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层螺旋CT在胃癌术前分期中的应用价值和安全性观察

2020-08-20郑华中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17期
关键词:螺旋准确率胃癌

郑华中

(淮安金湖县人民医院 江苏 金湖 211600)

胃癌是常见肿瘤疾病,主要是指由于胃黏膜上皮细胞异化而出现的消化道恶性肿瘤。随着社会发展、工作压力增加、生活节奏加快以及日常饮食结构变化等因素影响作用下,胃癌发病率表现为越来越年轻化趋势。根据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胃癌患者的的发病与其自身饮食习惯、遗传以及幽门螺杆菌感染等相关密切。由于胃癌患者无明显早期临床症状表现,且部分患者具有类似慢性胃病临床症状表现,因此容易发生误诊、漏诊现象,并且导致临床治疗时机被耽误,更影响疾病预后[1]。目前临床以采取手术治疗方案作为胃癌常用治疗手段,部分患者接受根治性切除术后可治愈[2]。结合相关临床结果显示,由于胃癌患者的手术疗效、术后预后情况均与其术前分期存在十分密切相关性,因此,临床需积极寻找安全、高效的胃癌术前分期方法[3]。本文就探讨多层螺旋CT在胃癌术前分期中的应用价值和安全性观察作出如下简述。

1 资料与方法

2.2 多层螺旋CT术前N分期与病理诊断N分期比较

N0准确率为82.14%,N1准确率为73.68%,N2准确率为85.71%,N3准确率为83.00%,合计准确率为80.00%,Kappa值=0.586。(见表2)

1.1 资料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设计,将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我院60例经手术及病理组织学确诊胃癌住院患者临床资料设为研究对象。60例胃癌住院患者中,性别:有男性33例,有女性27例;年龄:25~66岁,平均年龄为(43.50±4.35)岁;病理组织学诊断结果:15例为早期胃癌,45例为进展期胃癌;其中,未分化腺癌有25例,低分化腺癌有23例,高分化腺癌有3例,印戒细胞癌有9例;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检测检测肿瘤位置包括:全胃癌有2例,位于贲门及胃底区有7例,位于胃体区有8例,位于胃体及胃窦区有9例,位于胃体及胃底区有15例,位于胃窦区有19例。所有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均齐全,且配合完成多层螺旋CT检查,依从性良好。

1.2 方法

60例胃癌住院患者均实施多层螺旋CT检查方法,具体操作如下:检查前需嘱咐患者空腹8h以上;检查前,给予温开水800ml口服,给予甘露醇500ml,给予山莨菪碱10mg肌肉注射;指导并协助患者开展呼吸屏气练习,于15min后实施扫描检查;指导患者调整检查体位(仰卧体位),并且足前头后平行进入;扫描检查范围包括膈肌顶部至脐水平线;给予碘海醇80ml肘静脉高压注射,注射速度控制2.6~3.0ml/s,动脉期延迟时间控制为20~30s,门静脉期延迟时间控制为50~70s,平衡期延迟时间控制为130~150s。

1.3 观察指标

参考CT增强扫描影像结果进行TNM分期;以术后病理组织学诊断作为“金标准”,对二者的TNM分期情况作统计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经SPSS23.0软件处理,并作t检验、χ2检验,求P值。

2 结果

2.1 多层螺旋CT术前T分期与病理诊断T分期比较

T1准确率为58.33%,T2准确率为64.29%,T3准确率为71.43%,T4准确率为92.31%,合计准确率为71.67%,Kappa值=0.613。(见表1)

表1 多层螺旋CT术前T分期与病理诊断T分期比较[n(%)]

表2 多层螺旋CT术前N分期与病理诊断N分期比较[n(%)]

2.3 多层螺旋CT术前M分期与病理诊断M分期比较

M0准确率为95.55%,M1准确率为93.33%,合计准确率为96.67%,Kappa值=0.869。(见表3)

表3 多层螺旋CT术前M分期与病理诊断M分期比较[n(%)]

3 讨论

目前临床针对胃癌的常用检查方法包括胃镜检查、胃部造影检查等。以往常规术前检查手段未能精确判断胃黏膜层和浆膜层病灶变化情况,更无法做出胃癌远处转移的判断,因此存在一定程度的局限性,未能有效满足临床胃癌术前TNM精准分期要求。临床相关文献资料显示,胃癌术前分期越是精确,则手术治疗效果、预后效果也随之越好。故此,何种检测方法能够更安全、更有效进行胃癌术前分期检查起到重要作用价值[4]。

T分期即表示肿瘤浸润黏膜深度,是重要的胃癌切除率影响因素,通过多层螺旋CT检查方法能够清晰显示黏膜层浸润程度、黏膜下层浸润程度、肌层浸润程度以及浆膜层浸润程度[5]。究其原因,考虑是因为多层螺旋CT动脉期延迟时间无20~30s,相对而言其时间较短,而在动脉期,多层螺旋CT的各层结构清晰显示仅为40~70%,而且眼观病理变化不明显,致使胃癌术前T分期准确性较低[6]。N分期即表示胃癌淋巴结转移情况,采用多层螺旋CT检查方法,通过对淋巴结直径大小、数量以及强化程度仔细观察,以作出淋巴结转移程度的判断。本文所得结果显示N分期可以取得相对较高的整体准确率,而且由于N分期敏感度、准确率均容易受淋巴结直径阈值影响,因此,临床对于直径7~9mm淋巴结转移程度相对较高,另外,可以结合淋巴结转移数目具体情况,作出综合判断[7]。M分期即表示指淋巴结远处转移,本文所得结果显示M分期整体准确率较高,分析其原因,考虑是因为多层螺旋CT对于腹腔以外其他脏器未进行观察,因此,临床可联合腹腔镜检查方法、磁共振检查方法等作进一步提高其准确率[8]。

综上所述,临床实施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方法,采用旋转轴线多角度观察成像情况,对于胃癌浸润程度以及淋巴结转移程度均可以取得较精准诊断效果,可以用于临床进行胃癌术前分期有效措施,而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螺旋准确率胃癌
乳腺超声检查诊断乳腺肿瘤的特异度及准确率分析
不同序列磁共振成像诊断脊柱损伤的临床准确率比较探讨
2015—2017 年宁夏各天气预报参考产品质量检验分析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旋风“螺旋丸”
高速公路车牌识别标识站准确率验证法
P53及Ki67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奇妙的螺旋
胃癌组织中LKB1和VEGF-C的表达及其意义
256层螺旋CT在肺撕裂伤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