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有效转化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教学策略探究

2020-08-21郭立红吕凌芳范雅洁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20年6期

郭立红 吕凌芳 范雅洁

摘 要:小学阶段的数学学科是一门具备较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的基础学科,而由于数学学科具备较强的抽象性和严谨性,使得学生的数学课程学习成果往往不尽人意,因此学困生的出现是必然的。本文从三个角度进行阐述,提出了几点有关学困生转化的建议和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困生;对策方案

在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中,由于数学课程的抽象性、严谨性、连贯性和复杂性,学生不可避免的会遇到问题。数学学科特点和学生认知情况,小学中年级是数学学习的关键期,也是产生学困生的高峰期。学困生的主要表现因知识断层对数学课程的学习缺乏兴趣、认为自己不能够学好数学、没有找到恰当的学习方法、不具备良好的数学课程学习能力等。面对学困生的数学课程的学习困难点,教师应该积极地提出应对策略,帮助学生顺利的由低段形象、直观地学习过渡到高段抽象、具体的学习,进而推动学困生转化。

一、与学困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作为教师,应该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位学生,而不是以学生成绩的好坏来对学生进行区别对待。小学阶段的学生天然崇拜教师,因此教师可能无意间的一个举动都会导致学生的数学学习状态大受打击,进而使得学生的学习状况不理想。而学生发现自己的学习状况不理想后,学习状态就会更差,进而陷入恶性循环,出现学困生。因此,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的心理状况,给予学生鼓励,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减少学困生的出现。

例如,“积的近似数”作为小学数学中的重要内容,在教学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创设的情境来进行课堂的导入,进而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例如,教师:“同学们,大家知道为什么狗的嗅觉非常灵敏吗?”引导学生翻开课本,教师:“狗的嗅觉细胞是人的45倍,人的嗅觉细胞约有0.049亿个,那么狗约有多少亿个嗅觉细胞?”在这里,学生就会根据教师的教学内容来列出算式,即“0.049×45”,但是在对这个算式进行计算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如“0.049×45=2.2(亿个)”、“0.049×45≈2.3(亿个)”、“0.049×45≈2.2(亿个)”,教师可以随机抽选利用三种不同的计算方法的学生分别上台来和其他同学分享一下自己的计算方法,并让其他同学进行讨论和评价。在得出结论后,教师也不能忽略回答错误的学生,要对解题方法正确的学生予以积极肯定的反馈,而对于未能得出正确结果的学生,教师则要进行积极的鼓励,以避免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受挫,进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二、利用“学习菜单”,让学困生打下牢靠的知识基础

数学属于“一步一个脚印”式的学习,只有具备了良好、扎实的学习基础,才能够学习更高层次、更深难度的知识。因此,是否具备扎实的数学基础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未来的数学课程学习。而一部分同学在小学阶段就没有把握牢靠的数学基础知识,就导致他们在未来的数学课程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似懂非懂、一知半解的学习情况,而他们在课后又没有进行及时的查补缺漏,进而导致自身的小学数学学习情况不理想,成为学困生。因此,教师就要利用“学习菜单”引导学生踏踏实实地学习知识内容,进而打下牢靠的知识基础。

例如,在教学“小数乘小数”这一内容时,首先教师课前发“学习菜单”对已学过的知识内容进行复习,作为新知识的铺垫,例如,菜单出示2560×0.09、256×0.9、25.6×9类似的几组题,让学生进行计算时引导学生对式子进行观察,课上让学生说一说发现了什么规律。在讨论时间结束后,教生共同揭开谜底:1.因数变化引起积的变化;2.在小数乘整数中,小数的位数越多,积的小数位数就越多。接着教师在此基础上再提出问题,教师:“在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位数与因数中小数的位数有关吗?”而后开展“小数乘小数”的教学。当堂利用学习菜单进行知识巩固,课后根据本节知识点利用菜单进行检测。在这里通过菜单复习,让学生能够拥有扎实“小数乘整数”的知识基础,进而才能够为后续的学习做出铺垫,因此在学困生转化中,教师就要利用“学习菜单”准备让学生能够拥有扎实的数学知识基础,同时夯实新知,进而促使学生能够一步一个脚印的进行学习,从而有效的转化学困生。

三、使学困生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

无论是在哪个科目的学习过程中,知识框架的构建都是必不可少的。而数学的教学层层递进,因此就更要求学生能够将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理清,并将各个知识点连接起来,进而构建完善的知识网络。在进行学困生转化时,教师就可以通過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来进行辅导,促使学困生在学习中能够根据自身的学习状态来进行课程学习,再逐步构建知识网络。

例如,在学习“循环小数”时,“循环小数”是学生在学习了小数除法的意义、小数除法的计算以及商的近似值等知识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因此就要求教师能够引导学生构建相应的知识体系,进而对循环小数有一个透彻的认知。针对学困生,教师可以先从除法算式出发,如“400÷75”来引导学生进行计算,学生在计算后发现该算式除不尽,余数总是25,商总是3。教师再在这里导入循环小数的概念,促使学生能够形成循环小数的数学概念。如此教师通过从学生已学过的知识内容出发,而后与新的知识内容相连结,促使学生能够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帮助学困生转化。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学困生的出现是必然的。教师在面对,学困生时要用耐心和细心来帮助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内容,与学困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促使学困生能够打下牢靠的知识基础并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最后跟上教师的教学节奏,成功转化学困生。

参考文献:

[1]泮玉芳.浅谈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的几点做法[J].学周刊,2011(17):147-147.

[2]靳明珠.探析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的策略[J].学周刊(中旬),2015(5):176-176.

注:此文系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课题《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研究》(课题编号1704224)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