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冠疫情下的大城市新建地区健康城市规划
——以泰州市高铁枢纽地区为例

2020-08-21

江苏科技信息 2020年19期
关键词:泰州市泰州廊道

曹 尚

(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36)

0 引言

2020年初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以下简称“新冠疫情”)使得经历了30年快速发展的中国城市面临了巨大的挑战,城市系统脆弱不堪,人民安全受到极大威胁。疫情较为严重的湖北省内,相对于特大城市武汉,其周边的中等城市和大城市面临的挑战更为严峻。此类城市人口流动密度较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规划建设理念较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略有差距。本文基于科学理性的判断,结合健康城市理念,试图以江苏省泰州市为例,分析介绍其在城市增量发展区域高铁枢纽地区规划中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构建健康城市的理念策略。

1 基于假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现状问题发掘

1.1 医疗卫生体系构建存在短板

截至2018 年,泰州全市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 988家,其中公立医疗机构1 582家。近几年,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等组成的医疗卫生体系在逐步完善中,城市的“15 分钟健康圈”基本覆盖全域。然而,全市的医疗卫生体系依然存在一些结构性矛盾[1-3],医疗卫生体系中的部分功能亟待补全。泰州市在成立地级市之后从运河城市向拥江城市发展,城市功能板块向南快速扩张的同时公共设施建设略慢于空间拓展。卫生设施层面,市级精神病院、妇幼保健院、传染病院、康复医院等专科型医院尚未建立,设施漏洞亟须补齐。基层卫生服务层面,体系建设有待完善,尚未承担居民基本医疗服务的主体功能,医疗服务能力有待提升。

1.2 城市空间无法应对突发事件

城市突发事件的充分应对对于城市在总体结构、预留空间、社区治理、环境品质等方面均提出了较高要求。泰州市在其总体城市设计中提出了“五廊合抱,三心聚核,蓝脉织绿,轴带连城”的总体空间特色结构,其中“五廊合抱”即两条区域生态廊道划分城镇组团,三条水系划定重要生态红线。泰州市海陵区与姜堰区、高港区之间的区域生态廊道有利于提升城市的微气候环境品质,基于合理廊道的城市结构和城市形态可促进城市热岛强度的降低和大气输送能力的提升,反之亦然。此次新冠疫情各个城市需要为“方舱”的建设寻找合适的城市空间,由此可见在规划时城市就应该为突发事件预留相应的空间。除此之外,环境品质也在日常健康生活塑造和突发事件公共行为保障两个层面发挥重要作用,泰州在老城凤城河和新城天德湖公园等处打造了品质较高的活力空间,但仍有较多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空间品质亟待优化提升,否则在应急事件中不利于个体和城市健康发展。

2 城市健康理念的三重要求

2.1 微观空间层面:以公共空间为载体的城市包容性培育

2.1.1 公共开敞空间依旧稀缺

城市的包容性体现在多个方面,包括健康安全层面能为人提供功能多重、品质较高的各类场所,这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公共开敞空间。城市公园作为城市公共开敞空间的主要载体目前依旧是大城市的“稀缺产品”。在打造健康城市的过程中,以城市公园为主要组成部分的城市公共开敞空间可以发挥更多的作用,其中包括以下三点:(1)可达性高的城市公园便于市民接近自然,广袤的空间和清新的空气有助于市民休闲放松、锻炼身体,提升个体的健康指数。(2)城市公园可为救灾提供临时性的场所,并快速建设完成,与城市生产和居住功能片区隔离的绿化空间是防止传染病传播的宝贵天然屏障。(3)极端灾害条件下城市公园绿地可作为食物生产的空间。

2.1.2 城市空间与人互动关系亟待正视

城市健康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人的健康发展,人的健康发展依赖于生活方式的转变,以小汽车为代表的新型城市生活方式造成人的潜在健康发展权受到威胁,科技的进步也间接阻挠人与城市和自然发生互动关系,进而有碍于人的身心健康。人的优质保量的活动是构建健康城市体系的重要途径。研究表明,鼓励绿色出行、提供优质户外场所的城市空间有助于人群增加必要的体力活动。鼓励绿色出行,即城市空间尺度为人选择绿色出行方式制造可能,通勤时间的长度与人的活动强度成反比,不合理的城市功能布局导致通勤时间较长,人群选择机动交通从而降低个体活动,提升了人体的疾病风险。因此,合理的公共服务设施半径、适宜的职住平衡关系以及交通路网的街区密度等都具有重要意义。社区级公共服务设施依托人的步行尺度而布局,合理的设施布局吸引人通过步行方式到达,而社区级设施不合理布局甚至缺失则会造成人选择开车前往更高等级的公共服务设施。

2.2 中观结构层面:以生态廊道为骨架的空间结构性重塑

好的城市结构有助于城市的整体健康发展,通过城市空间的有机发展促进人的健康成长。当前,我国的大城市虽不像超大城市、特大城市一样“摊大饼”,无序扩张,但其布局也存在结构性不合理,城市各功能组团缺乏必要的生态空间廊道的缓冲,从而导致一些城市病。城市应结合自身的自然要素,如山脉、水体、林地,构建与城市规模和整体形态相匹配的绿色开敞空间体系。适宜的城市组团间的生态廊道有助于城市通风系统的通畅运行并渗透进城市的各个角落,有助于城市大气扩散输送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城市热岛强度的降低。

