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智慧课堂个性化教学质量提升策略

2020-08-20吴风波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52期
关键词:个性化教学质量智慧

吴风波

[摘           要]  随着信息化建设在高职院校中的不断推进,构建智慧课堂成为当前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而当前社会对于职业人才的需求标准也在不断更新,因此推动个性化教学的发展,提升教育质量,同样是高职院校需要强调的关键问题。在此背景下,通过分析传统环境中个性化教学存在的冲突与矛盾,进而探索智慧课堂建设对個性化教学的影响,并由此提出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策略。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智慧课堂;个性化教学;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52-0022-02

孔子提出“因材施教”教育思想,布鲁姆提出“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凯勒提出“个性化教学系统”学说,虽然时代在进步、教育在发展,但个性化教学一直都是教育专家与学者强力倡导的教育理念,而随着信息化教学的不断发展,传统课堂环境难以满足个性化教学有效实施的需求,因此必须要通过强化智慧课堂建设而提升个性化教学的水平与质量。

一、个性化教学在传统课堂中面临的问题

个性化教学是以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为基础设计的教学方式,其强调以学生的个性特征为依据,采取适合的策略、内容、活动方式、评价形态等,实施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该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推动全体学生的发展,但是其实施条件也相对烦琐,尤其在传统课堂环境中,已经出现了如下几个重大问题。

(一)统一性学习要求与个性化发展产生冲突

在传统教学中,学习要求具有统一化的标准,无论学生的水平与能力如何,其教学大纲、教材内容、教学目标都是统一固化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统一的标准推动了教育公平,但是却与个性化教育产生了直接冲突,一方面不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另一方面缺乏对学生个性的尊重与鼓励,使得学生的职业发展道路受到阻碍,甚至还会影响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体系。

(二)大班教学形式与个性化小班教学相矛盾

在传统的教学环境下,大班教学是普遍现象,尤其在高职院校之中,很多学科都通过大班教学的方式,弥补师资力量的不足,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但从教育高效原则来说,小班教学更符合个性化教学的培养模式,学生人数过多不仅会导致教师无法关注到学生的个性发展,而且会失去对个性培养的机会与空间,造成个性化教学成为理想状态,难以实际落实。

(三)教师精力不足以维持系统化的学情预测

个性化教学是遵从学生差异的教学模式,这需要教师对学生开展全面性、系统化的调研与了解,只有充分掌握学生个体的学情基础,才能实现“因材施教”;同时在课堂教学期间,教师还需要与学生建立完整的交流途径,由此才能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实时进行教学干预与引导,达成“以学定教”的目的。但是在传统教学环境中,需要教师付出大量的精力,尤其在大班教学之中,沟通交流途径、学生档案、形成性评价平台等都将成为个性化教学实施的关键因素。

二、智慧课堂建设对个性化教学的影响

根据上述情况可知,在传统课堂教学环境中,个性化教学模式难以实现,但是随着信息化建设的推进与发展,智慧课堂建设则成为改变当前教育环境的关键因子,在此契机之下,智慧课堂将对个性化教学产生巨大影响。

(一)为个性化教学模式构建提供条件

随着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的发展,现代教育已经进入了智能时代,而智慧课堂建设也从1.0时代发展至3.0时代,在当前的智慧课堂之中,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成为重要的辅助技术。一方面,大数据技术可以通过对教师教学以及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进行记录,进而运用人工智能展开数据分析,由此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学生的学情,同时辅助教师完成相对应的教学完善与反馈干预;另一方面,通过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的配合,还能针对学生个体的学习情况,自动推荐符合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资料,让学生具备独立的学习与发展路径。在此环境之下,教师即可轻松构建个性化教学模式。

(二)为个性化教学质量提升创造环境

在智慧课堂环境中,个性化教学的课前、课上以及课后三个阶段都将具备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作用。首先,在课前,教师可以运用智慧课堂相关技术,及时了解学生的个体情况,并且合理制订具备层次性的教学目标,准备具有个性的预习资料,学生完成预习后,还能搜集其任务完成情况的反馈。其次,在课中,教师可以借助分组、分层、个体指导等方式,将教学任务进行分配,实现分层分屏教学;同时还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等形式,为学生提供个性表达的空间。在课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课中学习情况,布置个性化的作业任务,同时还能实现多元化的过程性评价。由此可见,智慧课堂可以通过环境、方法以及技术等方面的支持,提升个性化教学质量。

三、智慧课堂中个性化教学质量提升的具体策略

在智慧课堂背景下,个性化教学模式的构建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因此在提升其教学质量的策略探究中,同样以此三个环节为突破,探索提升高职个性化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一)制订分层目标,提升教学针对性

在以智慧课堂为基础环境的个性化教学模式中,制订分层目标并准备个性化学习资源是课前的重要活动。在传统教学环境中,教材是教师主要的教学材料,但是在智慧课堂环境中,教师可选择的资源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包括优质的微课视频、慕课资源、教师自制教学视频、网络多媒体资源、线上习题库、模拟仿真软件等,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目标的引导与资源的优化分配,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

