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拓宽语言积累途径,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2020-08-21罗海琼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语言积累语文教学核心素养

罗海琼

摘 要:小学语文新课标更加注重义务教育的时代性、发展性、综合性,倡导学校教学应不断引导学生形成终身性的语文核心素养。汉语言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作为母语融入在学生的日常学习、表达、交流之中。语文核心素养包含语言建构、思维发展、审美鉴赏、文化传承四个部分,四方面相互融合、彼此贯通、不能割裂,都是语文学科特性的体现。在小学阶段为学生创设语言学习的良好环境,能够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方法,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语言积累;语文教学;核心素养

小学生的日常交流在生活中形成,而标准化的、文学性的语文能力和素养则需要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不断的积累和构建,熟能生巧,日益精进。由于小学生独立探索语文学习的能力不足,在语文学习中容易浮于表面、顾此失彼,实际的知识收获和理解效果差,因此教师对教材中语文知识的提炼和分解能力十分重要。在基本的“看、读、品、说、想”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更加符合小学生特点和心理的新鲜教学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最大可能地拓展小学生的语文知识积累途径,引导小学生摸索方法,逐渐学会独立自主地进行语言积累和运用。

一、以读促思,提高语文鉴赏水平

语文教学主要依托课文阅读为途径,小学生接触最多的就是各种各样有趣的文章,因此拓宽学生语言积累首要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在“读”中进行思考和欣赏。“读”包括基于课文内容和艺术手法的品读过程与基于语音和情感的诵读过程两部分,在课外则表现为更具多样性的课外阅读。以《白鹭》为例,教师设置“默读—品读—诵读”环节,让学生对文中“镜匣、嵌、悠然、嗜好、清澄”等修辞手法和描写修饰进行赏析,并且以情感朗读的方式去体会诗般婉转抑扬的节奏和美感,在积累中增强语文审美和文化理解能力。课外阅读方面则强调教师基于学习发展的推荐和学生基于兴趣的探索,例如学习《蟋蟀的住宅》一课后,为了使学生对昆虫的描写方法和人生价值有更深的理解,教师则推荐《昆虫记》和与之相关的《达尔文传记》书本。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设计“读书卡展览”“我的一周阅读”活动让学生尽情阅读喜爱的书目,自觉积累、品出情怀、读出情感,在班级内进行积极交流,让学生在阅读中成长,多方位丰富自己的语文知识、开拓语言视野。

二、学用结合,掌握汉语言运用方法

语言在于传承与创造,没有创新的语文学习是呆板枯燥的,只能让学生进行表面形式记忆而无法形成切身的体验和实用感。小学生喜欢通过实践和运用来增强对学习的理解,因此教师应该善于发现课文中的知识点进行开发利用,为学生的语言知识积累打好基础。例如在教学《妈妈睡了》时,教师让学生圈出文中“明亮的眼睛、弯弯的眉毛”等短语,讲授形容词和名词的结合法,并且让学生从文中选取“头发、响声、小鸟”等名词进行相似的的短语创造,在理解中文语法基础上体会语言修辞之美。在《丁香结》一课中,为了让学生对“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中的排比句式和积极哲理进行理解,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进行句式模仿。此外,本文作者用古诗来赋予丁香含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描述自然景物和花朵的诗句,在互相交流中增长见识。诗句扩写也不失为一种好办法,教师让学生根据《山行》精练优美的语句进行现汉语扩写,自觉进行诗歌理解和记忆,增强古今语言相融感,形成内在的文化素养。

三、情境阐发,在审美中激发语言灵感

语言不仅是抽象的符号交流与表示,它更多地带给人们的是视觉与听觉、现实与理想的多重立体感受。我国著名的语文老师特级教师窦桂梅强调语文学习的意义构建,在课堂教学中实现“再现与创造”的结合。通过画面情境带领小学生领略汉语文字表达的风采,能够帮助学生敞开心扉,获得情感共鸣和感官享受,促进小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和吸收。以《草原》一课为例,在初步学习课文之后,教师通过白板播放配有音乐和朗读的陈巴尔虎旗大草原画面,随着作者的描写进行画面导入,让学生在视觉震撼和享受中体会景物和地点描写的顺序,积累基本的文章组织构造方法。与此同时,学生可以结合内蒙草原的实景对文中“无边绿地、一碧千里、翠色欲流、静立不动”等经典生动的成语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记忆。其次,动态化的万马奔腾的草原生活和热情的待客之道,让学生从课文描写中体会情感的流露,对汉语的构成与表达之美产生强烈的兴趣,在语言积累中加深对祖国文化和自然的情感,从而切实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四、结语

在语文教学中,读文章、记词语、造句的根本目的是要让小学生由浅入深地对本国的语言文化有所理解和體会。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帮助小学生开拓语言积累途径的过程中,必须要注重课堂知识讲解的情感性与工具性的统一。不照搬课本内容和传统课堂形式,而是根据本班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让学生从文章中发现知识、体会情感、发展思维,保持对中华文化和语言的热爱之情,发挥主动性,自觉进行知识积累,并且最终将语言知识内化为更深层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郑碧莲.积累语言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8(7).

[2]吕雪华.指向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加强语言文字的积累和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03):51-52.

猜你喜欢

语言积累语文教学核心素养
让学生真正采到“语言的花蜜”
小学作文教学策略的探究
小学生语言积累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