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B超引导下宫腔镜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

2020-08-20冒立萍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17期
关键词:宫腔镜围术B超

冒立萍

(甘肃省榆中县第一人民医院功能科 甘肃 兰州 730100)

子宫肌瘤是育龄期女性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疾病,该病好发于30~50岁的群体中。黏膜下子宫肌瘤是常见的肌瘤类型,这种肌瘤疾病因为肌瘤表面覆盖内膜,使内膜面积增加,如此容易引起宫缩与通经情况,这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与工作,因此需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治疗[1]。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本院在对黏膜下子宫肌瘤

的治疗中,应用B超引导下宫腔镜辅助的手术治疗方式,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2月收治的81例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且出现典型子宫出血与通经症状,术前经检查证实患者有良好手术指征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研究组41例,男25例,女16例;年龄24~54岁,平均(38.2±1.4)岁;肌瘤直径1.2~6.2cm,平均(3.7±0.5)cm。对照组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龄26~52岁,平均(37.9±1.3)岁;肌瘤直径1.1~6.4cm,平均(3.6±0.5)cm。两组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均接受手术治疗,在治疗前均做好术前宣教及各项手术准备工作。

对照组采取常规开腹手术治疗,具体采取硬膜外麻醉方式,做出下腹横切口或者纵切口,自切口切开皮肤与皮下组织,进入腹腔在直视下借助手术器械剥除肌瘤结节,且在操作过程还需要注意避免对周围组织造成损伤,在完成操作后关闭腹腔及缝合切口。

研究组实施B超引导下宫颈镜手术治疗,操作如下:在手术前30min医师使用8号吸头彻底吸宫,对患者内膜做机械性预处理。辅助患者为膀胱截石位,对外阴及阴部用消毒棉垫蘸酒精消毒,选择硬膜外麻醉方案。医师借助B超监视,结合子宫大小、子宫位置朝膀胱注入300~500ml浓度为3%的甘露醇以让膀胱充盈,且控制膀胱压力在100~130mmHg。采取电切肌瘤的方式,电切时控制电切功率在80~100w,电凝止血上电凝功率为60~70w,在操作上对子宫表面肠管遮盖且推至两侧,让宫底得以暴露,使医师可获得清晰输液。依据肌瘤部位、大小实施合理切除方式,肌瘤若突出宫颈或阴道口可借助止血钳旋转方式进行肌瘤摘除;对于瘤蒂比较粗的情况先切开瘤体,然后拿出瘤核,将瘤肌去除,之后将宫腔镜导入对宫腔内异物进行处理,这个操作过程对发现内膜出血应实施电凝止血。宫腔镜辅助切除上也需采取不同的操作,对肿瘤0型的情况可自瘤体肌蒂根以根切法切除;肿瘤Ⅰ型则用根切法切除;肿瘤Ⅱ型则需先将瘤体切开,采用缩宫素处理瘤体,之后逐层的切除瘤体。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情况,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月经恢复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此外随访6个月统计两组复发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取SPSS21.0软件做统计学结果分析,计量计数资料分别用t、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围术期指标

研究组患者在各项围术期指标上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围术期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围术期指标比较(±s)

?

2.2 并发症、复发率

术后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及随访6个月复发率研究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随访复发率比较[n(%)]

3 讨论

子宫肌瘤是指发生在子宫部位的肌瘤疾病,疾病发病上常见黏膜下子宫肌瘤这一疾病,该病可引起阴道出血与反复流产等症状,部分患者还会出现不孕情况,这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巨大威胁[2]。关于疾病的具体发病机制尚且不明确,认为该病可能同遗传、激素、干细胞等因素有关,发病年龄集中在30到50岁的女性,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子宫肌瘤多见30到50岁的妇女,部分存在肌瘤疾病的患者常无自觉的症状,一般在体检时方可发现,甚至一些人群甚至终身不能发觉自己患病,所以临床报道中子宫肌瘤的发病率要远比真实的发病率更低[3]。在生育期女性中,子宫肌瘤患病率可达到25%,较高的发病率也使得疾病也成为临床中广泛关注的重要话题之一,所以对疾病一旦确诊就需要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治疗[4]。

在对子宫肌瘤的治疗上,首选手术治疗方式,经手术治疗可以有效切除肌瘤,这样就可起到改善症状体征的目的。常规治疗上常使采取开放式手术的治疗,这一手术方式的优点主要是医师可在直视下进行操作,这样便于完全的切除肌瘤,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5]。但是常规手术方式因需要作出比较大的切口,且术中容易在切除肌瘤时对其他组织造成损伤,这样可能引起创伤,使得术后恢复时间较长;此外开放式手术需常使暴露腹腔,这会增加感染的几率,如此也不利于患者的康复。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对肌瘤的治疗提倡采取B超引导下宫腔镜手术治疗的方式,相较于常规开腹手术,B超引导宫腔镜手术主要具有如下几方面的优势:第一,手术从操作过程借助B超可帮助医师获得清晰视野,继而准确及科学评估子宫黏膜状况,制定出合理的手术治疗方法[6]。第二,在肌瘤切除过程借助微创器械切除,这可达到有效切除肌瘤及减少创伤的作用,降低后续复发情况,此外医师在切除过程借助宫腔镜观察及微创器械还可以有效避免对周围组织造成较大的创伤,这样也可以显著降低术中患者出血量,使得手术时间也可缩短[7]。第三,B超引导宫腔镜操作方式无需开出较大切口,这样可以避免腹腔直接暴露在环境下,这样能够显著降低术后感染情况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次研究结果也显示,研究组在各围术期指标上明显优于对照组,此外研究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与术后随访6个月复发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B超引导下宫腔镜手术治疗黏膜下肌瘤有创伤小、恢复快及复发率低等优势,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宫腔镜围术B超
肾结石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应用
B超机日常维修案例分析与保养
怀孕做阴道B超,会引起流产吗
观察宫腔镜在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药物保守治疗中的应用
围术期舒适干预应用于口腔颌外科的效果
宫腔镜下清宫术与常规清宫术治疗人工流产不全的临床效果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围术期处理
写字的尴尬
巧用一元二次方程的“B超单”
多次供精人工授精失败宫腔镜检查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