首先,教师应根据大数据,对学生一定时间段内的表现进行分析,判断学生的基础能力,并将学生划分为基础层、发展层以及优秀层三个层级,学生的能力依次提升。其次,按照分层结果,设计两个类型的预习任务。其一为通用任务,要求全体学生在观看预习微课视频之后,完成该任务内容,一般任务难度较低,具有基础性。其二则为分层任务,分别针对三个层级的学生设置三个不同难度的任务,基础层任务应当以课本内容为基础,主要考查学生对基本理论与概念的掌握能力;发展层任务则具备层次感,引导学生从概念掌握到思维扩散发展;优秀层任务则需要具备挑战性与实践性,要求学生可以运用知识解决实际或拓展型问题。最后,在各层级学生完成相应的任务之后,学生可以通过线上平台建立讨论组或层级讨论组,学生需要合理提出预习中的质疑与问题,通过组内的探讨与交流进行解决;同时也可以通过跨分组讨论,由优秀层学生指导发展层与基础层学生,实现学生之间的互助。此外,学生预习的数据信息还可以及时反馈,为教师提供课堂教学的参考依据。

(二)合理分配任务,提高教学合作性

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活动是为学生个性表达提供的主要空间,而借助合作形式推动活动任务的完成与实现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手段。教师应掌握良好的项目活动设计能力,通过智慧课堂所提供的技术环境条件,创设符合学生认知的项目案例,同时将項目活动的任务进行分化,以合理分配任务的方式,推动学生之间的有效合作,进而既可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又可以让学生都能得到发展的机会,实现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第一步,教师应创设项目活动,一方面可以将当前的社会讨论热点、学生的关注对象等作为活动内容,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多媒体创设真实情境、运用仿真软件虚拟项目工程等,为学生提供可个性探索的活动核心。第二步,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一般需要依据项目活动的特征,采取异质分组或同质分组原则,以学生的三个层次为基础,设定学生小组,并在组内选拔组长,负责组内秩序协调工作。第三步,教师依据分组原则,将设计好的项目任务进行分配,可以采取智能推送方式,依据学生所在层次,使其接受不同的任务。第四步,在学生小组完成任务之后,优先在组内进行讨论交流,并整合项目成果,达成统一认知;而后则将小组成果上传至平台展示,每个小组选拔代表进行成果介绍与分析,同时其他小组成员可以展开评价与提问,通过小组之间的交流,进一步推动学生之间的个性思维碰撞。最后,教师再进行总结归纳与评价,一方面要将本课的知识重点以及学生的普遍性错误再次进行强调;另一方面要点明各小组成果的优势与不足,并为他们提出改进的意见。

(三)创建智慧平台,完善教学技术性

完整的教学过程必然包含课后的教学内容,其一,教师应为学生布置作业,通过作业的方式,推动学生进一步内化知识、拓展视野;其二,教师要为学生设计课外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探索提升其应用水平;其三,教师要优化教学评价体系,突出评价的过程性。通过以上三个环节,可以完善个性化教学的整体性,同时也是促进教学质量提升的必要手段。

对于课后作业而言,随着智慧课堂的构建,教师不再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设计题目,而是可以利用当前的习题App智能软件,一方面,其难度具有分层标记,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层次进行针对性推送;另一方面,很多学科的习题可以通过自动更改参数的方式,避免学生作业抄袭,不仅可以提升作业的实质效果,还可以为教师减轻压力。对于实践活动,教师则可以通过计算机模拟软件,结合学生不同的兴趣点,创建不同的研究课题,让学生的个性随着自身的兴趣发展。对于教学评价体系,教师则可以借助网络,搭建实时评价平台,一方面,学生层次不同,其评价的侧重点不同,以达成更好的激励效果;另一方面,还需要突出过程性,将评价分为课前、课中以及课后三个阶段,评价的内容则要包含学生的个体表现、团队表现、态度表现等各方面,由此实现更科学合理的评价,让学生可以根据评价结果有序进步与自我完善。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个性化教学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而智慧课堂则可以为其构建教学模式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教师则需要全面掌握智慧课堂的辅助教学手段,坚持个性化教学理念,通过对课前、课中以及课后三个阶段的完善,有效促进个性化教学质量的稳固提升,进而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许吉.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设[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0,30(2):58-59.

[2]严莉.大数据在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质量多元评价体系中的研究与分析[J].科技与创新,2020(13):134-135,137.

[3]林胜强.智慧课堂环境下个性化教学模式探究:以高职英语口语课程为例[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9,21(4):17-20.

[4]郭巍巍,郭航.基于“互联网+”语境下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提升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7):62-64.

◎编辑 李 争

猜你喜欢

个性化教学质量智慧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为小学英语个性化合作学习单做加法
谈如何提高初中历史线上直播的教学质量
同桌宝贝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
校本课程开发的个性化问题探讨
呼唤雕塑家创作的个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