.670 16.056 16.891<0.05 <0.05 <0.05 t P
2.2 治疗效果比较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治疗效果比较[n(%)]
3.讨论
急性脊柱创伤属于常见病,发病率较高,此病症较为复杂,且病情变化较快,同时随着病情的进展,还会引发脊髓损伤,如治疗不及时,还会引发功能性损伤,对患者身体健康、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3]。急性脊柱创伤目前多采用手术治疗,特别是对于骨折引起的椎体压迫者,必须通过手术治疗来改善伤椎的支撑作用与生理曲度,并在减压中,促使脊柱尽快康复,提高伤椎的稳定性[4]。
传统的保守治疗法虽有一定的疗效,但无法根除,故病情易复发。随着手术技术的进步,切开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术的出现,用于急性脊柱创伤中,疗效显著。本研究示:实验组椎体高度、伤椎Cobbs 角、椎管占比率均低于对照组,治疗效果实验组97.1%高于对照组80%,P<0.05。切开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术不仅可以减轻对患者的损伤,安全性较高,还可快速固定相关组织,不会破坏正常组织,提高椎管内径的重建作用,有助于对椎管进行减压;同时,在内固定作用下,可促进椎体高度与脊柱结构的恢复[5]。另外,切开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术可以快速改善脊髓承受的压力,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出现,有效改善伤椎功能,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促使患者病情尽快康复。
综上所述,切开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治疗急性脊柱创伤,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