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人生
2020-08-21
梦想人物:李冰
身份卡:摄影师、画廊创始人
在相机发明之前,人们只能用画笔和颜料再现或重塑世界——伦勃朗·哈尔曼松·凡·莱因的人物肖像,描摹岁月在面容上留下的每一点凄苦或从容;克劳德·莫奈笔下的花园,空阔池水映照青荧天色,花草树木光影斑驳;文森特·威廉·梵高眼中的星月夜,群山起伏、云腾翻滚、星图诡谲……画家赋予画面别样的想象力,赋予世界别样的色彩。
很多人认为,摄影也像绘画一样,承载着展现世界的使命,但与绘画不同的是,它似乎简单得多。一个人只要手握相机,把镜头对准,咔嚓一声,就能记录下现实。
但在真正的摄影师眼中,摄影不仅是现实的记录,更是他对世界上各种美的发掘与延伸。
想当摄影师,买台相机就可以了吗
如果根据大学主修的专业来选择职业,李冰毕业后应该进入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如果按照大学时的兴趣来选择职业,李冰毕业后应该随着乐队辗转各地,在舞台上发光发热。
但实际上,他却拐了一个弯,选择摄影师作为职业。
乍听起来,这好像没什么了不起。毕竟在数字时代,摄影的门槛越来越低,一个人似乎只要有一台相机,甚至一部手机,就能拍出好看的照片来。而且,一张照片的拍摄成本也不高,拍照的人只要微调焦距,加点滤镜,路边的野花也能被拍出惊心动魄的美丽。
但事实上,摄影爱好者和真正的摄影师之间存在着千沟万壑。
在大学毕业前,李冰是个摄影爱好者。他会沿着一段废弃的铁路轨道拍照,在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中,看轨道一路延伸至天际,然后拿起相机,让它们定格在镜头里。后来,他结识了一位有丰富摄影经验的前辈。前辈不仅为他提供了很多建议,还带他加入了摄影兴趣小组。在小组里,李冰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们一起讨论摄影主题,一起采风,一起拍摄,热情地经营着自己的爱好。
只是,随着大学毕业的临近,李冰也面临着就业问题。小组里的朋友们都是摄影爱好者,但并不是真正的摄影师,各自都有其他工作。李冰并不想从事金融工作,他想,那不如改弦易辙,继续学习摄影吧。
他花了一年半的时间,在中央美术学院进修设计课程,接着又到中央美术学院摄影专业的进修班学习。两年的时间里,他接受着系统、专业的摄影教育与训练,将摄影纳入了艺术的范畴,从艺术的角度对摄影穷源溯流。
其中,对李冰影响最深远的是摄影史的学习。它不仅让李冰了解到摄影世界的博大,还让他认识到摄影不能囿于技巧的堆叠,要在主题上耕耘,发掘更多的可能。在课堂上,他和同学们一起鉴赏各种主题、各种类型的摄影作品,通过形式、内容、层次、思想、情绪等不同维度,走进那些摄影师穷尽精力探索的艺术幽境。
就像当初在轨道上望向无垠的天际,这一次,他感觉站在了踏实的位置上,向更美的远方瞭望。
拍摄人像,一出精彩的哑剧
随着从摄影爱好者向专业摄影师蜕变,李冰需要选择自己的主攻方向,是拍摄人像、风景,还是广告产品……不同的选择会带来不同的职业生涯规划,最终,他选择了人像摄影。
著名的雕塑家、画家米开朗基罗·博那罗蒂曾经说过:“人体才是艺术的精华,缺乏才华没天分的家伙才会画风景。”这句话虽然带着偏见,但也体现了人像的艺术性和复杂性。人像摄影就像一部哑剧,通过照片中人物的神情、姿态、与周遭的互动,甚至留白,带来人物的深层次展现。
作为人像摄影师,李冰的工作分为两种,一种是兼具叙事性和艺术性的人像摄影,多见于不同主题、人物的专访,另一种是更具商业性的人像摄影,多见于模特广告。
在李冰看来,第一种工作是具有个人风格的艺术创作。在拿到相关选题后,他会将自己投射到主题和故事中,进行观察、想象和思考。在拍摄前,他甚至会在脑海里构筑大致的剧本和构图。但这个剧本并不是固定的,真正的创作发生在拍摄中。
