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残书的价值

2020-08-21陈泰湧

公民导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几本书古书工整

陈泰湧

人到中年,总觉得诸事不顺。于是给自己一段空闲时间,去位于李子坝的国医书院帮着整理古书籍,以换得半刻宁静。

这些线装书上印刷的繁体字,连蒙带猜也就能认百分之七十,另外的百分之三十,不提也罷。

这百分之三十,给我带来了极大的障碍。我的工作主要是辨认书名,初步考证年代,然后编号、拍照,在电脑里建档。书名认不准确,后面的工作便无法开展,只能老老实实搬来《辞源》,一笔一划地查对。

节奏慢下来,心就静下来。对这一张张泛黄的纸张和上面的字迹,也就多了一份敬畏,手写标签时也格外工整,勾、撇、点、捺,每个细节都足够用心。

这种敬畏感并未持续太久,因为我很快陷入了一大堆“烂书”中。数百本书堆在一起,大部分书籍的封面、封底已不见踪迹,内页也残破不堪,触之则碎屑纷飞。

人只要陷入琐碎之中,便很容易陷入一种颓唐的状态。根据以往的经验,这时必须苦中作乐,哪怕是笑骂自己。

这些古书绝大多数是《书经集传》《四书便蒙》《诗经旁音便读》,我开始随意翻阅,想看看百年前的“小朋友”在书上做了一些什么记录。有用红墨或黑墨写的句读,也有各种励志的鸡汤小段,偶尔还有一两只憨态可掬的公鸡和山羊,让人忍俊不禁。

在这一堆破旧的书籍中翻找到四本《书经集传》。打开第一册第一页,一愣,再仔细看,几个雕版印刷的大字:“悉遵正韵点画无讹,书经集传,范氏天一阁藏版”,最上方是一行“万历十七年秋新镌”。

捧书的手,微微在抖。

谁都知道,黄仁宇先生将万历十五年称为明朝转折年。万历十七年,承平日久,风云将起,也是手中这四本书的诞生时间,迄今已有429年。

429年,没有随着时间流失而泯灭,何等不易;429年,在这残破的古书堆里,依然保持着七八成品相,何等不易。

我随手慢慢翻阅,颇有把玩这400多年时光之意。

慢慢地,我收敛了笑容。书页中的批注,都是字迹工整的蝇头小楷。俗话说“字如其人”,从这些字迹看来,捧读这几本书的人,当时的心应该是平静的。

别说时光没有力量,沉淀的时光最能给你心灵狠狠一击。

阖上书本,我决定去找馆长说说,将这几本书放在书院里最好的位置。因为它们有最值得尊重的读书人的精神,这精神不该变。

日子再难过也得过,孺子不可教仍要教。

这些书如果有耳朵,或许也听到过人们对着它的感叹。

只是书不说话,难再记录。

猜你喜欢

几本书古书工整
拼写小明星
悯农二首
书包上的小熊
古书
这道题很难吗
随时随地感悟传统之道 古书之美
活法
迎额头崩出的字
为什么因纽特人要住冰屋
多借几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