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那些打破天花板的——“黑马”

2020-08-20黄迪

睿士 2020年8期
关键词:非裔黑马时装

黄迪

在非裔男子George Floyd被警察暴力执法致死之后,声势浩大的Black Lives Matter运动席卷全球。随之,一张写满时下为新生代追捧的品牌的海报在社交媒体上蹿红:A-Cold-Wall*、Pyer Moss、Fear of God、Fenty、Telfar、Martine Rose......这串名单的每一個名字背后都有一位黑人身份的品牌主理人。

随着多元化运动愈演愈烈,少数族裔在时尚行业中拥有了更多崭露头角的机会,然而享有公正待遇对于黑人群体而言依旧任重道远:黑人设计师在Voguerunway.com展示的所有时装设计师中只占1%的比例;在以多元著称的纽约时装周上也只占10%的比例;众多大型时尚集团中,仅有Coach的母公司Tapestry拥有黑人首席执行官。长期以来,非洲裔的身份令黑人设计师一度游离于圈外,即便跟随历史大河沉沉浮浮,纵观历史,黑人设计师却从未缺席。在关注时下新闻的同时,我们也应从时装史的角度回溯过去,重新审视黑人设计师在时尚设计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

上个世纪80年代,设计师Willi Smith和他的姐姐ToukieSmith留下了一张合影。Willi Smith以纽约客的时髦造型为灵感,创立了独树一帜的“街头时装美学”,也成为历史上第一位同时拥有男装和女装支线的设计师。

废墟里的奇迹之花

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黑人种族的命运,战时劳动力短缺为黑人打破专业行业的藩篱提供了社会条件,但成为一等公民的梦想依旧道路漫长。

第一位打破沉寂的黑人设计师是出生于1906年的女性设计师Zelda WynnValdes。上世纪40年代,她在寸土寸金的纽约百老汇租下一间铺面开设工作室,专门为明星定制手工演出礼服,也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真正意义的黑人设计师。1948年,Zelda的才华被《花花公子》的创始人Hugh Hefner发掘,为他旗下的男性杂志和俱乐部设计了风靡全球的“兔女郎”形象,至今仍然是无人超越的经典IP。哪怕在Louis Vuitton2009年秋冬季的秀场上,Zelda的设计依旧被时任创意总监Marc Jacobs致敬,但她的名字却始终鲜有人知。

Ann Lowe是与Zelda同时代的另一位礼服设计师,同样默默无名的她也留下了被历史铭记的作品。1953年,彼时的社交名媛Jacqueline Bouvier即将与著名政客John Kennedy结为伉俪,就在婚礼前的一个半星期,她的婚纱被洪水意外毁坏,导致她不得不向技艺精湛的Ann Lowe寻求帮助。尽管这件仅售500美元的婚纱成就了Jacqueline的高光时刻,但当这位第一夫人被问及服装出自何处的时候,她却以“一位有色女裁缝”代称Ann Lowe的全名,当时所有的媒体都注意到这件非同凡响的礼物,却仅有《华盛顿邮报》给予了Ann Lowe应有的赞誉。

在当时美国的社会环境下,种族隔离政策依旧未被废除,大多数非裔美国人无法与白人上一样的学校、进一样的餐厅、用一样的厕所、喝从同一个饮用水龙头流出来的水、坐公交车上任何一个位置,即便拥有过硬的业务能力以及被后人津津乐道的传世之作,这些设计师的名字却始终在时尚文化中被人有意无意地忽略。他们努力工作的目的很大一部分不是因为名利的驱使,正如Ann Lowe在1965年的一次电视采访中说的那样:“当时我只是想证明黑人也能成为重要的服装设计师。”

跻身主流的时代前浪

上世纪60年代标志着民权运动的开启,期间出现了一批像Martin Luther King这样的民权运动家。《我有一个梦想》中振聋发聩的口号迫使美国人不得不张开双眼面对黑人的存在和他们与生俱来的多样性。许多优秀的黑人时装设计师也被挖掘,他们以卓越的才华彻底坚定了这样的观点和事实。