“人物是不能被提前定义的,很多精彩的照片发生在预料之外!”这是李冰的观念。到达拍摄地点时,他会清空自己,细细感受现场和人物带给他的触动。他的拍摄没有明确的起止时间,有时候为了调整节奏,他在刚去的前三天里什么都不做,只是生活在人物的空间里,然后一步步退至幕后,沉静地观察,再根据人物的状态,决定那被呈现的瞬间。这个瞬间并非石破天惊,但拂去平凡的沙粒,便能窥见人物弧光。
“这种创作,考虑的不是固定的投入产出比,而是一种人与人有缘的相遇,是人与相机奇妙的交汇。”
拍摄广告,“生产”照片的流水线
第二种工作则完全不同,李冰称之为“生产”照片。在这类工作中,摄影师是服务者。开拍前,他要与客户确定拍摄方案,与同伴对好拍摄流程,去场地勘景、调试光线和角度、设计机位,做好准备工作。
在拍摄当天,李冰会带上一个重达20公斤的箱子,里面装着相机、变焦和定焦的镜头、打光灯、灯架等工具。在现场拍摄的过程中,他除了按下快门,还要帮助模特调动肢体、情绪,以便对方呈现最佳的拍摄状态。
不过想“生产”出好的照片,除了拍摄时的精益求精之外,还需要造型師的一丝不苟,化妆师的精心调配……只有团队上下通力合作,才能“生产”出符合预期的照片。
“这样的拍摄在乎的不是个人的表达,而是客户的需求,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生产线上的齿轮,严丝合缝、精密合作。”
摄影,是一条不断延伸的路
李冰在摄影工作之余,还和朋友经营着与摄影有关的网店。
他们注意到,市场上流通的摄影作品,呈现两个极端:一边是动辄上万元的名人佳作,一边是粗制滥造的图片产品。对于那些真正有艺术追求,但手头不宽裕的人来说,他们很难在市场上找到合心意的摄影作品。
摄影作品又不似绘画作品,由画师一气呵成地创作,有独一无二性。用于收藏的摄影作品,是由艺术家本人以少量洗印的方式,签上名字和版数后进入艺术市场的。对此,李冰和朋友们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能不能通过与艺术家合作的方式,降低单件作品的版权成本,从而向大家提供有收藏价值但价格适中的摄影作品呢?
他们在网上寻找国外有潜力,甚至是正当红的摄影师,并与对方签约,通过自己的艺术网店与合作渠道,售卖对方的限量签名作品。这些优秀作品的价格也因此降低到几百到几千元的区间内,满足了大部分摄影爱好者对精品摄影作品的需求。
此外,李冰还在闲暇时间设计自己的摄影主题,计划拍摄项目。他打算拍摄一组以“素未谋面的亲友”为主题的照片,跟随远方亲朋的足迹去祖国各地,通过焦距伸缩看人生海海,通过镜头瞭望探岁月茫茫。
按下快门的动作看似轻快,但让摄影师做出这一决断的过程却是复杂无必。从摄影爱好者成长为真正的摄影师,李冰经历过很多坎坷和挫折。从金融跨界摄影,远离固定的轨道,他也曾犹豫、徘徊,思考依靠自己的潜力能走多远。“我就像从一艘船到另一艘船,我必须先跳下深不见底的海中,向着心仪的船只游去,再拼尽全力,才能登上船!”
看远处的航船扬帆,它已起航。
后记
对于现在正在阅读这篇文章,同时也有志于成为摄影师的你,李冰还有些话想说:
专业摄影和纯粹的摄影爱好是两种不同的体验。如果你也有志于此,可以尝试着学习摄影史,多欣赏摄影作品,然后分门别类地规划和拍摄自己的照片。你不用去纠结模特是否美丽,摄影的器材是否专业,照片是否好看……你只需真实地拍摄着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和内容。
你的模特可以是父母,拍摄他们一天的辛勤和家庭的温馨互动,让长久的陪伴最终落在你的相机里;你的模特可以是朋友,拍摄他们球场上的英姿,课堂上的专注,让他们的成长辉映在你的相纸中……虽然摄影师是一门需要从艺术家角度规划的职业,不过请你相信,在未来,普通人接受专业摄影训练的机会一定会越来越多。当下,小小摄影师的培养,就从拿起相机,拍一组承载自己此刻心情的照片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