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马”不识归途
2020-08-20高庆云
文/高庆云
不识乡庄不识门,通衢楼墅轿车行。徘徊疑是新都市,狮座古槐露旧痕。
——题记
春夏之交,是一个美好的季节。我,一个新中国的同龄人,怀揣着浓浓的乡情,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来一次隆重而极简的归省……
驱车二百余里,在热心人的指点下,我们悄然无声地将车停在镇政府(原“人民公社”)驻地不远处的一块空地上,我、儿子、孙子换上早已备好的登山鞋,带上些许行李,便开始了祖孙三代的“马家军三人行”。
我是“老马”我带队。
搜寻着儿时记忆中故乡的方向,步出小镇便找不着北:时值日上三竿,明媚的阳光洒满大地,故乡的山山水水格外朗润。小河对岸那条悬挂山间的羊肠小道——回家的必经之路哪儿去了?河面上那座寒光闪闪、一踏上去就令人胆战心惊的铁索桥也不见了踪影!走错了吗?没有!——眼前平坦宽阔的混凝土公路旁边的标志标牌,分明显示是回乡的路。
这确实是我的故乡,然而,又不是记忆中的故乡……
没有了泥泥泞泞,没有了坡坡坎坎,准备了多日的登山行装,此时既显得多余,更显得可笑;“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莫道春来便归去,江南虽好是他乡”……一句句表达乡情乡愁的诗句,不断从脑海蹦跶出来,有如一道道着背的鞭策,令我脚步加快。
村口,一幢豪华建筑突兀眼前,“马子村文化活动中心”的牌匾赫然映入眼帘——这不就是当年经常召开社员大会和分配人均“口粮”的“公房”——如今敞亮的橘红色的地胶小广场上,一群衣着艳丽的男女载歌载舞,乐曲是《谁不说咱家乡好》。我的到来,暂时影响了他们的“歌舞升平”,但他们满脸的笑容,写满了衣食无忧的幸福……
茂林修竹,花径幽幽,昔日老宅,如今是富丽堂皇的别墅小院。酒足饭饱之后,拜访了几户邻居,硬化小公路连接着或红墙绿瓦或钢筋水泥的小楼房,绿树掩映,窗明几净,家家丰衣足食,户户和谐幸福。几乎每家的院坝里,都摆放着小汽车、摩托车、电瓶车,有的不只是一辆、二辆……
心有不甘,我得去找找儿时的“伙伴”——小溪边钓黄鳝的烂泥潭、老祖坟旁边捉蝈蝈的荒草丛、夏天与水牛一同洗澡的泥塘……可怜啊,铭刻于心几十年的“童心童趣”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荷塘月色”“小桥流水”“绿水泛舟”……缅怀儿时的天地,几多遗憾,些许惆怅;面对眼前的绿水青山,更多慰藉,无限欣喜!
这哪里是我生于兹长于兹的小山村,这分明是一座新兴的小都市!
我倚在小轿车的座椅靠背上,品味着车轮在平坦的公路上那沙沙的声音,微微合眼,两幅图画同时在我脑海出现:一条泥泥泞泞羊肠般的黄土路,送我上学的母亲和我光着脚丫在上面趱行;一条是在不远的将来开通的路基高高的铁道,满载的动车如长龙一样呼啸而过……一个是记忆,一个是憧憬,两幅图画叠加闪现,都如现实一样清晰而真切。它们共同为我诠释着民族复兴“中国梦”的深刻涵义。
此时此刻,再回首故乡,不禁怀疑起自己的智商来:山还是那座山,路还是那条路吗?走过千百回道的我这“老马”怎么就不识途了呢?耳畔又蹦出“别梦依稀……”之类的诗句来;我担心酒后记忆大衰退,赶紧掏出手机,录下一段小视频,并附言,立马发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