2.3 宏观价值层面:以“物先于人”为教训的规划价值观反思

我国的城市规划和建设在长期的经济高速发展步伐中在思维价值观上经历了“物先于人”到“以人为本”的转变,人长期被视为城市物质空间的附属,城市功能过多服务于产业和经济发展,空间规划缺乏对人的关注和保护,城市健康空间更是长期被漠视。以提升空间品质为主要目的的城市设计也主要关注环境的美化,缺乏对城市健康问题的相应重视。只有尊重人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注重人的健康,并对自然有所敬畏,人和城市才能创造真正的和谐之美。

3 泰州市高铁枢纽地区规划策略应对

泰州高铁枢纽地区是基于泰州市迎来高铁时代、建设泰州高铁南站的发展契机,在城市的核心组团海陵老城及周山河新城东南侧新规划的集产业、居住、公共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城区,规划面积约20 平方千米。

3.1 系统完善的分级诊疗体系构建

3.1.1 基本医疗设施布局

泰州高铁枢纽地区基于“社区首诊,双向转诊”的分级诊疗体系,以构建“社区15 分钟医疗服务圈”为目标,打造“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医疗服务新格局。基于泰州市现有的综合型医疗资源,如东风快速路以西、永定路以南的泰州市人民医院,结合规划区内8个居住社区,布局层级分明、特色鲜明的基本医疗设施。社区中心以健康医疗为特色,高于国家、省关于基层医疗设施的建设标准,配建筑面积1 000~2 000 平方米的社区医院,并开设不同专科的特色科室。高铁线以北的洪泽湖路西、洪泽湖路东、春晖路、海河路、秧田河等5个社区中心依托泰州市人民医院和泰州市中医院新增布局以中医养生为特色的服务科室;高铁线以南的康居社区、解家舍路、高铁站南等3 个社区中心依托基地西南侧的医药高新区产业集群布局以新技术理疗、新器械、生命知识科普等为特色的服务科室,综合形成具有片区差异、特色鲜明的基础医疗社区中心体系。

社区中心用房以健康医疗为特色,包含基本社区医疗、特色医疗科室、商业、文体娱乐、综合服务和市政综合体等功能。周边结合学校提供限时运动场地服务,结合河流水系打造滨水健康步道和滨水休闲驿站等,形成功能较为齐全、空间品质较高的社区中心(见图1)。

图1 基本医疗设施布局及社区中心模式示意

3.1.2 公共设施环构建

规划范围西南侧有已建成的高标准会展中心、新建的泰州体育中心以及待建的精准医疗小镇,公共设施服务齐全,但整体缺乏整合联动。本次规划结合周边公共设施,增添专科类医院,新建文化休闲街区,于主要滨水空间打造小型公共休闲设施,共同形成“医+文+体”的公共设施环。结合泰州特有的医药健康产业主题,于泰州南站南广场轴线处规划生命健康体验为内容的健康综合体,提高泰州健康产业区域知名度[4]。结合泰州实际需求,引入骨科和妇幼保健等专科医院,布局位于健康综合体以南,交通便利处。同时,在主要滨水空间中建设球类等多种休闲体育场所,打造滨河文体健康休闲带,并于生态廊道处新建全民健身中心一处。

3.2 层级丰富的韧性空间系统构建

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城市韧性空间分类以医疗设施等为主的公共设施和以多层级绿地系统为主的生态空间。除了上文提到的公共设施外,泰州高铁枢纽片区基于现状自然资源禀赋构建层级分明、功能各有侧重的健康理念绿地系统[5]。

首先,基于东风路、健康大道和兴泰路等快速路,周山河、前进河等主要河流以及高铁生态廊道打造森林绿网,形成四横三纵的生态绿廊。除结构性生态和景观等传统生态廊道所具备的功能之外,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此类空间可作为临时救灾场所,为大量病人的观察和救治提供空间。该廊道空间具备以下几个特征:(1)远离人口密集地区,便于隔离。(2)通过预留的给水排水、供热供气等设施的接口,便于临时建设。(3)适宜的廊道宽度可防止传染病传播。其次,基于现状水网打造活力绿链,具体分为生态型空间和活力型空间。生态型绿链空间通过带状绿地及滨水空间的生态保育、景观维护、吸减噪音等手段达到综合生态功能;活力型绿链空间致力于打造丰富的人群活动,以大众休闲和生活娱乐等功能为主,通过线性活动路径引导为人群的健康活动轨迹。最后,基于“健康要素品质分析”明确社区绿地对公共健康的促进作用。规划范围内打造8个社区级中心公园,为周边人群提供高品质的生态空间,积极引导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邻里社会交往,步行道布置座椅、饮水机、公共卫生间、自行车停放处等设施,并设置公共艺术作品,让人们在城市中便捷舒适地步行、骑行、跑步锻炼。通过以上3 个层级构建“3 分钟进绿地、5 分钟亲水岸、10 分钟入森林”的绿地系统,打造城市公共开敞空间体系,为市民打造“24 小时服务”、多功能、多层次的自然接触地。

4 结语

恩格斯说过:“没有哪一次历史的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疫情过后,人们需要更多的反思,重视城市空间的“健康性”。健康城市不仅是医疗机构、公共空间、智慧社区,而是一套基于远期的公共健康保障的城市系统。城市创造美好生活,人民的健康是美好生活的基本保证,今后的城市规划需继续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从将健康城市理念全面体现在城市建设中做起,真正带给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猜你喜欢

泰州市泰州廊道
泰州市打造“五个过硬”的应急队伍
天山廊道与唐朝治理西域研究
泰州市以“四行”下好精准执法“先手棋”
幸福水天堂——泰州
泰州市下好节后安全“先手棋”
鹰潭市绿色廊道景观格局探究
大美黄河生态廊道
泰州古韵
长城廊道能使陕西旅游更丰富多彩吗
泰州出土的两方北宋木地券 栖身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