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薄弱的原因分析

2020-08-20倪泽飞

青年时代 2020年12期

倪泽飞

摘 要: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薄弱,归根结底,是由于国家教育体系、社会氛围、法律制度、学生个人四个方面共同造成的。这种现象如果继续恶化下去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国家、社会都是不利的,因此要从意识层面,从而进入到行为层面培养大学生的公德意识。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薄弱;原因分析

一、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薄弱

自我国经济得到发展之后,人民的生活水平突飞猛进,但是伴随这种物质条件的提升,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也凸显了出来。尤其是生活在21世纪的当代大学生,他们没有经历过战争、饥荒等磨难,他们没有办法深刻体会到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他们的社会公德意识越来越薄弱。在大学校园内外,总有学生乱丢纸屑、随地吐痰;在公众场合大声喧哗,满口脏话,上网成瘾;只顾蝇头小利,为评优评奖争得面红耳赤;随意破坏、私占公物,浪费水电;攀折花木、践踏草坪,横穿马路;不遵守法律法规,小偷小摸……

以上大学生的失范行为都是意识薄弱的典型表现,并具有两个方面的特征。一是认知意识薄弱。失范行为主体往往持有轻视的态度,从潜意识里认为社会公德不重要,从而不清楚“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是社会公德的具体内容,因此,一方面,即使他们违反了社会公德的要求,甚至是对他人造成了伤害,他们自己也不知道。另一方面,他们对其他人的违反行为是没有评判的,更不会善意地去阻止或纠正。二是行为意识薄弱。即使认识到了遵守社会公德的重要性,但是执行力不强,意志力不坚,易受到反面思想的影响,因为恶劣的人为环境或自然环境而选择违反社会公德。比如,有些大学生即便是知道有些行为不该为,但为了所谓的“合群”或者“兄弟义气”,在某种胁迫的环境下,一起喝酒、打架、斗殴,欺负弱小,损坏学校公物,在厕所门、墙上刻上各种乱七八糟的污秽话语等,这些都是恶劣的人为环境给大学生遵守社会公德造成的阻碍。而有些大学生对遵守社会公德则是有选择性的,为了顾及颜面,他们通常会在公共场合将自己塑造为一名良好的公民,但是当他们确定自己不在相应的监督范围之内时,就会肆无忌惮地随意违反社会公德。

社会公德在意识层面的薄弱,导致了部分大学生失范行为的易发,此类现象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不仅破坏了大学生的整体形象,还阻碍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些质疑批评之声,并非空穴来风,究其根本,是缺乏对社会公德意识的培养。

二、缺乏对社会公德意识的培养

对社会公德的认知和遵守,并非与生俱来,其作为一种道德规范,依靠后天的培养。无论这种培养是在哪一个层面上出现了问题,都会直接导致大学生缺乏社会公德,而这首先表现在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薄弱。对大学生而言,社会公德意识薄弱主要由于学校教育不力、社会影响不够、道德法制不健全、自我管理不足。

在学校层面,高校德育机制僵化。对于目前大多数高校而言,德育作为教育体系的辅助部分,与智育相比,德育同样存在着制度上的缺陷,其表现更为明显:体制僵化,缺乏创新。学校往往是口号上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而在实际中则反倒成了以教师教为主,以学生学为辅。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授课也是千篇一律,甚至照本宣科,教学内容死板,教学手段单一。在德育的考核阶段设置也不合理,德育的占有比远远少于智育,德育的考核内容也不科学,最终导致德育及其考核对于学生的整个学习来讲未能发挥应有的价值,形同虚设。

在社会层面,未形成优秀的社会公德氛围。市场经济的过快发展,而人们的整体素质又未能及时跟上快速发展的速度,由此衍生了官僚主义、奢靡之风、金钱至上、自我中心等不良观念。更为重要的是,这些不良观念极易通过吸引大学生的网络游戏等互联网媒体进行渗透,从而以最简单、最牢固的方式占据大学生的思想。在整个社会氛围中,尤其是尚未形成成熟三观的大学生,极易受到这些不良观念的负面影响,因此社会公德的优秀社会氛围对大学生的熏陶更是无从谈起。

