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留学生吟诵教学在高职院校第二课堂的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0-08-20徐硕雁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52期
关键词:第二课堂留学生汉语

徐硕雁

[摘           要]  深入探析吟诵融入对外汉语教学的必要性,研究吟诵古诗词课程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教学方法,使教师在汉语教学中有效地展示隐藏在汉语背后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并传达给学生,使留学生语言习得与文化习得具有同步性,从而真正地学会并掌握汉语。吟诵课程应用于对外汉语教学的第二课堂,融合中国传统文化,用一种生动的教学方式赋予中国博大精深的古代诗歌诗词新的学习理念和方法。实现吟诵教学与学科教育深度融合,让高职院校的对外汉语课程更加丰富、有趣,以此实据分析后为广大高职英语教学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或借鉴。

[关    键   词]  吟诵;中国传统文化;高职院校;对外汉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52-0156-02

一、吟诵融入对外汉语教学的必要性

(一)对外汉语教学新时代的定义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主席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繼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2018年3月20日,习近平主席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措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中华文明的影响力、凝聚力、感召力更加充分地展示出来”。随着中国和“一带一路”国家在构建“一带一路”框架下越来越密切,来华留学生人数与日递增,在这样的背景下高职院校的对外汉语教学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如何展现汉语言背后蕴含的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如何让教师在汉语教学中有效地展示隐藏在汉语背后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并传达给学生,对对外汉语教学与汉语文化传播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对外汉语教学的需要

新时代背景下外国留学生第二课堂的教育研究与实践,是促进留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培养来华留学归属感的重要方式之一,体现了我国加强对外文化交流,提升文化软实力维度的重要内涵。在对外汉语教学上,单纯地局限于课堂上的讲授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第二课堂充分发挥着消化、理解及运用第一课堂知识的作用。

将吟诵应用于第二课堂,通过这样的方式所传递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帮助留学生树立更好的人生信念和培养文化素质,一定程度上提高外国留学生的综合素质,激发留学生的参与热情,引导中国化教育的价值取向,更好地融入中国留学生活。

(三)留学生学习的需要

对外汉语教学的内容与形式的模式化,常常停留在浅显的听、说、读、写上,造成留学生对中国文化一知半解,这种情况对零基础的外国留学生来说较为困难;而对外汉语教学课堂上的问答方式,学习方法的古板单一,让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浮于表面。再加上中西方教育形式的不同,使留学生更加难以迅速融入对中国文化的学习中。中国的教育方式大多严肃刻板,留学生在不熟悉中文的情况下,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很难融会贯通。

二、吟诵课程进入对外汉语教学第二课堂的现实意义

第二课堂传递的中国文化能够帮助留学生树立更好的人生信念和培养文化素质,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外国留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有效地展示隐藏在汉语背后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并传达给外国学生,使外国学生语言学习与文化学习具有同步性,不仅是表面上让留学生掌握汉语,更是建立相同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能够大大提升中国文化和外国文化的融合度。通过第二课堂提升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可和认知程度,是学习中国文化从而传播中国文化的继续和延伸。

三、研究吟诵古诗词课程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教学方法

吟诵是我国传统的读诗、读词和读文的方法,是我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也是公认的中国文化独特魅力之一,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吟诵方法的规则叫作“一本九法”,“一本”指声韵含义,吟诵之本,运用声韵的手段传达文字的寓意;“九法”指入短韵长、虚实重长、依字行腔、依义行调、平长仄短、平低仄高、模进对称、文读语音、腔音唱法九种吟诵的方法。留学生吟诵教学在高职院校第二课堂的教育研究与实践,就是将古代传承下来的吟诵教学方式应用在对外汉语教学上。

吟诵教学过程中,从留学生入学时的第一天起,前期为熟悉吟诵古诗词的部分,笔者在第二课堂适当融入吟诵教学法时,由老师先带着学生进行普通话吟诵,并且对吟诵的古诗词进行少量讲解。

古人有时将吟诗吟文称作“吟唱”,称作“歌”或“歌咏”。如,陈琴调,《木瓜》(选自《诗经·国风》)。吟诵的过程就是理解的过程,反复吟诵、反复琢磨,直到自己对诗词有所理解为止。外国学生通过对吟诵的学习,能够背诵、理解、审美、创造、快乐和想象一起进行。这样的课程安排能够积极调动外国学生对中文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吟诵在对外汉语教学理念的研究推广,加强外国学生学习吟诵,深入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并能改变以往对外汉语教学古板的教学方法。

四、留学生吟诵教学在高职院校第二课堂的实践研究

留学生吟诵教学在高职院校第二课堂的教育研究与实践过程中,我们研究小组以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职业技术学院2018年春季“一带一路”留学生班为研究对象,共有留学生21人,他们均为男生,他们分别来自孟加拉国、巴基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尼泊尔。其中来自孟加拉国的留学生有12人,来自巴基斯坦的有2人,来自乌兹别克斯坦的有6人,来自尼泊尔的有1人。这21名留学生年龄最小的只有18岁,最大的也只有24岁。他们在来中国之前从来没有学过汉语,可以说是汉语零基础,将在学院进行半年的汉语学习。

