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育回归生活 实践助力成长
——生活德育师生发展共同体研究

2020-08-21湖北省武汉市实验博雅第二小学朱淑敏

青年心理 2020年5期
关键词:学会师生德育

湖北省武汉市实验博雅第二小学 朱淑敏

一、研究背景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部分学校、社会、家庭均存在重学习轻活动、重智育轻德育、重艺术轻体育的现象,导致现代学生普遍缺乏适应环境、适应社会的基本能力。首先,缺乏劳动能力。生活中,家长的大包大揽培养了一批缺乏劳动能力的学生,与我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国策极不相符。其次,缺乏自护能力。家庭和学校自护教育的缺失,导致孩子在遇到交通安全、校园霸凌、水电安全等问题时不知所措。再次,缺乏交往能力。独生子女普遍自我意识严重,不善于与人交往,缺乏合作意识。最后,缺乏健身意识。“唯分数论”造成学生长期久坐,缺乏主动参与健身的意识,身体素质普遍下降……针对这些问题,作为学校“生活德育师生发展共同体研究”课题的主要负责人,我带领德育组在生活德育的实践方式上,结合“让教育走向生活,让教育培育创造之人”的基本思想,以“我的生活我践行”的教育活动观为行动原则,通过与专家、教师的对话研讨,确立了生活德育共同体实践必须直面问题接地气的思想。于是,以“四个学会”生活德育为第一目标的生活德育师生发展共同体研究启动了。

二、研究目标

建构生活德育师生共同体的实践模式,促进师生行为方式的转变。

三、研究内容

1.生活德育目标体系的建构研究。

2.生活德育操作评价体系的建构研究。

3.开展“四个学会”之C+I 德育实践活动模式研究。

四、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评比法、对比研究法、观察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数据统计法等。

五、研究对象

全体师生。

六、研究过程及效果

(一)第一阶段:生活德育目标体系的建构研究阶段

以陶行知倡导的“行在前、知在其中”为纲,将生活德育目标体系的建构作为研究的第一要义,通过专题调研、集思广益确定以“四个学会”生活德育为第一目标,以学会自护、学会交往、学会劳动、学会健身为二级指标体系,制定了符合学生年龄特点、认知水平、身心发展规律的学生习惯技能养成细则暨三级指标细则,推出了“好习惯伴我行”习惯技能养成手册(试行稿),将“行”中最基本的点作为学生德育习惯培养的切入口,遵循以生活技能全方位的培养来指导师生行为的方向,强调知行合一的原则,让师生有章可循、有则可依,在行中知,在知中更好地行。

(二)第二阶段:生活德育操作评价体系的建构研究阶段

在“四个学会”学生习惯技能养成手册试行稿体系的指导下,进行了以年级、班级为单位的“四个学会”好习惯养成的深度研究,制定了以社区、学校、家庭、自评、互评为量化的“四个学会”—“好习惯伴我行”评价卡,配套推出了“行知星班级”“行知好少年”“最美行知班级”“最美行知少年”评选活动,得到了学生及家长的一致认可,成功构建了一套绿色生活德育操作评价体系。

(三)第三阶段:开展“四个学会”之1+N 德育实践活动模式研究阶段

“好习惯伴我行”习惯技能养成手册 (学会交往)

以“四个学会”行为习惯养成手册为常规管理的蓝本,遵循“教学做合一”的基本原则,构建充满时代精神的生活德育实践体系。开展以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和生活技能为目标的“四个学会”(学会交往、学会劳动、学会自护、学会健身)“好习惯伴我行”的C+I 德育实践活动研究。其中C 是英文CORE 的缩写,意为核心、精髓,指以每学期德育部门提出的一个“学会”为核心内容;I 是英文INNOVATE(创新)+INDEPENDENT(自主)+INITIATIVE(主体)的缩写,是指年级或班级自主开发和研究的分层级技能评比活动,成效显著。

1.开展学会劳动“巧手童心”C+I德育实践教育活动研究

针对现代孩子普遍缺乏生活自理能力的问题,通过主题设计—情景体验—感悟交流—内化践行—展示评价,进行德育实践课程化、活动主题化、分级系列化研究。开展了“四个学会”之学会劳动“巧手童心”C+I 德育实践教育活动。活动中,一年级“系红领巾达人”比赛现场,300 多名孩子比拼谁能把红领巾系得又快又好,娴熟的动作、壮观的场面令作为裁判的家长们赞不绝口;二年级亲子“爱拼才会赢”水果拼盘大赛现场,师生、家长齐上阵,栩栩如生的“太阳花”、写意国画“荷塘月色”引得专家评委频频拍照;三年级“整理达人”比赛现场,孩子们不到一分钟时间内按照课表把书包抽屉整理得井井有条,赢得评委家长的阵阵掌声;四年级“寿司秀”大赛现场,孩子们亲手制作的寿司色香味俱全,毫不亚于五星酒店的大厨;五年级“爱的味道”早餐制作大赛现场,孩子们在家长的指导下亲自下厨,牛排、烤鸡翅、担担面、水饺、海鲜粥琳琅满目,让专家们大饱口福,让家长感受到孩子的可喜变化……