发迹于曼哈顿的Arthur McGee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1951年,出身于裁缝家庭的Arthur前往纽约著名的Fashio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纽约时装学院)进修配饰与时装设计专业,并以优异的成绩取得了奖学金。毕业前夕,校长建议他可以试着去做缝纫机压线工,因为没有公司会聘请黑人设计师。

这样“善意的提醒”伴随着Arthur早期的职业生涯,直到上世纪60年代缘于黑人文化的Disco和Funk音乐突然走红。Arthur的作品以大量夸张的亮片、鲜艳的撞色著称,与当时的时尚趋势不谋而合。他不但建立了自己的公司,产品也售往包括SaksFifth Avenue、Bloomingdale's和Bergdorf Goodman等纽约顶级的奢侈品百货。

黑人文化作为亚文化的分支悄然兴起,也塑造了像Willi Smith这样的重要人物。作为为数不多能就读于Parsons The New School for Design(帕森斯艺术学院)的黑人设计师,Willi以纽约客的时髦造型为灵感,创立了独树一帜的“街头时装美学”,也成为历史上第一位同时拥有男装和女装支线的设计师。

上世纪80年代中,他的品牌年销量高达2500万美元,被《纽约时报》誉为史上最成功的非裔设计师。他的设计理念体现了当时非裔在时尚圈地位的解读与抵抗——“我不为女王设计衣服,我为平民们设计。”

随着黑人群体自我认同的觉醒,更多的黑人设计师在时尚圈拥有了一席之位,但依旧难以打破种族天花板。即便拥有耀眼的履历和经验,但黑人依旧很少有成为高级设计师和设计总监的机会,甚至会被招聘人员直接拉入黑名单,导致没有稳定的职业前景。另外时尚公司的投资财团基本都被白人垄断,比如被众多明星推崇、被媒体誉为“前景最好的设计师”Charles Harbison因为缺少投资人,处于歇业状态,这样的状况直到21世纪都没有好转。

2009年,Ar thurMcGee的设计在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展出。

Louis Vui t ton2009年秋冬季的秀场上,时任创意总监Marc Jacobs重现源自Zelda WynnValdes的经典“兔女郎”形象。

Charles Harbison在2015 MADE时装周上所呈现的静态展。

黑人女性设计师AnnLowe和她的试衣模特Alice Baker。

来自娱乐圈的破竹之势

自上世纪70年代Hip Hop文化于纽约Bronx区诞生,它的发展始终与美国黑人群体寻找身份认同的脚步牵绊着。嘻哈文化如今成为欧美娱乐圈的焦点,与之呼应的街头造型也成为年轻一代追逐的主流。以歌手身份成名的非裔名人凭借强大的个人影响力出圈,在时尚行业成为一道不可忽视的风景线。

据Lyst最新发布的权威报告,在入选2019年第二季度最受消费者欢迎的前二十个品牌中,除Fendi、Saint Laurent、Burberry、Givenchy、Balenciaga和Gucci等奢侈品牌外,还包括最新与黑珍珠Beyoncé时尚品牌IvyPark达成合作的adidas以及Kanye West的个人品牌Yeezy。

事实胜于雄辩,Beyoncé不但是摘得22项格莱美大奖、拥有最高身价的黑人女歌手,也是坐拥1.49亿Instagram粉丝的社交红人。在粉丝经济的作用下,“Beyoncé x adidas”联名系列一经发布,搜索量在24小时内飙升2700%。同样擅长“破圈”的还有全球最成功的说唱歌手之一Kanye West,他的才华和影响力可不止在音乐领域,其个人主理的生活方式品牌Yeezy已经成为当代潮流文化的符号。虽然大众对Yeezy的设计风格褒贬不一,但其折射出的

