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

2020-08-21钟万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24期
关键词:高中地理策略

钟万

【摘要】在传统地理课程教学的影响下,部分教师始终坚持应试教育的教学观念,严重忽视培养学生研究能力的重要性,导致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丧失对地理知识学习的积极性,降低了高中地理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是新时期整个教育工作的核心任务,也是学习地理知识的基本要求和重要方法。

【关键词】高中地理;研究能力;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24-103-01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满足新时期地理教学工作的需求,针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优化创新,充分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并结合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内容,进一步满足学生对地理课程学习的要求。同时,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能够帮助学生利用创新思维解决问题,将课程中复杂难懂的地理知识理解得更透彻,为学生有效学习地理知识创造空间。

一、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研究能力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课时较少

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高中地理教材和传统地理教材在内容方面有明显的出入,这样的情况使教师不能很快适应新教材的教学要求,并且无法准确掌握新教材的教学内容,从而导致地理课程知识结构不够完善。同时,与其他课程相比,地理课程的教学课时比较少,在学校安排下一个星期只有两三节地理课,导致学生无法透彻的理解课程内容,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偏低,进一步降低了地理课程的教学质量。另外,新课程改革要求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融入丰富的教学活动,但受地理课程教学时间的限制,导致对地理教学进度的安排产生严重影响,这对高中地理教学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二)教学资源不足

在新课程改革的影响下将丰富的课堂活动融入高中地理教学中,改变了传统地理教学模式,有效地将抽象的地理知识转变为动手实践,使学生进行深入思考以及理解地理问题,激发学生对地理课程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实现高质量的教学效果。但由于大部分学校严重缺乏地理研究方面的辅助工具,导致学生只能凭想象进行地理研究,使地理课堂活动的效率偏低,极大程度阻碍了高中地理教学的顺利开展。

(三)教学模式创新度不够

受传统地理教学的影响,大部分教师始终坚持应试教育的观念,依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或使用就教材进行课堂教学,使高中地理教学无法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导致教师在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漏掉新知识点的情况,忽略对高度概括的词语和概念的讲授,使学生无法掌握全面的地理知识,进一步降低了教学质量和效率。

二、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研究能力的对策

(一)注重辅助教学培养学生研究能力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研究能力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正确引导学生建立创新能力、研究能力的思维模式,有效实现新时期高中地理教学的特色。在传统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以教材知识为重点让学生进行研读,使学生对地理课程产生懈怠、厌恶等不良情绪,从而降低了教学效率。因此,教师需要注重辅助教学对培养学生研究能力的重要性,将辅助教学视为与自身心有灵犀的“合作伙伴”,根据学生的兴趣点合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将地理课程中抽象的知识点转化为生动的图片或视频,使学生能够充分掌握复杂、抽象的地理知识,帮助学生对课程内容形成正确的理解和准确的记忆。例如,在学习《宇宙中的地球》时,教师可以在利用地球仪帮助学生对地球环境、地球运动以及地球结构形成准确记忆,为接下来学习自然地理环境做准备,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地理知识源于生活,因此,需要将生活的活水引入教学课程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生活实际制定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从生活中感悟到地理知识的奥秘,并将掌握的地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之中。同时,教师需要创新优化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以培养学生研究能力为目标为学生创造有趣化、多元化教学氛围,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注重教学方法,灵活运用

地理课程包含了许多抽象、复杂的知识点,例如地理图像、构造都是学生难以理解的重点内容。因此,教师需要将先进的信息技术系统与教学课程相结合,并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环境运用不同的现代技术系统。例如,在对《河流地貌的发育》这节课的讲授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中的3D系统向学生全面展示河流地貌的平面图和立体图,使学生能够更加清楚的了解河流地貌的结构,充分吸引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注意力,逐渐实现高质量的课程教学效果。

同时,教师需要引导和传授学生识别地图的方法,从基本的地理知识开始逐渐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解释不同地理图标的意义以及地图识别和绘制的基本规则,使学生在绘制地图的过程中进行思考研究,促進学生研究能力的提高。例如,在讲解《冷气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这一节课的内容时,教师需要向学生说明不同图标的含义以及绘制技巧,并教授学生识别和绘制图例的规则,使学生在思考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研究能力,为学生日后的地理学习奠定牢固基础。

(三)面对问题,积极解决

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这就需要教师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的各项功能进行辅助教学。例如,在学习《工业区位选择》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工业位置以及附近具备的设施,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有效提升和锻炼学生的研究能力。同时,教师可以寻找相关的图片和资料,避免学生在遇到问题时找不到相应的解决办法,并且教师需要根据不同学生对问题的看法设立不同的解决方法,使学生在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研究能力。

结束语

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教育发展的核心环节。因此,教师需要坚持以教材内容为基础积极引导学生主动研究地理课题,使学生通过丰富的教学实践提高自身的研究能力,从而促进高中地理教学的发展和进步,并为我国培养创新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陶艳红.谈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20).

[2]王玲娟.高中地理教学中加强学生研究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J].科学咨询,2020(7).

[3]魏军武.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研究能力的方法研究[J].学周刊,2020,16(16).

猜你喜欢

高中地理策略
我的手机在哪?
新课改理念下高中地理课堂语言策略的研究
理论结合实际,创新高中地理教学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