2.开展“学会自护”+I 系列之“防止意外,自护有招”专题培训研究

在将“学会自护”德育实践活动向纵深推进的过程中,为了让课题真正走入师生生活,为师生服务,为校园安全保驾护航,开展了“学会自护”系列专题培训。如邀请应急救护专家在二年级开展了应急自救专项辅导报告和情景训练;邀请市公安局轨道交通管理分局警官为四、五年级师生作了“轨道交通安全”的专题报告,报告中不仅详细生动地介绍了武汉轨道交通的概况和发生意外事故时安全的应急逃生技能,还通过案例剖析和以案说法等形式,对师生进行了日常生活中的防骗、防抢、防扒、防踩踏技巧等实用防范、警示教育;联合湖北省应急办、湖北省水上应急训练中心、楚天交通广播举办了“湖北应急公益行——水上安全知识进学校”活动,通过互动游戏、现场模拟、视频动画等方式,演示水上自我求生、救生、应急情况处置等基本技能。参训的师生纷纷表示培训不仅强化了他们的法治观念,提高了法律素养,更增强了防范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

3.开展“学会交往”+I 系列之“文明友爱、交往互助”德育实践活动研究

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之称,在“学会交往”德育实践活动中充分借助少先队志愿活动平台,引导师生全面参与,在实践中感受交往礼仪带来的美好和乐趣。例如在“爱满天下,情暖留守儿童”捐赠活动中,教会孩子友爱、互助;在协同《长江日报》举办的“春联窗花映新年,中华文化暖万家”活动中,上百名书法、剪纸社团的学生将现场制作的对联窗花送给社区居民,用奉献为新年注入了满满的正能量;在常规班队会、晨夕会中,“学会交往”主题教育精彩纷呈。社会是大舞台,学校是练兵场,只有让学生学会交往、学会协作、学会感恩,其将来才能更好地融入社会。

4.开展“学会健身”+I 系列之“阳光之子,健身有方”德育实践活动研究

“我们深信健康是生活的出发点,也就是教育的出发点”。在推进“学会健身”+I 系列之“阳光之子,健身有方”德育实践活动研究中,始终做到“三个坚持”。

(1)坚持抓实阳光一小时和两操。强化体育、保健教师职责,班科配合,抓实阳光一小时和两操。学期初,根据学校场地、器材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统一指导各班级制定、上报详细而丰富的大课间和体育活动课的活动内容和形式,如跳绳、跳房子、跳皮筋、乒乓球、抖空竹、滚铁环、呼啦圈、踢毽、轮滑等,并首创眼保健操任课教师落实责任制,确保谁签字谁负责。

(2)坚持抓活春季亲子趣味运动会、秋季达标运动会。每年春秋季围绕不同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竞技活动,如迎奥运、走近中华传统文化、我的团队我做主、低碳生活秀等特色队列比赛,以及赶猪跑、吹气球、快搬快运、集体登岛、两人三足等趣味专项竞技赛,做到师生家长齐参与,人人快乐又健康。

(3)坚持抓精体育社团。成立各类校级体育社团,吸引广大学生参与,如田径、篮球、羽毛球、乒乓球、足球、健身操、大自然快乐操、国际跳棋等社团,并将学生阳光体育活动与体育社团评价有机整合,使之成为学校一大特色。

七、总结与反思

实践证明,本研究打破了传统重知识传授、轻习惯技能培养的模式,以“生活德育师生发展共同体”建设为研究抓手,成功建构了生活德育目标体系、生活德育操作评价体系。孩子们在多形式、多维度、多层面开展的“四个学会”之C+I 德育实践活动模式研究中,争做文明小天使、自护小卫士、健身小明星、弯腰小达人。教师们研究中收获学生信任、家长支持、管理智慧,真正实现了生活育德,师生同参与共发展,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科研成果:汇编《生活德育“四个学会”指标与评价体系》1 册、生活德育“好习惯伴我行”评价卡(1—6年级)、《生活德育特色实践活动研究与指导》系列(共8 册)、《生活德育“四个学会”教师教育案例汇编》系列(共2 册)。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未来任重而道远,作为全国教育科研先进个人,我将继续不忘初心,率先垂范,让所到之处均能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以行动践行科研工作常态化,常态工作科研化,让德育回归生活,实践助力成长!

猜你喜欢

学会师生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师生讨论改病句
师生过招,你敢接吗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学会分享
麻辣师生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学会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