在法制层面,道德法制不健全。社会公德意识的培养既依靠教育维度的支撑,也依赖法制维度的保障,教育是潜移默化的,法制是强制执行的,两者缺一不可。虽然我国《民法通则》中明确写道:“民事活动应当遵守社会公德。”但是仅限于这一个条款,缺乏更为具体的内容,也沒有明晰的细则,十分宽泛。这就给司法操作增加了难度,也让大学生因为缺乏依据,而造成了执行的困难。一旦没有法制的保障,单纯用说教的方式,试图社会公德原则转化为大学生的自觉意识和行动力,效果肯定是不理

想的。

在个人方面,缺乏自我管理。有些大学生为了自己的一时之快,不顾他人和公众利益,遂意破坏社会公德,他们对自己的行为也没有正确的认识,缺乏自我控制的能力,不思进取,意志力弱。例如,在遇到气愤的事情时,他们总是忍不住内心的情绪,不管是否有他人在场,随口就破口大骂,出口成脏;还有些大学生一看到供观赏的美丽鲜花,开得鲜艳,就自私地摘下来占为己有等。这些行为都是自我社会公德意识薄弱导致的,他们不懂得自己的行为虽然不违法,但是损害了公共利益,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另一种缺乏自我管理的行为表现为,无意识进行自我鼓励和自我提高,类似的大学生往往持一种得过且过,事不关己的态度。例如,他们既不爱护公物,也不破坏公物,对他人的失范行为既不监督,亦不制止,反正不是他们自己做的,就觉得自己良心过得去。

综上,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的薄弱既有国家、社会层面的原因,也有个人原因,如果这种薄弱的意识不加以改善的话,日积月累之后,对大学生本人乃至国家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最直接的影响是造成大学生社会公德的不为,甚至是行为失范,也就是社会公德行动力的丧失,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阻碍他们优秀品格的形成。如果此现象从个别现象上升为群体现象时,其负面影响将迅速升级,从缺乏道德和法律监督,到失范行为的普遍存在,整个社会将进入一个极不和谐的状态,人民的生活水平将下降,最终导致整个国家经济发展受阻,国家形象受损,未来的命运堪忧。因此,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的培养至关重要,也迫在眉睫。

三、加强对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的培养

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的培养既是国家和社会层面的事,也需要家庭和个人的努力。

首先,完善德育体制,创新德育方式。在制度层面,重视德育,细化德育的教学体制;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主导教学为主,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制定适合的教学方案;在教学形式上,注重多元化教学方式,采用多样化教学手段,创新教学,积极使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克服死板的授课模式;科学化德育考核机制,讲德育与智育有机结合,避免偏废其一;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在生活中,贯彻社会公德的具体内容。

其次,营造优秀的社会公德氛围。社会的影响力是广泛的,也是长远的,国家应该从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多领域涉及对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的培养。尤其是在互联网领域中,优化大学生接触网络的结构,加强网络管理,遏制不良内容在网络上的传播,让大学生通过上网的形式不知不觉中接受到社会公德的正面熏陶。

再次,抓好家庭教育。可以说家庭教育是孩子进入这个世界的第一把钥匙,父母的行为会从根本上影响孩子的行为举止,所以,父母要在生活的细枝末节中,逐渐培养孩子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纠正他们的不良行为习惯,才能为今后增强社会公德意识奠定基础。

最后,健全社会公德法制。社会公德的有效实践,依赖于法律的监督和权威,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和行为的养成,离不开法律的规范。健全社会公德法制,细化具体的法律条款,让大学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从而约束自己的日常行为,监督他人的失范行为,成为他们道德实践的行为向导和前进方向。

大学生作为国家之栋梁,未来之希望,他们的好坏关乎国家的命运,因此,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社会公德意识是社会公德行为的重要前提,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不可忽视。当然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之事,也并非大学生一人之事,它需要国家、社会和个人形成合力才能完成。

参考文献:

[1]林琼斌.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缺失分析[J].教育学术月刊,2007(3):27-29.

[2]李忠晓,王龙.构建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培养体系[J].中国青年研究,2006(5):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