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引导生成”的初中物理教学策略探究
2020-08-20张士严
摘 要:“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在课堂上善于识“势”并善于“导”,有利于学生自我价值的肯定,促进师生积极互动,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拓展无限的发展空间。基于物理学科特点和生成性学习理念,通过以问题为引导,让学生始终处于渴望知识的状态,并结合学生认知冲突,巧设陷阱,让学生通过主动探究从陷阱中走出来,实现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和课堂的动态生成。
关键词:初中物理;引导策略;动态生成;因势利导;自主学习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巧妙引导学生,关注课堂生成,这也是新课标对初中物理教学提出的要求。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且富有个性的生命体,只有充分引发学生思维的碰撞和心灵的震撼,才能帮助学生自主生成相关知识的智慧,延续课堂的精彩。
一、 问题引导,化被动为主动
“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只有引发学生的疑问与惊奇,才能达到化被动为主动的目的。在物理教学中,课堂提问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引导方式,经常被教师所采用。好的提问应能引起学生的注意与充分思考,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促进学生思维的延展。通过设置一系列具有逻辑关系的物理问题,巧用引导学生思考的方向,并利用问题之间的逻辑性,强化学生思考的深刻,从而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构建,形成完成的知识体系。
【案例1】两种电荷概念
“两种电荷”是初中物理电学部分的基础概念,也是学生普遍感觉学习比较困难的知识点。为了突破这一教学难点,我提出以问题引导的方式,引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知识体系的生成。在课堂中,首先联系学生生活抛出问题:“为什么我们在用塑料梳子梳头时,头发会跟随梳子飘起来呢?”在问题引导下,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内容很快找到答案,这是因为摩擦过的物体带了电荷,在物理上,我们称之为摩擦起电。那么,摩擦过的物体为什么会带有电荷呢?学生陷入沉思,没有头绪,于是,我为学生进行了实验演示,结果发现,摩擦过的相同物体会相互排斥,摩擦过不同物体的会相互吸引,进而引出了正电荷和负电荷的概念。那么是不是我们拿着任何两种不同物质摩擦都可以起电呢?在前一问题中,学生只知道摩擦起电是不同物质间发生的,但是不是任何两种不同物质都可以,从特殊延伸到了一般,教材中未给出明确的答案,因此,该问题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所以,在问题的驱动下,学生自主的进行实验,探究不同物体的电学性质。在整个问题引导教学过程中,利用问题激发学生思考,理清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并通过环环相扣的问题设计,促使学生思维的关注点不再集中在对每个问题的解答,而是利用前面的问题知识来引领下一个问题的探究,从而使得学生的思维变的连贯,最终能自己提出问题,这也就是问题引导教学的目的所在。
二、 将错就错,化意外为精彩
叶澜教授曾说过:“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风景。”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会犯错是屡见不鲜的事情,作为教师若能独具匠心,将错就错,寻找教学新思路,妙手回春,并化意外为精彩、化腐朽为神奇,必然能让课堂气氛变得倍加活跃,课堂教学也会因此变得绚烂多彩。
【案例2】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在物理实验探究的过程中,乱编实验数据成为学生的通病。在本节课实验课中,给出的实验要求是:在电源是2节新干电池的电路中,保持电阻两端的电压2V不变,改变滑动变阻器(10Ω,1.5A)的阻值,测量导体的电阻和通过导体的电流。在教室巡视的过程中,我发现有学生记录的数据如表1所示。
对于表1中的数据,乍一看其中有一组数据有自己编撰的嫌疑。对此,我并未及时给予纠正,而是在实验结束后,将这一组数据展示在黑板上,引领班级所有学生共同思考数据的合理性和正确性。有的学生利用表格中的数据得出了在电阻两端电压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成反比。只有少数几个学生提出了质疑,认为实验数据存在问题。那究竟存在什么问题呢?有的学生提出根据已知条件中给出的滑动变阻器的条件(10Ω,1.5A),可以计算出通过滑动變器的最大电流只有0.08A,而在实验中要达到0.08A几乎不可能;还有的学生提出,假设通过导体的电流为0.08A,则此时可以计算出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为12.5Ω,这与已知条件相矛盾。通过这样集体智慧的碰撞,学生得出了第四组数据是不可能出现的。由此可见,在课堂教学中,针对学生出现的错误,若能将错就错的进行引导,能让学生在探寻错误根源的过程中加深对欧姆定律这部分知识的巩固与提升,利用错误进行巧妙引导,可谓一举多得,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三、 制造陷阱,化模糊为清晰
