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阴道二维与三维超声对子宫内膜息肉诊断的价值对比分析

2020-08-22黎涛蒙凤明黄永申

医药前沿 2020年13期
关键词:准确度宫腔镜息肉

黎涛 蒙凤明 黄永申

(1 中山市古镇人民医院超声科 广东 中山 528421)

(2 中山市古镇人民医院妇科 广东 中山 528421)

子宫内膜息肉属于临床妇科中的一种带蒂瘤样性病变,是由于子宫内膜纤维间质及腺体局部性增生隆起而形成。该病好发于育龄期妇女和绝经期妇女,近些年来的发病率有逐渐上升的趋势,且伴随的不规则阴道出血、月经过多、甚至癌变等临床症状对女性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的影响[1-2]。因此,为了阻止子宫内膜息肉病变的进一步发展及避免对患者造成的不良影响,有效、及时地作出正确的诊断与治疗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十分有必要。以往通过传统的诊断性刮宫来进行诊断具有一定的准确性,但该方法对患者的子宫内膜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经阴道超声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当中。其中,经阴道三维超声具有操作方便、清晰、无创等优势,在子宫及子宫附件相关疾病的诊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3-4]。基于此,本研究对本院2018 年4 月—2019 年12 月中山市古镇人民医院初诊为子宫内膜息肉样病变的90 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研究阴道三维超声对子宫内膜息肉诊断准确度与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8 年4 月—2019 年12 月中山市古镇人民医院初诊为子宫内膜息肉样病变的90 例患者临床资料。纳入标准:年龄26 ~65 岁;经宫腔镜检查和病理组织检查确诊;患者临床表现为阴道的不规则出血,月经周期延长、月经量增加;患者临床资料齐全;患者对本研究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子宫恶性肿瘤;重要器官严重功能障碍者;精神障碍,无法正常沟通及配合检查者。

1.2 方法

1.2.1 检查仪器 选用型号为PHILIPS HD15 的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诊断仪作为检查的仪器,探头频率5 ~7MHz。

1.2.2 检查操作 患者月经干净后的3 ~7 天时先进行超声检查,再进行宫腔镜活检。指导患者排空膀胱后,取截石位。阴道探头使用一次性避孕套套住并且排尽气体,再涂上适量的耦合剂。将探头放置在阴道穹隆处,先使用二维超声进行子宫以及子宫附件的常规检查,观察子宫的位置、形态、肌层变化、内部及边界回声,观察双侧附件有无异常,重点对子宫内膜回声和厚度进行观察。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子宫内膜周边血流情况,测量血流速度、阻力指数。获得二维超声图像后,开启三维功能键,通过多个方向旋转进行调节,选取最佳方向进行子宫内膜的三维重建,获取三维重建图像。最后进行宫腔镜病理检查,以宫腔镜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二维、三维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准确度。

1.3 观察指标

所有超声图像经由高年资、经验丰富的超声医师进行操作及诊断分析,比较不同检查方式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准确性。子宫内膜息肉典型的超声表现为子宫无明显的增大,子宫肌层厚度及回声与正常相比多无明显的不同,子宫内膜正常或不同程度增厚,内膜息肉多数小于2cm,多数呈高回声,形态呈指状或舌状,边界较为规则,与周边组织分界清晰。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息肉内部血流不丰富呈星点状或者无血流通过。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2D-TVS、3D-TVS 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情况比较

90 例患者中,宫腔镜病理检出59 例子宫内膜息肉(记为阳性),31 例为非子宫内膜息肉(记为阴性);2D-TVS 检出53 例子宫内膜息肉样变(图1),37 例非子宫内膜息肉;3D-TVS 检出56 例子宫内膜息肉样变(图2),34 例非子宫内膜息肉,具体见表1。

表1 2D-TVS、3D-TVS 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情况比较 [n(%)]

图1 二维超声图像,可见子宫内膜内部高回声团。

图2 三维超声图像,可见子宫内膜处一高回声团,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晰。

2.2 2D-TVS、3D-TVS 对子宫内膜息肉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的比较

3D-TVS 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86.44%、83.87%、85.56%;2D-TVS 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67.80%、58.06%、64.44%。3D-TVS 的特异度、灵敏度及准确度均高于2D-TVS,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D-TVS、3D-TVS 对子宫内膜息肉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的比较(%)

3.讨论

目前对于子宫内膜息肉的具体发病机制尚未十分明确,有学者认为可能与雌激素异常代谢或者组织局部炎症具有相关性[5]。子宫内膜息肉大多数来源于子宫内膜基底层即未成熟性内膜,且随着经期也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变化。40 岁左右的妇女属于子宫内膜息肉的高发性群体,患者的临床症状多表现为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白带异常、不规则的阴道出血、腹痛以及绝经前的子宫异常出血等,部分息肉过大时可合并宫腔内感染并且可导致育龄期妇女不孕不育。虽然,该病属于良性病变,部分患者随着病情的进展可能会发生癌性病变,因此有必要对该病进行及时、有效的诊断与治疗,以提高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水平[6]。

临床上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方式比较多,比如组织病理学诊断检查、宫腔镜活检、经阴道超声检查等。其中,宫腔镜活检、组织病理诊断虽然是临床上诊断疾病包括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金标准,然而该检查方式操作较为复杂且费用较高,且由于其属于一种侵入性操作,组织活检后可能会对机体组织造成一定程度的创伤,因此一般不作为临床上子宫内膜息肉的首要诊断方式。经阴道超声属于一种操作简便、安全无创、患者易接受的检查方式,该方式分辨率高,患者检查过程中无需膀胱充盈,对宫腔内部、子宫内膜的观察比较清晰,目前已经成为临床上初步筛查子宫内膜息肉的首选方式。不过2D-TVS 检查的准确度相对较低,不能清晰地显示息肉病变的边界,漏诊的情况也比较常见,另外对于内膜息肉与其他内膜病变比如内膜增生的诊断具有一定程度的重叠性,导致假阳率也比较高。3D-TVS 是在二维超声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检查方式,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获取任意的断面,对观察的范围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扩展,可获取二维超声无法获取的三维重建图像,通过空间关系清晰地观察子宫内膜息肉的形态、大小、厚度及内部回声等,甚至显示子宫内膜内部的赘生物,有效地提高了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准确度,以便疾病的诊治[7-8]。本研究中,3D-TVS 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86.44%、83.87%、85.56%;2D-TVS 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67.80%、58.06%、64.44%。3D-TVS 的特异度、灵敏度及准确度均高于2D-TVS,且比较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3D-TVS 可通过对病灶进行多方位和多角度的清晰显示,利于临床做出准确分析与诊断,从而在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中较2D-TVS 具有更高的准确度与临床诊断价值。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患者进行3D-TVS 检查时尽量月经干净后的3 ~7 天进行检查,使得子宫内膜和肌层形成良好的对照,从而有效地提高诊断的准确度。

综上所述,3D-TVS 在临床上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中较2D-TVS 具有更高的诊断准确度及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准确度宫腔镜息肉
息肉虽小,防病要早
你真的了解子宫内膜息肉吗
幕墙用挂件安装准确度控制技术
多次供精人工授精失败宫腔镜检查的意义
宫腔镜下电切术后预防宫腔粘连的临床探讨
腹腔镜联合宫腔镜诊治女性不孕症54例
动态汽车衡准确度等级的现实意义
ER、PR、Ki-67在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中的表达
息肉样黑素瘤一例
高炉重量布料准确度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