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游戏教学,让快乐充盈足球课堂

2020-08-21徐其钢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圈外踢球足球

徐其钢

足球有“世界第一运动”的美誉。“少儿足球”是近年来学校体育课程的热门话题,自教育部《关于开展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的通知》颁布以来,校园足球运动开展的红红火火。我校从2009年引入校园足球,并发展成为学校的体育特色项目。但是在和学生的交流中发现:学生喜欢玩足球,但不喜欢上足球课的现象。为此,笔者对全校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原因分析:笔者认为要让学生喜欢上足球课,要从学生的兴趣入手,要让学生从内心

真正喜欢足球课,要“练”足球变成学生喜欢的“玩”足球。《论语》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就是强调学生应该以学习为乐事,在快乐中学习。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学生,玩是他们天性,足球课堂中也应该让学生在游戏中有所玩,有所乐,有所学。

鉴此,笔者思考在足球教学中引入各种游戏,让学生可以在游戏中提高兴趣,掌握技能。设计了足球游戏在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的运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游戏热身,激发乐趣

在课堂的准备活动中,众多体育教师上足球课都是通过徒手操,或者慢速跑圈等方法来进行准备活动,这样虽然能够使学生做到充分热身,但是却很单调枯燥,激不起学生的兴趣。那么在足球教学准备活动中,我们可以结合足球游戏进行热身。

游戏名称:叫号接球。

游戏目的:提高学生注意力及增强快速反应能力。

游戏方法:画线或用标志盘摆设5M为半径的圆,学生围成一个圆圈,选一名队长站在圆圈的中心。队长向上抛出一个球,同时叫圈外一名队员的代号或姓名,自己跑到圈外。被叫到的队员快速进圈,必须在球落地之前将球接住,变成新的队长,如此反复。圈外同学在此过程中,逆时针进行慢跑。

游戏规则:(1)球在掉落前需接住,如未接住,可在圆心做深蹲或开合跳;(2)圈外同学必须跑起来,不允许静止的状态。

二、教玩相融,寓教于乐

省特级教师沈斌曾讲过:“学生技术动作是自己练会,而不是教师教会的”。在足球技术教学时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的技术练习,但在传统的足球教学中,往往都是采用教师讲学生练的模式。在这样的传统模式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练习过程是枯燥的,长时间的持续练习势必会影响学生学习基础动作的积极性,从而消耗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为了能够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笔者试着在基本部分中把游戏和基础技术动作练习结合起来,让游戏贯穿于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中,寓教于乐。

游戏名称:击球出圈。

游戏目的:激发学生学习踢球技术兴趣与积极性;提高踢球技术动作和准确性;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游戏方法:用标志桶摆设2个分别为4米和1米为半径的同心圆,在圆心处放1个瘪气的篮球做为踢击目标。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队伍,每位学生持球站在圆圈外。鸣哨后,用脚踢球击目标,踢击的足球,可自行捡回或同伴交换踢。首先将球踢出1米同心圆的队得分。然后重新开始,依次进行,直到游戏结束,得分最多的队,获得最后的胜利。

游戏规则:学生进入4米圈线内进行踢球无效;不限制学生踢球的次数。

游戏建议:(1)根据学生的程度,可增大或缩小同心圆的大小;(2)可把踢击目标改为垒球,较轻的实心球;(3)根据练习目的,可减少足球数量;(4)也可限制学生只能采用一种踢球技术(如:脚内侧)动作击球。

三、有球放松运动

体育运动中有一句话,“放松是通往冠军之路的捷径”,可见放松的重要性。足球课的教学与训练均有一定的强度,对学生的身体能力消耗大容易疲劳,笔者尝试设置一些小负荷的足球游戏,既保持本课的足球相关练习,又能使学生得到有效的调节,让学生从激烈的运动中身心逐漸放松,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结束本课的足球教学活动。

游戏名称:海豹顶球。

游戏目的:培养学生头部顶球的平衡能力,拉伸学生背部颈部的肌肉韧带。

游戏方法:每位学生一个足球一个球托,将球托放在额头,再把足球放在球托上面。听到口令后,放开双手,比一比看谁坚持的时间最长。

游戏规则:球掉落下来,即游戏结束。

游戏建议:(1)根据每位学生对球的熟悉程度,让学生两人一组,一人练习,一人放球;(2)也可直接不使用球托;(3)根据练习目的,可变换的顶球部位。

足球是世界性的、极具魅力的球类运动。让更多的孩子接触足球,培养他们对足球运动的兴趣,让他们在踢球的过程中锻炼顽强意志品质、强身健体、顽强拼搏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根据小学阶段孩子的特点与天性,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足球游戏进行教学,让孩子们在游戏中享受足球的乐趣,使孩子们都乐于去踢球,从而提高他们的足球技术与水平。愿孩子们的每一次颠覆,从他们的每一次触球开始!

猜你喜欢

圈外踢球足球
踢球
学习、踢球两不误
少年快乐足球
认识足球(一)
两猴踢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