认知冲突是学生已有认知结构与当前所要学习的知识之间发生矛盾与冲突,从而导致新知与已有认知之间存在某种差距,进而使得学生心理失衡的一种现象。在复杂多变的物理学习过程中,由于学生对于某些知识存在模糊的认知,导致尽管教师训练得很多,努力不让学生犯错,但依然屡屡出错、效果甚微。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教学中教师若能充分地利用学生知识结构中的盲点、易错点或模糊点,巧设知识陷阱,将学生引入迫切需要探究的学习情景中,从而让学生在“走入”和“走出”陷阱的过程中“吃一堑、长一智”,使得他们在挫折中获取非常有益的经验,这对于澄清学生模糊认识、避免学生再次犯错是非常有效的。
【案例3】图1是“6V 6W”小灯泡的电流随两端电压变化的关系曲线图,求:
(1)求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
(2)已知小灯泡两端电压为2V,求小灯泡的电功率。
在这道习题中,我故意将问题(1)设置为陷阱,让学生先根据已知条件求出小灯泡的电阻,在思维定式的影响下,学生在计算问题(2)时,会利用问题(1)中的结论求解,从而得出小灯泡的电功率是0.67W。然而这样的答案却是错误的,原因是什么呢?学生百思不得其解。为此,我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的定值电阻的电压和电流的图像,然后再将其与图1进行比较,结果学生发现,定值电阻的U-I图像是一条通过原点的倾斜直线,但图1中U-I之间呈现的是一种曲线关系。图像的不同说明了什么呢?图1所描绘的电阻不再是一个定值,而是一个动态变化的电阻。所以在第(2)问中,我们要求在2V电压下的电功率,首先需要找到2V电压下的电流值,计算出此时的电阻值后再来计算小灯泡的电功率。这样利用学生的易错点或思维定式,巧设陷阱,引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促进学生在冲突情境中分析正确的解题思路,这样能让学生的模糊知识点变得更加清晰化,也同时懂得不能总是凭借已有经验来解决新的问题,要学会认真审题,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才能防止错后再错,这样才能加符合新课标对学生学会学习、自主学习能力的要求,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四、 紧扣实验探究过程,养成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物理课程是在认识自然和社会时,通过实验探究而归纳的规律和经验,很多物理之中的定律和知识,都是研究人员通过展开实验活动而获得。在物理教学中,老师要注重为学生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让学生能够深入感受物理知识带来的乐趣,通过物理学生感受生活的环境所带来的奥妙。在物理实验探究中,学生会在活动中发现很多的物理现象,生成物理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通过物理探究活动将同学发现的物理问题进行解决。所以,在物理实验探究活动中,构建起以问题导学为主的课堂教学方式是十分有必要的,老师要以学生在物理实验中所发现的问题作为出发点,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深入到物理实验探究中,通过科学化操作物理实验,养成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合作探究问题的学习能力。
比如在学习苏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的“浮力”这一课时时,这部分物理知识依赖于实验探究。很多学生在生活中会经常性的发现关于“浮力”的现象,例如在水中放入泡沫,泡沫将会浮在水面上。但是将石头放在水面上,石头将会沉下去。学生对于物理知识有最为基本的了解,但是却浮于表面。老师可以使用教学课件,为学生展示在汪洋大海上漂浮着万吨巨轮,之后在做出对比,将铁片放在水中,将会沉下去。此时,很多学生将会有所疑问,为什么巨轮会漂浮,而小铁片就会下沉?老师再做演示实验,在桌面上放两杯水,一杯清水,一杯浓盐水,将两颗鸡蛋分别放入两个水杯中,此时学生会看到鸡蛋会出现一个下沉,一个悬浮的现象。随着演示,学生会出现越来越多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此时,老师便可以引导学生设计并深入探究物理实验,学生在学习中将会带着疑问参与到探究活动中,学生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探究欲望,老师此时再将物体出现沉浮的条件解释给学生,与学生共同探究物理實验,让学生能够在实验活动中逐渐解答自己心中的疑问,提升学生实验探究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从而可以更加深刻地对浮力、质量和密度等多种抽象的名字做出具体的了解,将物理概念形象化,使得学生更加容易接受物理和学习物理。
“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新课标强调在教学中要注重让学生积极参与自主活动,要让课堂教学充满生命的活力。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引导下的生成性学习,是促进学生思维与能力同步发展的重要途径,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置不同引导方案,做好学科入门者的引导者角色,积极进行价值的引导,促进课堂的有效生成,这样才能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勤云.巧妙引导 和谐生成:初中物理教学中“引导生成”教学案例分析[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4(3).
[2]施婷婷.论以生活实例导入初中物理课堂教学[J].中学物理,2014(16).
作者简介:
张士严,江苏省宿迁市,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宿迁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