多元价值观与社会责任感才是征服新生代的原因。行动大于一切。George Floyd事件发生后,Kanye West现身在芝加哥Black Lives Matter游行示威活动的队伍中。迄今为止,侃爷已经为慈善机构捐款200万美元,并设立529个大学储蓄基金,为包括George Floyd女儿在内的黑人家庭子女提供助学帮助。此外,他还承诺为其他两位受害黑人Ahmaud Arbery和Breonna Taylor支付诉讼费、用,并且还会为家乡黑人企业提供经济援助。

2019年,业内最权威的机构之一CFDA(美国时装设

计师协会)颁布了影响全球的28位黑人时尚人物,除了Kanye West之外,还有Rihanna、A$AP Rocky等非裔明星位列其中。像Yeezy这样的明星品牌不但带动了更创新的营销思维,也增加了黑人群体的话语权。在以音乐产业为代表的流行文化角落,黑人早就站在了创意人士阵营的中心。黑人明星的跨界操作不但加速了时尚产业的种族多样性变革,也将自身的品牌带入亚洲、欧洲等更广阔的市场。他们向全世界发出告示:有色人种设计师也可以敲响顶尖时尚圈的大门。

全球最成功的說唱歌手之一KanyeWest极其擅长“破圈”,2016年,Yeezy Season 3及 Kanye West 当时的最新大碟 《TheLife of Pablo》在纽约麦迪逊广场花园一同揭幕,将时装秀现场以演唱会舞台方式呈现。

时至今日:手握更洪亮的话筒

如今,种族多元化已经成为时尚文化不可忽视的“政治正确”,少数族裔拥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更多科班出身的非裔设计师在更权威的舞台上崭露头角:2019年,非裔设计师Thebe Magugu获得第六届LVMH青年设计师大奖第一名;2018年,以批判现实和反叛设计出名的Pyer Moss设计师Kerby Jean-Raymond摘得美国CFDA时装设计师协会大奖;2017年,该奖项的冠军是同为非裔的Telfar Clemens。

“后浪”们的崛起不但为非裔群体争了一口气,也意味着他们的专业度和行业地位足以进入知名时尚集团的决策层,而近年来许多大品牌的“歧视风波”根本原因就在于黑人高管的持续缺失——虽然Prada和Gucci的母公司开云集团纷纷制定了针对反歧视的包容性政策,但这些举措更像是应对公关危机的手段,只有当多元化融为日常运营和商业策略的一部分时,时尚行业才有可能迎来真正的变革。

其实早在2015年,纽约时装品牌DKNY以前瞻性的眼光邀请非裔设计师Maxwell Osborne与他的亚裔搭档Dao-Yi Chow担任品牌的创意总监,这对设计双人组同时也是风靡纽约的男装品牌Public School的创始人,他们的品牌与DKNY一样根植于摩登的纽约文化,更年轻的视角能够赋予DKNY新的生命。此次任命并非强调人种上的多元化,而是两代杰出设计师之间的碰撞与互补。

优秀的人才无需标榜自己的肤色也同样能获得认可,这一点被LVMH大奖获得者Shayne Oliver诠释得淋漓尽致。Shayne Oliver于2006年创立了风起云涌的男装品牌Hood By Air,其代表性的超大号T恤、哥特式的印花图案和黑底白字的大logo风靡全球,奠定了千禧年街头时装的基调。

2017年,被誉为“极简时装鼻祖”的Helmut Lang聘请Shayne Oliver为首届特别项目设计总监。Helmut Lang到底有多牛?正如时装圈内广为流传的那样:“没有Helmut Lang就不会有Celine,不会有Raf Simons,无论你来自哪家时装屋,办公室里一定挂着一件Helmut Lang的单品随时等着被效仿。”设计师Raf Simons、Rick Owens、Kanye West都曾公开宣称过对Helmut Lang的致敬与崇拜。

但是因为创始人的离任和经营不善等问题,Helmut Lang一度失去了品牌昔日的光环。2017年,全新改版的Helmut Lang又一次高调地回到大众视野中,试图与一系列艺术家合作挽回品牌颓势。Shayne Oliver便是“复兴计划”的第一个合作人选。

