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文素养:职校英语教师核心素养的基础

2020-08-20胡海燕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52期
关键词:职校人文核心

胡海燕

[摘           要]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是落实党的立德树人教育方针的具体表现,同时也为教师核心素养发展指引了改革新方向。職校英语以培育实用人才为目标,而实际教育中却存在哑巴式英语、中国文化失语等现象,解决培养目标与现实教育间矛盾偏差的关键是提升职校英语教师的人文素养。从文化素养、价值取向、师德修为、人文情怀等层面探寻人文素养的内涵。

[关    键   词]  职校;英语教师;人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52-0084-02

一、核心素养的提出和意义

我们正处于一个开放、互动、共享的互联网信息时代,教育充满机遇也蕴含挑战,教育变革正打破原有学校教育的生态平衡,实现教学环境、教育方式、教学内容的重构。近十余年,我国教育课程改革理念在经历实践探索到理论完善再到实践推行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更迭前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继“素质教育”“三维目标”之后提出的概念,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1]。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将其界定为: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包含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为人文底蕴等六大素养。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顺应新的教育环境提出的理念,既不是老调重弹,也绝非腾空出世。核心素养是落实党的立德树人教育方针的具体表现,是构建宏观教育理念与具体教学实践的中间桥梁。它能帮助教育工作者更加明确未来教育的育人方向,明确教育目的是培养具备什么品格和能力的人,深入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具备引领教育改革的重要意义。

二、核心素养统领教师专业发展新方向

任何一种教育改革,其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推动教育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根本出发点是具体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改变了传统教育的结构,实现知识教育转向素养培育,知识课堂转向基于关系的课堂,知识本位转向学生本位的过渡。

作为教育的组织者、引领者、参与者,教师是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要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教师首先需要匹配相应标准的核心素养以完成有效对接。其次,教师核心素养不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复制品,它应当以其为基础,在实践过程中动态变化,不断调整以满足培育不同层次、不同学科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再者,核心素养聚焦于人之生命成长的内核,又发散于生命成长的外延[2]。它需要教师专业素养的全面提升,更要求教师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的转变,在合理批判和创造性构建中形成适应时代的教师核心素养体系。

三、职校英语教师核心素养的基础:人文素养

职校英语,是一门以培养实用型交流人才为目标的学科。随着我国国际影响力的显著提升,我国英语教育跨文化传播的重要性亦愈发凸显。《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明确提出:要求学生不仅掌握语言知识,更应具备语言对外输出本土文化的实践运用能力。而现实教育中,学生更多的是接受英美文化的单向输入,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语言输出显得根底不深,职校英语教育中“中国文化失语”现象普遍存在。这有悖于学科培养目标的初心,也偏离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育方向,成为职校英语教育亟须解决的难题。

中国文化失语归根结底是文化认同缺失与文化自信匮乏的表现。职校英语教师作为传播多元文化的组织者,理应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充分的认同与了解,具备多元文化思维,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中西方文化差异,提升文化认同感。进而用英语传播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实现英语教学推动中国文化对外交流的根本目标。因此,要解决职校英语教育中的文化失语现象,英语教师人文素养的提升显得尤为关键。

四、职校英语教师人文素养的内涵

教师人文素养是教师所具备的文化素养以及在日常行为中体现出来的思想、道德、精神、思维等各方面的素养和修为,是文化素养、价值取向、师德修为、人文情怀等多方面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职校英语教育要实现培养跨语言传播中国文化实用型人才的根本目标,首先就要缓解职校英语教育中中国文化失语现象,需要以教师人文素养为抓手,以点带面地辐射到教师核心素养的方方面面,帮助教师真正成长为博古通今、信仰坚定、德行兼备、引领学生成长的跨文化教育工作者。

(一)文化素养

教师文化素养包括语言、文学、历史、政治、艺术及教学能力等多个领域的知识,是各种科学文化知识与教学能力素养的总和,也是其他素养形成的基础。职校英语教育中,产生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课堂教学中缺乏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教学内容完全被西化,教学环境浸泡在西方文化中,单向文化输入取代跨文化交流,脱离中国国情的英语教学,学生无法用英语对外介绍中国文化,偏离了职校英语教育的初心。