作为语言生,这些学生在来中国之前从没有学过汉语,他们在这里学习汉语的时间只有半年。他们性格活泼,喜欢运动,对中国文化如饮食、戏曲、武术、书法等很感兴趣。平时对老师彬彬有礼。

尽管大多数留学生觉得汉语很难学,但是他们对汉语学习有浓厚的兴趣,有一部分学生非常喜欢写汉字,尤其是乌兹别克斯坦的6名留学生,他们团结一致、学习刻苦,学习自觉性强。但是仍然有个别的留学生难以消除对汉字學习的畏难情绪。

以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18年春季留学生班为例,通过对留学生的采访资料整理,了解本届留学生的中文基础情况,笔者针对他们设计了相关课程。第一次的对外汉语教学课堂上,我首先让大家一起来学习《木瓜》(出自《诗经·国风·卫风》)。课堂上我选用了陈琴老师的吟诵调,容易上口,难度小,旋律好听,引起了大部分留学生的兴趣。将《木瓜》的吟诵连续播放三遍之后,留学生感受到了吟诵的气氛,这样的教学设计能够从视听上引起学生的关注,听第四遍时我提出要求让学生一起跟着录音学习。一开始很多学生并不习惯这些腔调,大多数留学生却觉得很新鲜、很有趣,有的惊讶原来中文还可以这样读,还有的学生不适应,总是忍不住笑。

要让学生接受一种全新的中文学习方式方法,尤其还是对留学生来说更加困难的古诗词方面。虽然有困难,但并非不可能,对外汉语老师有责任和使命传承中国的优良传统,传播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古诗词。于是之后的课堂我尝试让留学生习惯吟诵的方式,一句一句到一段一段吟诵,学习氛围之下,觉得好笑的学生也会跟上来。在这一部分的教学研究中,我认为吟诵教学的关键点是老师首先要会、要有热情,甚至必要的时候可带有表演的色彩,再加以细心地引导,方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

为了让学生习惯吟诵读书法,学会《木瓜》的吟诵后,我继续让大家学习吟诵《礼运大同篇》,约四、五节课后大家便学会连贯地吟诵两首中文诗,在留学生开始熟悉接受这两首古诗词后,我再对诗词中的含义进行讲解,留学生对中文汉字深层次的理解便可以更进一层,而之后的中文教学也会显得容易许多。由此可见,“吟诵是高效的学习方法,吟诵诗词不但记得牢,而且有利于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还有的留学生每次吟诵完古文后,走路、吃饭的时候,头脑总是不自觉地想到吟诵的调子,自动回放吟诵的画面。

吟诵方法记忆汉语古诗词,是文字能量的积累过程。其中一位来自乌兹别克斯坦中文名叫巴金的学生说,他和同寝室的同学在不知不觉中喜欢上了吟诵,寝室里的留学生随口而出的都是吟诵诗词,这种自娱自乐的方式连他自己也始料未及。所以,吟诵经典能达到自我教化之功,自然属于中文教育的一种成功。

一开始教从未学过吟诵的学生,我先让他们模仿、跟读,不讲吟诵规则。当学生能吟诵一些诗文后,再讲解吟诵的基本原则。自从对外汉语教学课堂引入吟诵方法教学以来,课堂气氛更活跃,学生精神更集中,中文水平有所提高,对汉字的学习也相辅相成,留学生自觉吟诵汉语古诗词,和中国学生交流探讨学习经验,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最终把吟诵搬上了舞台,受到了四川电视台等多家媒体的高度关注。

五、结语

高职院校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第二课堂不只是第一课堂的简单延伸,它更是助推留学生深入了解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与第一课堂汉语学习并行的独立的教学平台。通过第二课堂教育,可以更有效地提升留学生汉语听、说、读、写的能力,提高留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留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感悟。将吟诵教学融入留学生第二课堂的过程,针对对外汉语教学浮于表面,设计以吟诵为主要教学方式的课程内容,通过吟诵古诗词,让外国留学生掌握简单的吟诵方法与规律,轻松记忆中国古诗词,理解古诗词的意义,实现中国文化的深层次输入。

参考文献:

[1]陈思琦.“一带一路”下对外汉语教学的新方向[J].课程教育研究,2016(10).

[2]管甜明.吟诵教学:古诗词教学新方法[J].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2016(10).

[3]吴峥.国学教育与对外汉语教学浅论[A].吟诵经典、爱我中华:中华吟诵周论文集[C],2019.

[4]胡炯梅.跨文化交际中折射出的文化差异研究:基于中亚留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案例分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6,14(3).

◎编辑 马燕萍

猜你喜欢

第二课堂留学生汉语
“第二课堂”课程化建设路径探究
01—02合刊
学汉语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高职院校第二课堂学分认定制管理的有效性研究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与拼音
成长课堂
北京外国留学生的规模与结构
浅谈汉语学习中的“听”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