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剂量128排螺旋CT肺动脉CTA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2020-08-20祝华强陈建乐楚二伟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17期
关键词:完全性栓子肺动脉

祝华强,陈建乐,楚二伟

(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医院<光明> 广东 深圳 518600)

肺动脉栓塞多由栓子阻塞肺动脉或分支所致,最常见的栓子是来自深静脉系统中的血栓,其病理机制复杂,类型众多,包括肺血栓栓塞症、脂肪栓塞综合征、羊水栓塞、空气栓塞等;临床研究发现,肺动脉栓塞的病死率可达20%~30%[1],因此病理机制十分复杂,且早期病理表现缺乏特殊的表现,因此选择一种有效的诊断措施,从而有效提升临床诊断率,加强早期治疗效果十分重要[2]。本次研究在此基础上,重点探析低剂量128排螺旋CT肺动脉CTA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特抽取169例患者展开针对性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2016年1月—2020年3月期间收治的169例肺动脉栓塞患者为临床研究对象,通过64排128层螺旋扫描仪,针对169例患者展开临床检测,包括常规扫描与CTA增强扫描,分析其临床诊断结果及其影像学特征。169例患者中,包括男性88例,女性81例,年龄35~78岁,平均年龄(58.26±6.85)岁,其临床表现包括 呼吸困难患者56例、突发胸痛患者52例、咳嗽咳痰患者38例、咯血患者15例、发热患者8例、同时伴有呼吸困难、胸痛、咳血典型肺动脉栓塞三联征患者88例。其年龄均在18岁以上,肺部听诊可见湿罗音,经实验室检测,显示D-12聚体水平增高,所有患者及家属对本次研究均知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相关诊断禁忌者、恶性肿瘤者、存在认知行为、精神异常者。

1.2 方法

使用飞利浦公司128排256层微平板3DiCT及西门子新型光子探测器超高速双源128排螺旋CT(SOMATOM Definition Flash)行CTPA扫描,选择仰卧位,进行屏气训练,指导其双臂上举,从而进行常规扫描,自肺尖始持续至膈顶,促使中位线及下颌对应。扫描参数:电压100kV,电流100~120mAs,层厚0.5mm,使用双筒高压注射器,肘静脉注入对比剂(370mgI/ml碘帕醇注射液25~30ml)。结合患者体重确定注射剂量,计算规则:1ml/kg,注射时采取双流速,速度在4~5ml/s。随后再次注入30ml生理盐水。随即执行动态扫描,待CT值处于80~100HU时,需告知患者屏气,促使其自动触发扫描,将获取的图像传输至工作站,通过VR、MPR、MIP等技术获得肺动脉图像,观察其相关诊断结果。

1.3 观察指标

观察所有患者的诊断结果,观察指标包括单发栓塞、多发栓塞的阳性率,对比CT诊断及CTA诊断的统计学差异。

同时分析所有患者的影像学特征。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处理数据,“平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率(%)表示计数资料,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患者诊断结果分析

经CT诊断的诊断阳性率为69.82%,经CTA诊断的诊断阳性率为92.31%,组间对比差异明显,经CTA诊断的阳性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常规CT诊断的阳性诊断准确率,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 患者诊断结果对比[n(%)]

2.2 患者影像学特征分析

169例患者经CTA检查清晰显示主肺动脉干、左肺动脉、右肺动脉、叶动脉、肺段动脉及亚段动脉等部位,并区分偏心性、中心性、附壁性、完全性等类型,169例患者中共发现肺动脉栓塞637处其中左肺动脉主干68处、右肺动脉主干43处、肺叶动脉254处、段及亚段肺动脉272处;栓塞类型包括偏心234处、中心性109处、腹壁性120处、完全性174处(图1),详见表2。

表2 患者影像学特征分析[n(%)]

2.3 疗效观察

本组169例患者经溶栓、抗凝等临床治疗后2周~1年行肺动脉CTA复查,137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好转,12例肺动脉栓子消失,20例肺动脉栓子无明显变化。

3 讨论

肺动脉栓塞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是一种指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若栓塞后出现严重血供障碍,可导致肺组织坏死[3]。结合临床经验可知,肺动脉栓塞的临床症状多见于呼吸困难、胸痛、咯血、咳嗽、心悸、晕厥等,欧美国家的肺动脉栓塞年发病率为0.05%,我国的发病率约为0.14%[4],且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存在逐年增加的趋势,其危险因素包括血液淤滞、静脉系统内皮损伤及血液高凝状态等,其病理变化机制主要表现为血流动力学改变,同时伴随有气体交换障碍,另存在严重的肺梗死及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5-6]。

综上所述,低剂量128排螺旋CT肺动脉CTA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十分理想,可有效提升诊断准确率,影像学表现良好,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研究。

附图:

图1 女性 60岁,突发胸痛5小时入院,经肺动脉CTA检查发现右肺下叶后基底段动脉栓塞(完全性);经溶栓治疗后复查CTA右肺下叶后基底段动脉部分复通,栓子变小。

图2 男,60岁,因“晕厥5小时。”入院。查D-二聚体:>10000ng/ml,肺动脉CTA检查后示:左、右肺动脉、右肺上中下叶及左肺上下叶肺动脉及其分支动脉见多发低密度充盈缺损,其边缘可见弧形高密度对比剂影,中心性(图2b)、偏心性及附壁性(图2c~2g)、完全性栓子均可见。提示:双侧肺动脉及分支动脉多发栓塞。经溶栓4天后复查肺动脉CTA检查后示:左、右肺动脉及其分支动脉内低密度充盈缺损较前明显减少,管腔较前通畅。

猜你喜欢

完全性栓子肺动脉
慢阻肺患者HRCT检查肺动脉直径与超声心动图检查肺动脉压的相关性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肺动脉高压研究进展
81例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临床诊治分析
留守儿童栓子
数学直觉与数学实在性探析
蓝狐
术前鼻-牙槽突矫治器对完全性唇腭裂婴儿修复效果的影响探究
体外膜肺氧合在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
栓子他娘
完全性尿道下裂者行睾丸精子卵胞浆内注射后妊娠一例