无论是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角度,还是从培育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层面,教师都应当注重自身文化素养的沉淀。不仅要熟悉本专业学科知识,还要具备从本学科到超学科再到跨学科的知识整合能力[3],知识的传授不能只追求某一个点,而应该是一个点点相连的知识区块链。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加强通识类课程的学习,加深学科理论知识的积累,提高将中国传统文化与英语教育深度融合的能力;加强思政教育的学习,强化思想认识。除掌握扎实的学科素养外,教学能力素养也同样重要。教师应当具备较强的课程意识,既要有创新的课程设计能力,也要有高效的课程执行能力,能针对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学生,合理调配教学资源,展开个性化教学。帮助学生客观理解西方文化的同时,深刻了解本国文化,弥补学生本土文化知识的匮乏,真正实现跨文化交流教学。

(二)价值取向

教育具有人本价值和社会价值双重功能,教育的本质就是育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要在堅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教育要引导学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要坚守培养人才的本分和初心。教师作为教育之本,教师的理想信念和政治方向对学生的人格形成、价值取向有着深远的影响。

教师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教师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思想教育的主体,其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学生的思想成长。教师要不断锤炼高尚师德,用正确的价值观引领学生的思想成长。尤其作为英语教师,不能否定本土文化而盲目推崇西方文化,要引导学生在批判中学习,认识文化形成具有地域差异性,学会中西文化结合,西为中用。

其次,要对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写入宪法是用法律推动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生动实践,也成为公民日常行为的活动准则。作为职校英语教师,思想、行动都要对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职校英语教学的结合点,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加深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提升文化自信,将核心价值观培育渗透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引领学科核心素养,帮助学生加深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形成“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价值认同。

(三)师德修为

老子云:“天地万物生于道,成于德,德源于道。”生命的根本意义是尊道贵德、修德合道。治世先治身,治身先治心,治心先明道[4]。教师的职业道德即为师德,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师德修为是教师道德观念、道德情操和道德品质的综合体现。

爱岗敬业、依法执教是师德修为的基本要求。教师要始终牢记职业赋予的神圣职责,以高度负责、饱含热情的态度完成每一项教学工作。依照法律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教学培育始终同国家方针政策保持一致。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是师德修为的本质要求。教书是手段,育人是宗旨。教师要严谨治学,不断探索教育教学新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在教学中,体现良好的学风和教风,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言行统一。思想上,发扬奉献精神,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为学生做出榜样示范。终身学习是师德修为的内在要求。学而不已,阖棺乃止。在这个技术革命带来知识突变的信息时代,学习化社会要求教师将终身学习观念根植于心,并成长为学习型教师。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更新构建知识结构,使学习成为教师生存和发展的方式,实现自我持续发展。

(四)人文情怀

教师的人文情怀是教师对社会、学生及自我的一种情感态度和包容胸怀,表现为教书育人的家国情怀、臻于至善的人文关怀和自身向度的自我关怀。

教师的家国情怀是教师对教育事业表现出来的大爱,是对国家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的集合。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神圣职责,教书是知识传递的表征化过程,育人是实现教育本真的过程,二者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教师要把教育事业和国家发展相结合,按照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目标,以甘于奉献的姿态为国家教育事业贡献力量,以行动彰显炽热、有信仰、有担当的家国情怀。

臻于至善的人文关怀体现在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尊重个体差异、引导理想信念等方面。始终以立德树人、促进其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为旨归,构建以人文关怀为精神内核的生命教育。正确认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本着客观公平的态度同学生进行交流。在语言学习、情感与个性发展上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培养学生的独立精神,传递平等、自由、仁爱的人本主义思想。

自我关怀是教师了解自我、关爱自我的方式,教师不仅要会教书、育人,也要学会育己。作为社会独立存在的个体,教师承受着多方面的压力,长期积累的焦虑、职业倦怠等情绪时常会让教师陷入困顿不安的境地。一个不懂关爱自己的人何谈关爱他人?因此,教师要学会自我倾听、自我调适,适度调整情绪,做出客观判断,采取可行的解决策略,探寻内在的自我需要。身先为范,行为教育感染学生,指引其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林崇德.构建中国化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

[2]杨继利,王思方.教师对待核心素养应该避免两种态度[J].教学与管理,2019(5).

[3]谢凡,陈锁明.聚焦教师核心素养 勾勒“未来教师”新形象[J].教师,2016(11).

[4]老子(春秋),富强译注.道德经[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6-06.

◎编辑 王亚青

猜你喜欢

职校人文核心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在职校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
职业学校名师的界定
让职校师生的心更敞亮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人文社科
每月核心经济指标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