谈到选择Shayne的理由,品牌的常驻编辑Isabella Burley表示:“Helmut Lang身上那种先锋性和打破传统的能力Shayne Oliver恰巧具备,同时我一直在找能代表年轻一代的设计师。所以,Shayne Oliver无疑是最合适的那个。”

长期往返于巴黎和纽约之间,Shayne Oliver善于捕捉小众的青年文化,通过中性的品牌概念表达对权力、种族与性别的态度,他的风格与其他优秀设计师都不相同,却都有共同之处:在全球化的语境下拥有辐射不同信仰、不同肤色、不同价值观的超强影响力,设计师本身的肤色却显得并不那么重要了——21世紀最具颠覆性的时装设计师之一Virgil Abloh更是这条金律的践行者。

很多时尚爱好者最初认识Abloh是通过他创立的品牌Off-White,大部分人即便没有买过他设计的衣服,也一定见过那条飘逸的黄色尼龙带和标志性的白色“斑马线”。这位被誉为“爆款制造机”的80后黑人小伙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父母都是来自加纳的移民。与大部分成功的时装设计师不同,Abloh从未接受过正规的时尚训练,大学期间是一名不折不扣的“工科男”。在进修建筑学期间,Abloh从Prada多次合作的建筑大师Rem Koolhaas的作品展中受到时尚启蒙,业余开始为时尚杂志撰稿,偶尔自己设计一两款T恤。

硕士毕业后,Abloh顺理成章地在一家小型建筑事务所工作,直到Kanye West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彼时的Kanye West还只是一名不太红的说唱歌手,Virgil Abloh主动与他取得联系,提出帮助他设计演出周边产品的想法,二人一拍即合,也成为相互扶持的好友,一起游走于四大时装周,一起去Fendi实习,与时尚主编们一起参加派对,这段经历为后来的黄金发展期打下了基础。

在2015 年,纽约时装品牌DKNY邀请非裔设计师Ma x we l lOsborne与他的亚裔搭档Dao -Y iChow担任品牌的创意总监,这对设计双人组同时也是风靡纽约的男装品牌Public School的创始人。

2013年,Virgil Abloh的新品牌Off-Whitec/oVirgil Abloh横空出世:米兰设计和制造的高级时装混合街头休闲廓形,给墨守陈规的高级时尚圈带来极大的冲击;具有辨识度的超大logo带动了符号消费的热度;当红明星的加持与打破脑洞的跨界联名营销为品牌积累了庞大的粉丝社群;另外,品牌成员如Samuel Ross,Heron Preston,Tremaine Emory等都是杰出的非裔时装设计师,他们不遗余力地将Off-White打造成一个团结的艺术社区。

仅仅过去四年,“Off-White现象”已经成为一种全球热议的效应:在2017年全球时尚品牌人气指数排行榜上,Off-White位居第三,仅排在Balenciaga和Gucci之后;Abloh与Nike的首个合作球鞋系列“TheTen”也于同年启动,自亮相以来一直是奇货可居的珍品,所有产品都会在几分钟内被抢购一空,继续推高人们对下一款产品的期待。

对于很多圈内人来说,Abloh的成功是前所未闻的,Off-White代表了社交媒体正在瓦解了原有的时尚权利体系和设计逻辑——曾经的营销末端变成了设计的最前端,就连蓝血大牌也不得不臣服于这样的商业效应。

2018年3月,法国奢侈品巨头LVMH集团宣布Virgil Abloh将接任旗下奢侈品Louis Vuitton男装创意总监一职,在时尚圈掀起了轩然大波。在过去,奢侈品牌是白人的天下,作为黑人设计师,能够在殿堂级集团LVMH占据如此重要的地位,实在是史无前例,亦标志着时尚界向多元化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

