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线和CT用于胃肠穿孔患者筛查的价值探析
2020-08-20凌佳龙通讯作者
曾 朗,凌佳龙(通讯作者)
(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 重庆 404000)
胃肠穿孔是临床常见的外科急腹症病症之一,多发于患者胃、十二指肠的前壁,其直径为0.5cm,常因胃与十二指肠溃疡、炎症所致,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早期的诊断与治疗,对患者病情进展改善有重要意义[1]。而临床常规检查为腹部X线平片诊断,其方法简单、价格较低,以患者膈下、腹壁下是否有游离气体为诊断标准,但准确性有限,无法准确判断患者病情与病灶。随着近年来临床医疗水平的发展,CT的普及,广泛应用于临床胃肠穿孔患者诊断[2]。本文以2018年1月—2019年11月入院的68例患者为例,分析X线与CT检查的临床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1月入院治疗的胃肠穿孔患者68例,均行X线、CT检查,其中男性患者:女性患者为36:32;最小年龄24岁,最大年龄82岁,均龄指数为(45.68±3.62)岁;病程时间为2h~2.63d,平均时间为(1.23±0.11)d。纳入标准:(1)均经临床剖腹探查确诊;(2)知晓本次探究目的,自愿参加并签订知情同意书者;(3)已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4)临床资料齐全,可积极配合完成实验探究,依从性良好者。排除标准:(1)患有严重心肺功能障碍者;(2)有严重恶性肿瘤或癌细胞扩散者;(3)有精神疾病、智力障碍者;(4)存在认知障碍、语言障碍者;(5)抗拒或排斥本次实验者;(6)合并严重免疫系统疾病者;(7)临床资料缺失或中途因个人原因转院者。
1.2 方法
对照组为X线检查,辅助患者站立与侧卧进行水平投照,给予全腹检查,仔细探查患者压痛、疼痛位置,对其肠壁周围是否有游离液体与膈下、腹壁是否有游离气体等情况。若有,应积极指导患者进行合理运动,注意跟踪观察患者游离气体的移动与变化。
观察组为CT检查,以西门子螺旋CT扫描仪检查,保持患者仰卧位,实施常规平扫,从膈面至耻骨详细扫描,其参数为管电流300mA,管电压120kV,层距6mm,层厚6mm,矩阵512×512,螺距0.625,窗位40,窗宽300。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诊断结果,X线标准:经检查,患者的腹壁下或膈下有游离气体存在,主要为弧形与新月装。CT检查标准:患者腹腔有一定的游离气体,且穿孔周围的脂肪间隙密度上升、局限性腹膜炎、腹腔伴积液,其肠壁与胃壁局部增厚等。并计算总符合率(符合率+基本符合率)。
(2)以SF-36(生活质量评分量表)评估,共包含8项,依据问题类型分为四个方面,分别为躯体健康、精神状况、社会功能、生活物质状况,每项100分。得分与患者生活质量呈正相关。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率(%)描述,采取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平均数±标准差(±s)描述,采取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2.1 两组诊断符合率比较
观察组总符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诊断符合率比较[n(%)]
2.2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表2 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
3 讨论
胃肠穿孔是临床常见的外科,因胃肠道的内容物(或气体)外溢至腹腔而导致,该病症起病较急,发展较快,易引发患者多种并发症,甚至病发腹膜炎,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逐渐加重,直至蔓延全身,同时伴有腹压反跳痛等症状,但早期病症并不明显,易被误诊为阑尾炎、胆囊炎等,从而延误患者治疗的最佳时机,影响预后。因此早期病症诊断的准确率,对患者病情治疗有积极作用[3]。而临床诊断患胃肠穿孔的检查方法多样,如X线、B超、CT等。传统检查为X线诊断,以膈下或腹壁下出现游离的气体为主要诊断征象,但仍需注意:①若患者是胃后壁溃疡穿孔,胃里的气体可经穿孔进入到小网膜囊内,若网膜孔不通畅,气体则被局限在网膜囊内;网膜囊上隐窝充气,但气体不能进入大腹腔;②患者正常时,胃与十二指肠壶腹部、结肠处均有定量气体存在,穿孔后会有游离气腹的征象;③当患者的腹膜间出现穿孔时,气体进入肾旁前间隙或进入腹膜后的其他间隙,造成腹膜后间隙出现充气征象,但腹腔内无游离气体;④患者小肠与阑尾一般是无气体存在的,在穿孔后有少量游离气腹征象;⑤患者短时间内保持某个固定体位时,分散的游离气体,未聚集到患者膈下或腹壁下,进行摄片检查时易发生漏诊。因此,患者经检测虽未出现游离气腹征象,但仍无法排除是否患有胃肠穿孔病症的可能性,且针对老年人、儿童、肥胖者的腹膜刺激体征较轻,经X线诊断的困难加大,若气体被包裹,且积聚在腹壁和胃肠之间,并未游离至患者膈下,X线检查很难发现其阳性体征。同时部分患者在诊断时,因腹部剧烈疼痛无法配合医生进行立位X线透视,使X线检查诊断的漏诊率较大[4]。
CT扫描是利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进行诊断的新型措施,因螺旋CT对气体显像有较高的分辨率与敏感度,因此哪怕是脏器间隙内少量的游离气体亦可被检出,与X线相比有显著优势。而胃肠穿孔患者经CT检查的征象表现为管壁不规则与周围脂肪层模糊等,而间接征象为腹腔内散布游离气体与穿孔诱发的并发症包含气腹、腹腔积液、胃肠壁连续性中断等。同时还可有效提高游离气体的检出率,可依据腹内游离气体扩散部位、穿孔后引发的局部炎性反应等因素,做出更加准确的诊断,从而为患者临床治疗提供更加可靠的参考依据[5]。且本文实验中,观察组诊断符合率与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可见经CT检查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判断患者病情,继而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与X线检查相比,螺旋CT检查的敏感性更高,对胃肠穿孔患者的临床诊断有重要意义。尽管X线检查是临床胃肠穿孔影像学检查的首选方法,但CT检查更具优势,可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加明确的腹腔内各脏器、组织的病变情况,亦可对消化道是否穿孔进行明确判断,准确定位其穿孔位置,为临床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了准确依据。故,依据临床实际情况,若患者经X线透视检查的结果显示阴性,但无法排除患有胃肠穿孔的可能性,应尽快考虑螺旋经CT检查,从而准确判断患者病情,减少胃肠穿孔患者的漏诊率,为临床该病症的诊治提供更为全面且准确的信息,继而做到早确诊、早治疗,改善患者病情,促使患者及早康复,促使患者生活质量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