很多时尚爱好者最初认识Vilgil Abloh是通过他创立的品牌Off-White, 大部分人即便没有买过他设计的衣服,也一定见过那条飘逸的黄色尼龙带和标志性的白色“斑马线”。

同年的6月21日,巴黎皇家宫殿花园200米长的彩虹秀道旁星光灿烂,包括卡戴珊姐妹、Kanye West、超模Naomi Campbell、村上隆等1500位时尚名流一同见证了Virgil Abloh主导下的Louis Vuitton2019年春夏季发布会。

这一季的主题灵感来自家喻户晓的童话《绿野仙踪》,花朵图案和明艳的配色背后实则有着更深刻的社会含义。正如故事中四个具有冒险精神的主人公一样,怀揣美国梦的黑人设计师Virgil Abloh打破了肤色和国界,成为顶级欧洲品牌的创意总监。这让有着类似经历的Kanye West感同身受,于是有了发布会之后两人感人的“一抱”。

虽然舆论对这一季的设计风格褒贬不一,但依旧挡不住品牌热度的持续走高。2019春夏系列发售之后,仅东京一家门店的门口就有超过1000人的排队规模;48小时内,它的销量就超出了2017年Louis Vuitton和Supreme聯名的30%,而后者被誉为“Louis Vuitton最突破自我的一次商业营销”。

在最近的“Black Lives Matter”事件中,Louis Vuitton旗舰店遭受了来自抗议者的数次非法洗劫,Virgil Abloh在社交媒体上猛烈地抨击了这种行为,并展示了自己向抗议者的保释基金捐赠的50美元截图,引来大量网友的炮轰。随后,Abloh通过社交媒体道歉并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我是一个黑人,当我申请一份工作时,我很担心我申请不到,我始终保持礼貌和风度,因为在我开口之前,他人对我的评价中十次有九次都是根据我的外表和肤色判断的。每当种族歧视事件发生的时候,我都能理解并感受到那种愤怒和痛苦,我一直支持消除偏见和暴力。”这段话背后的潜台词不言而喻:以暴力抵抗暴力无法从根源上消除偏见,只有才华和实力才能使人主动仰视。

也是由Virgil Abloh开始,一线品牌设计师的皮肤将不再是一种颜色,同时更多黑人设计师已经手握更洪亮的话筒,在时装圈的上游激发了一场文化变革。时尚权威已经转移到那些能够接受多元文化定义,并能付诸实践的人手中。他们的存在还隐喻着社会包容的讯息,诠释了“时装关乎政治”。

时至今日,即便黑人群体已经能在愈发平等的环境下创造自己的价值,但由于秀场与董事会“白人化”、缺乏种族多样性等问题,少数族裔的时装领袖依旧面临着高压的生存环境——其实不仅仅是非裔,拉丁裔、华裔也面临同样的问题。无论是奢侈品牌还是著名的时尚高校,他们有责任在选择候选人阵容时拥有更开放的态度——这不能片面地被归类为“宽容政策”——种族主义让人类分崩离析,时尚多元性的实现需要行业每个环节的参与者和消费者共同推动。只有撇去肤色和国籍,客观、公平地去选择能够代表消费者、为产业的未来付诸实践的人,才会有更多不同类型的人站在山顶,后来的攀登者才不会感到那么无助。

也是由Virgil Abloh开始,一线品牌设计师的皮肤将不再是一种颜色,同时更多黑人设计师已经手握更洪亮的话筒,在时装圈的上游激发了一场文化变革。

备受时尚界注目的Virgil Abloh入主Louis Vuit ton之后的首场大秀,于2018年在2019巴黎春夏男装周上亮相。这一季的主题灵感来自家喻户晓的童话《绿野仙踪》,花朵图案和明艳的配色背后实则有着更深刻的社会含义。

猜你喜欢

非裔黑马时装
1/10非裔美国人身边有人死于疫情
时装
漫画&时装请签收你的儿时梦
放肆玩酷街头时装客
千里马
激活时装新形态
停电
“黑马”与英国首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